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什么是麻风病

67187次浏览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周围神经、上呼吸道黏膜及眼睛,可能导致皮肤损害、神经粗大、肢体畸形等症状。麻风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潜伏期较长,早期症状隐匿,但及时治疗可完全治愈。

1、病因与传播

麻风病的病原体是麻风分枝杆菌,主要通过长期密切接触患者的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破损皮肤接触传播。该病潜伏期通常为2-5年,发病与个体免疫力密切相关。遗传易感性、营养不良等因素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2、皮肤症状

早期表现为边界不清的浅色或红色斑疹,常伴感觉减退或消失。进展期可出现结节、斑块等皮损,面部特征性表现为"狮面"。皮损区域汗腺功能丧失,导致皮肤干燥脱屑。部分患者会出现眉毛脱落等特征性改变。

3、神经损害

麻风杆菌易侵犯周围神经,导致神经粗大、触痛。尺神经、腓总神经等浅表神经受累时,可在体表触及增粗的条索状结构。神经损害会引起感觉障碍、肌肉萎缩,严重时导致爪形手、垂足等畸形。

4、临床分型

根据免疫反应分为结核样型、界线类和瘤型。结核样型症状较轻,皮损少且不对称,神经损害明显。瘤型症状严重,皮损多且对称,传染性强。界线类介于两者之间,病情不稳定可能向两极转化。

5、诊断治疗

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皮肤涂片查菌及病理检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联合化疗方案,常用药物包括氨苯砜片、利福平胶囊和氯法齐明胶囊。早期规范治疗可完全治愈,避免残疾发生。接触者需定期随访监测。

预防麻风病需避免与未经治疗的患者密切接触,注意个人卫生。患者应坚持规范用药,定期复查。康复期需加强营养,进行功能锻炼。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控制疾病传播和预防残疾的关键。社会应消除对麻风病患者的歧视,为其提供必要的医疗支持。

相关推荐

麻风病有哪些分型
麻风病根据症状表现差异,可分为:结核样型、界线类偏结核样型、中间界线型、界线类偏瘤型、瘤型、未定型。
麻风病严重吗
麻风病比较严重,易导致部分器官畸形、影响生活、增加社会负担,及时采取措施治疗非常有必要。
麻风通过空气飞沫传染吗
麻风是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染的,麻风病的传染源是未经治疗的麻风病人,其中多菌型患者皮肤黏膜含有大量麻风杆菌,是最重要的传染源。传染方式主要是直接接触传染,其次是间接接触传染。患者的鼻、口分泌液、汗液、泪液、乳汁、精液及阴道分泌物均含麻风菌,通常认为主要传染方式是藉上述分泌液或患者皮肤病变的微小伤口,排出的菌感染他人,一般是通过长期的直接接触,但间接接触通过衣服、用具,可能也起一定作用。麻风菌无论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都有可能侵入人体而致成感染。鼻分泌物中的麻风菌在离体后仍能存活相当长的时间,带菌的尘埃或飞沫可以进入健康人的呼吸道而致感染,机体的抵抗力是在传染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麻风杆菌进入人体后是否发病以及发病后的过程和表现,主要取决于被感染者的抵抗力,也就是机体的免疫状态。
语音时长 00:01

2020-02-05

55457次收听

麻风疫苗注意事项
在带孩子接种疫苗之前,家长们一定要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没有存在任何疾病,否则不光可能会导致病情的加重,或者是诱发其他疾病的发作,还有可能会对疫苗本身的效果起到抑制作用,此外还要保证孩子本身的身体性质,不存在过敏状态。另外,不管是接种前还是接种后,家长们都要注意孩子局部皮肤的卫生,同时要避免孩子使用抗生素。
麻风疫苗一定要打吗
麻风疫苗是一定要打的,因为虽然打麻风疫苗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但这些不良反应都是正常并且可以自我消退的,此外在准备注射麻风疫苗的时候,大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比如说注射部位出现疼痛感,不过这种疼痛感一般在2到3天之内就会自动消退。与此同时,有过敏性体质的人,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来决定自己是否接种麻风疫苗,在接受完麻风疫苗以后,大家还需要注意休息,同时做好相关的保暖措施,尽量避免做一些剧烈的运动,这样能够有效促进自己迅速的恢复活力。
麻风疫苗不良反应
一般情况下,宝宝在接种麻风疫苗的时候,会出现身体不适的不良反应。而少数的宝宝接种完以后,皮肤部位往往会出现灼烧和自动的感觉,这属于正常的不良反应,这种症状是会自动消退的,此外在接种完疫苗的72小时之内,有很多宝宝会出现发烧等症状,这也是属于正常的不良反应,家长们可以先采用物理方法降温,不过如果是在72小时之后出现这些症状的话,那么家长就需要带孩子去医院接受治疗了,此外出现皮疹,同样也是麻风疫苗的不良反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