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怎样治疗
缺铁性贫血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铁剂、治疗原发病、输血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缺铁性贫血通常由铁摄入不足、铁吸收障碍、慢性失血、妊娠期铁需求增加、青少年生长发育过快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缺铁性贫血患者可适量增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摄入,如猪肝、鸭血、菠菜等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动物性食物中的血红素铁更易被人体吸收,植物性食物中的非血红素铁吸收率较低,但维生素C有助于提高非血红素铁的吸收率。建议将富含铁的食物与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搭配食用,如猪肝炒青椒、鸭血豆腐汤等。
2、补充铁剂
缺铁性贫血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铁剂补充铁元素,常见药物有硫酸亚铁片、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等。铁剂治疗期间可能出现恶心、便秘等不良反应,建议在餐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刺激。铁剂治疗通常需要持续3-6个月,待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仍需继续补充铁剂2-3个月以补足体内储存铁。
3、治疗原发病
缺铁性贫血可能与消化道溃疡、痔疮、月经量过多等慢性失血性疾病有关。治疗原发病可有效改善缺铁性贫血,如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消化道溃疡,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治疗痔疮,屈螺酮炔雌醇片调节月经量过多等。原发病治愈后,缺铁性贫血症状通常能得到明显改善。
4、输血治疗
严重缺铁性贫血患者血红蛋白低于60g/L时,可能需要输血治疗以快速纠正贫血症状。输血治疗适用于急性大量失血或严重贫血伴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输血后仍需继续补充铁剂以恢复体内铁储备,避免贫血复发。输血治疗存在一定风险,需在医生严格评估后进行。
5、中医调理
中医认为缺铁性贫血属于"血虚"范畴,可通过中药调理改善症状。常用方剂有四物汤、归脾汤等,常用中药有当归、熟地黄、白芍、阿胶等补血药材。中医治疗强调辨证施治,需根据患者具体症状选择合适方剂。中药调理见效较慢,建议与铁剂联合使用,定期复查血常规评估疗效。
缺铁性贫血患者日常应注意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富含铁的食物应适量食用,过量摄入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服用铁剂期间应避免与牛奶、浓茶、咖啡同服,这些食物可能影响铁的吸收。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血清铁指标,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如出现头晕、乏力加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相关推荐
02:57
03:03
02:57
01:41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怎么知道是缺铁性贫血
- 2 什么是缺铁性贫血
- 3 缺铁性贫血怎么引起
- 4 缺铁性贫血是怎么引起的?
- 5 缺铁性贫血怎么引起的
- 6 缺铁性贫血什么引起的
- 7 缺铁性贫血是怎么来的
- 8 缺铁性贫血是怎样引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