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大脚骨怎么治疗

发布时间:2019-05-2152702次浏览

如果患者大脚骨的病情并不严重,那么可以选择物理治疗,通过鞋子、鞋垫和外型矫形器用来矫正大脚骨。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且大脚骨完全成型,那么这个时候建议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过后还需要做康复治疗,这样效果会更好。

一些人因为走姿不正确,或者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鞋子,这样很容易引发足部疾病,越来越多的患者容易患上大脚骨,也就是俗称的拇外翻。这样不仅影响美观,而且还可能对身体有所危害,如果患上了大脚骨建议及时的治疗,那么大脚骨怎么治疗比较好呢?
  一、大脚骨怎么治疗
  1.物理治疗
  很多人会患上大脚骨是因为穿鞋不当所引起的,早期患者通常不会认为足部有什么异样,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脚骨的情况就会越来越严重,还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如果患者大脚骨的情况并不严重,那么通常只需要选择物理治疗,首先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鞋子,其次使用专用的足弓支撑的鞋垫,这样可以有效的分散受力点。除此之外,在晚上还可以使用外翻矫形器,这样可以有效的矫正和控制。
  2.手术治疗
  如果患者的大脚骨已经完全定型,而且在经历过物理治疗以后,长期没有效果且症状还越来越严重,那么建议这个时候使用手术治疗。通常在进行手术治疗以后还需要做康复治疗,这样可以有效的矫正大脚骨的情况,而且也可以避免日后行走困难。
  二、如何预防大脚骨
  1.选择合适的鞋子
  因为人体的足部沉重的人体全部的重量,所以应该选择一双适合自己的鞋子,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患上大脚骨的可能性。最好穿一双可以吸震、减压的鞋子,这样可以使身体的重量均匀分布在脚底,可以有效的预防患上足部疾病。除此之外,尽量不要穿鞋跟比较高的鞋子,应该穿可以让比较舒服的鞋子。
  2.不要忽视足部疼痛
  如果自己经常出现足部疼痛的情况,且短时间无法缓解,那么建议尽早的去医院进行检查,尽早的发现疾病也可以尽早的治疗。而且建议去专业的医院或者逐步康复机构进行治疗,这样比较有保障。

相关推荐

拇外翻的药物治疗有哪些呢
拇外翻的药物治疗有哪些呢?专家指出,拇外翻可以说是一种脚部形变,一旦脚趾畸形,使用药物只能起到一个辅助的治疗效果,不能更根本上对变形的脚进行治疗。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拇外翻的具体治疗方法
哪些是最典型的拇外翻症状是什么
妇科疾病中最为多见的就是拇外翻,拇外翻的症状在我们的生活中表现的也是非常的明显的,那么哪些是最典型的拇外翻的症状呢?下面就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下关于拇外翻的症状。1、拇外翻即拇趾向外侧倾斜。约有一半病人有遗传史,家族中发病率较高,但有很多病人是由于年青时穿高跟鞋或穿鞋过小,过瘦造成的。拇外翻的症状会
拇外翻对人体的危害有什么
大脚骨是我们的俗称,医学上称之为拇外翻,大脚骨是一种脚部骨科疾病,女性朋友患病居多,这是由于女性习惯性的穿高跟鞋会引起大脚骨的出现,很多人认为大脚骨的出现对患者的健康危害不怎么大,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本文就来具体看看拇外翻对人体的危害有什么
治疗拇外翻的手术方法
拇外翻如果不及早进行治疗就会使拇外翻病情更加严重,而这时就需要手术来治疗拇外翻,那么,治疗拇外翻的手术方法有哪些呢?接下来就请专家来为大家介绍下治疗拇外翻的手术方法。●治疗拇外翻之拇收肌移位。在上述手术基础上,将拇收肌切断,后移到第一跖骨头,从而消除了拇外肌对拇趾的牵拉。该手术既能解除骨赘处的疼
拇外翻一定要手术吗
拇外翻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至于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要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和拇趾外翻的程度、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功能影响的程度以及患者本身的日常生活要求。如果拇外翻的程度较轻,疼痛的程度也比较轻,对患者的负重行走、工作及生活无影响或影响较小,完全可以考虑采取保守治疗,如热敷理疗、穿宽松软底鞋、佩戴拇外翻的矫形器、减少长时间负重及剧烈运动。如果拇外翻程度较重,负重及行走疼痛明显,伴有第一跖趾关节半脱位、拇囊炎、第2足趾仰趾畸形、对负重行走功能影响较重,往往保守治疗不能取得很好的疗效,需要手术治疗才能彻底治愈。拇趾外翻角度在30度以内,可以采取微创手术,进行拇内收肌切断、拇囊切除,还要将增生骨质、骨赘切除,术后佩戴外翻矫正支具进行固定。如果病人拇外翻角度在35度以上,需进行截骨进行矫形手术。
语音时长 01:26

2020-02-27

57281次收听

拇外翻微创手术有什么缺点
拇外翻属一种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病症,而如果病人想要通过微创手术的治疗方式来达到彻底根治的效果的话,那么首先就要了解其缺点。该手术治疗方式在术后不光并发症比较多,而且容易导致病人的身体出现软组织受伤的状况。同时这种治疗方法的收费比较高,而且复发几率也要高一些。
拇外翻的症状
拇外翻症状主要是拇趾的跖趾关节外撇,畸形,不好看。拇外翻可引起患者疼痛,主要表现在在足的拇趾的跖趾关节疼痛,拇内侧的鼓起一个包,磨鞋帮后引起红肿,疼痛,通常称之为拇囊炎。如果患者不治疗,拇趾会慢慢的向外撇,占据患者的第二趾、第三趾的位置,随之会引起锤状趾,锤状趾又可以引起二、三个跖骨的跖间关节的背侧磨出茧子,引发锤状趾疼痛。拇外翻引起足部的前足横弓的一系列的变化,可以引起横弓的塌陷。患者可以出现相应的跖骨头的疼痛。疼痛后患者如果不治疗,可以引起相应的跖趾关节的脱位,跖趾关节脱位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跖趾功能足部丧失。可以引起患者足背的疼痛。所以拇外翻患者及时早期的治疗。
语音时长 02:05

2019-06-06

61758次收听

宝宝拇外翻怎么治疗
因为此时孩子年龄太小,所以宝宝不能做手术治疗拇外翻,等宝宝长大,才能接受手术治疗。宝宝患有拇外翻时,母亲可以给宝宝按摩。此时宝宝拇趾向外翻,母亲可以用手把他的拇趾向内侧拉一拉,在宝宝一二趾骨之间,可以放一个垫。此外,宝宝患有拇外翻时,可以用胶布给他从内侧到根骨贴上胶布,把拇趾拽到内方的位置上,此时背侧到趾侧,再贴几块胶布来保持它拇趾的一个内方位,通过这样来减缓病人或者宝宝的拇外翻的发展的速度。这种方式也可以减缓宝宝由于拇外翻足部的畸形的速度,但是宝宝快成年时,即14岁、15岁的时候,必须及时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34

2019-06-06

55133次收听

拇外翻遗传概率大不大
拇外翻的遗传概率比较大,拇外翻患者之中有70%的女性患者有遗传,通常称之为母系遗传,就比如患者的姥姥患有拇外翻,则患者的母亲也会有拇外翻,继而又遗传患者自己,甚至可能遗传下一代的女性即患者女儿,所以拇外翻女性遗传比较明显。除遗传率70%外,其他的30%有可能是父系遗传,父母双方遗传等等。此外,后天的因素,包括患者外伤,工作的问题等,其他疾病引起的拇外翻等等,但是遗传因素占了很大的比例,特别是母系遗传,因此患有拇外翻的女性一定要注意,控制病情。有研究表明,有遗传家族史的病人,出现拇外翻概率比没有遗传史的患者要高的多,而且发病较早,病情也比没有遗传史的患者严重,因此有家族史的病人要提高警惕。
语音时长 01:43

2019-06-06

55545次收听

01:50
宝宝拇外翻怎么办
由于宝宝此时年龄太小,所以宝宝不能做手术治疗拇外翻,等宝宝长大后,才能接受手术治疗。宝宝患有拇外翻时,母亲可以帮助宝宝按摩。此时宝宝拇趾向外翻,母亲可以用手把他的拇趾向内侧拉一拉,在宝宝一二趾骨之间,可以放一个垫。此外,宝宝患有拇外翻时,可以用胶布给他从内侧到根骨贴上胶布,把拇趾拽到内方的位置上,此时测到趾侧,再贴几块胶布来保持它拇趾的内方位,通过这样来减缓宝宝拇外翻的发展的速度。这种方式也可以减缓宝宝由于拇外翻足部的畸形的速度,但是宝宝快成年时,必须及时手术治疗。
01:32
脚趾外翻能揉回去吗
脚趾外翻即拇外翻,是一个慢性、进行不可逆性的拇指的跖趾关节的脱位,它是进行性而且固定性的疾病。拇外翻是一种复杂的解剖畸形,并且在治疗上极具挑战性。脚趾外翻肯定揉不回去。所以患者用揉的办法,是揉不回去,拇外翻不像患者的急性损伤,有许多患者经常询问脚趾外翻怎么揉不回去,因为拇外翻必须通过手术治疗,拇外翻是一种结构性的包括先有骨头的结构性的畸形,继而引起软组织的整体阴阳不平衡,软组织的不平衡后造成拇趾的跖趾关节进行性的慢性的不可逆性的脱位,所以脚趾外翻肯定揉不回去。
02:04
拇外翻怎么治疗
拇外翻要根据患者拇外翻的程度及症状,选择不同治疗方法。轻度的拇外翻可以选择保守治疗,就是局部理疗,使用分趾垫等、矫形鞋垫等;严重的需要手术治疗。拇外翻是一种复杂的解剖畸形,并且在治疗上极具挑战性。对于拇外翻较轻的患者,可以采用保守治疗,比如局部的理疗、分趾垫。在脚一、二趾之间放分趾垫,穿比较宽松的鞋,在鞋底做矫形鞋垫,都可以使拇外翻症状减轻,减缓病情的发展。对于拇外翻比较严重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方法不合理,因为没有办法让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对于这样的患者,需要采用手术治疗。在手术治疗过程中,也会根据患者具体的表现形式,采用不同手术方式。如果患者患有拇外翻疾病,应到医院咨询相应专业的足踝外科医生,得到专业的指导。
01:18
拇外翻能保守治疗吗
对大部分拇外翻不是很严重的患者,首选的保守治疗是用鞋子适应自己的脚,因为脚发生了变宽变形的情况,所以建议患者选择宽松的舒适的鞋子,有些平足的患者可能还要配合一些矫形鞋垫进行治疗,如果鞋子适应不了才会选择进行手术治疗。
01:33
拇外翻有哪些症状
拇外翻主要导致整个前足一系列的不舒服,最常见的是拇囊的摩擦引起的疼痛红肿甚至可能会出现溃疡,大脚趾偏斜以后会挤压二脚趾,可能脚趾之间摩擦引起的胼胝也会导致疼痛,还有一部分病人脚趾头往背侧的脱位造成脚趾头的屈曲挛缩形成锤状趾。
拇外翻矫正术后多长时间能恢复
最常用的Scarf截骨是非常的稳定的一种扦插结构,在走路的过程中截骨端会越踩越结实,所以这种手术后即刻就允许患者下地,一般在6周以内会建议穿前足免负重鞋进行行走,6周以后允许患者穿自己鞋子进行行走,但如果做的相对复杂这一类的手术,要让患者延迟6周再进行负重。
语音时长 01:35

2018-06-28

62364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