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痛风怎么办呢
痛风可通过调整饮食、多饮水、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痛风通常由尿酸代谢异常、高嘌呤饮食、遗传因素、肥胖、肾脏疾病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有助于控制尿酸水平,避免食用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等高嘌呤食物。增加低脂乳制品、新鲜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摄入,可促进尿酸排泄。限制酒精摄入,尤其是啤酒含有大量嘌呤前体物质。
2、多饮水
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3000毫升有助于稀释尿液并促进尿酸排泄。可选择白开水、淡茶水、柠檬水等碱性饮品。避免含糖饮料和酒精类饮品,这些可能抑制尿酸排泄。
3、药物治疗
急性发作期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秋水仙碱片控制炎症和疼痛。缓解期可遵医嘱使用别嘌醇片、非布司他片等降尿酸药物。苯溴马隆胶囊可促进尿酸排泄,但需监测肾功能。
4、物理治疗
急性发作时可对受累关节进行冷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缓解期可进行适度关节活动度训练,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关节损伤。超短波、超声波等理疗方式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5、手术治疗
对于反复发作形成痛风石并影响关节功能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清除痛风石。关节严重破坏者可进行关节成形术或置换术。术前需控制血尿酸水平在理想范围,术后仍需长期药物控制。
痛风患者需建立长期管理意识,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将尿酸控制在300-360微摩尔每升范围。保持适度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避免关节过度负重。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减少代谢负担。注意足部护理,选择宽松舒适的鞋子。急性发作时应抬高患肢,减少活动。记录饮食和症状变化,帮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出现持续关节肿痛或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