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经常犯困是什么原因

62033次浏览

经常犯困可能与睡眠不足、作息紊乱、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抑郁症等因素有关。长期犯困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原因。

1、睡眠不足

成年人每天需要7-9小时睡眠,长期睡眠时间不足会导致白天嗜睡。睡前使用电子设备、饮用含咖啡因饮料可能干扰入睡。建议固定作息时间,睡前1小时避免强光刺激,卧室保持安静黑暗环境。

2、作息紊乱

轮班工作、频繁跨时区旅行可能打乱生物钟。昼夜节律失调会导致日间过度嗜睡,伴随注意力不集中。可通过规律作息、白天适度光照、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褪黑素调节。

3、贫血

缺铁性贫血会减少血液携氧能力,引发乏力嗜睡。可能伴随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可遵医嘱服用右旋糖酐铁分散片、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铁剂,同时增加红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食物摄入。

4、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降低新陈代谢,表现为嗜睡、怕冷、体重增加。需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确诊,可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定期监测激素水平。

5、抑郁症

抑郁障碍患者常出现睡眠过多或早醒,伴随持续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可遵医嘱服用盐酸氟西汀胶囊、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抗抑郁药物,配合认知行为治疗改善症状。

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每天保证充足睡眠时间。饮食均衡摄入富含铁、维生素B12的食物,如瘦肉、绿叶蔬菜。适度进行有氧运动改善血液循环,避免久坐不动。工作间隙可做简单伸展活动,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若调整生活方式后嗜睡仍持续,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建议尽早就医检查。

相关推荐

锥虫性“下疳”的检查项目
锥虫性下疳的检查项目主要有血涂片检查、血清学检测、淋巴结穿刺、脑脊液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测等。锥虫性下疳是由锥虫感染引起的皮肤溃疡性疾病,需通过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
锥虫性“下疳”的预防方法
锥虫性下疳的预防方法主要有避免接触传播媒介、使用防护措施、加强个人卫生、及时治疗感染者、做好环境管理。
引发锥虫性“下疳”的病因是什么
引发锥虫性下疳的病因主要有锥虫感染、皮肤黏膜破损、免疫系统功能低下、局部卫生不良以及接触传播等。锥虫性下疳通常由布氏锥虫或克氏锥虫等寄生虫通过皮肤伤口侵入人体导致,表现为局部溃疡、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如何诊断锥虫性“下疳”
锥虫性下疳可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原体检测、血清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测以及影像学检查等方式诊断。锥虫性下疳通常由锥虫感染引起,表现为局部皮肤溃疡、淋巴结肿大、发热等症状。
睡懒觉人的福音,早睡早起可能患上早起综合症
早睡早起可能导致早起综合征,但并非所有早睡早起的人都会出现这种情况。早起综合征通常表现为清晨醒后难以再次入睡、白天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该症状可能与生物钟紊乱、睡眠质量差、心理压力等因素有关。
什么叫昏睡
昏睡是一种临床症状,它是意识障碍的一种,临床表现就是患者持续处于沉睡的状态,轻度的刺激不能让它觉醒需要比较强的刺激才能唤醒,比如说高声的呼唤或者是强烈的疼痛刺激等,并且有一定的言语反应能力,可以回答简单的问题,但是不能够完全的回答,停止刺激之后又很快的进入睡眠状态。昏睡可以有很多种疾病引起,比如说重症的疾病感染、急性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肿瘤等等;另外,心脏病变、中暑、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危象等疾病都有可能会导致昏睡这个症状。
语音时长 01:00

2021-05-20

91323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