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早剥是什么疾病
胎盘早剥是指妊娠20周后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的产科急症。胎盘早剥可能由妊娠期高血压、腹部外伤、脐带过短、羊水过多、子宫畸形等因素引起,典型表现为阴道出血、腹痛、子宫强直收缩,严重时可导致胎儿窘迫甚至死亡。
1、妊娠期高血压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胎盘早剥最常见诱因,血压升高导致胎盘基底膜螺旋小动脉痉挛,血管内皮损伤引发胎盘后血肿形成。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腹痛伴血压升高、蛋白尿等症状。临床常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拉贝洛尔片、硫酸镁注射液等药物控制血压,同时需监测胎儿宫内状况。
2、腹部外伤
车祸撞击、跌倒等外力作用可直接造成胎盘与子宫壁分离。典型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伴板状腹,阴道出血量与休克程度常不成正比。需立即进行超声检查评估剥离面积,轻度剥离可卧床观察,重度需紧急剖宫产终止妊娠。
3、脐带异常
脐带过短或脐带绕颈可能在胎动时牵拉胎盘导致剥离。临床表现为胎心监护异常伴间断性腹痛,超声可见胎盘后低回声区。需持续胎心监护,若出现胎儿窘迫需及时手术干预,必要时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促胎肺成熟。
4、羊水过多
羊水量超过2000毫升时子宫过度膨胀易诱发胎盘早剥。患者常感腹部紧绷、呼吸困难,超声显示羊水深度大于8厘米。治疗需穿刺放羊水减轻宫腔压力,同时使用盐酸利托君注射液抑制宫缩,预防早产。
5、子宫畸形
双角子宫、纵隔子宫等畸形会使胎盘附着面积减少,在宫缩时更易发生剥离。这类患者妊娠期需加强超声监测,发现胎盘血流异常时可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改善循环,分娩时建议选择剖宫产降低风险。
胎盘早剥孕妇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和性生活,左侧卧位改善胎盘血流。每日监测胎动,出现腹痛加剧或阴道流血增多需立即就医。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和铁元素摄入,如瘦肉、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等,预防贫血。术后注意会阴清洁,遵医嘱使用头孢呋辛酯片预防感染,定期复查子宫复旧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