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脱肛
脱肛可能由长期便秘、慢性腹泻、盆底肌松弛、妊娠分娩、直肠肿瘤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肛门肿物脱出、排便困难、肛门坠胀等症状。脱肛可通过提肛运动、药物治疗、硬化剂注射、胶圈套扎、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1、长期便秘
长期便秘会导致排便时过度用力,腹压增高可能使直肠黏膜下移。患者可能出现排便时间长、粪便干硬等症状。日常可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西蓝花等,必要时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开塞露、聚乙二醇4000散等药物软化粪便。
2、慢性腹泻
频繁腹泻可能刺激直肠黏膜充血水肿,导致黏膜与肌层分离。患者常伴有腹痛、黏液便等症状。需排查感染性肠炎等病因,避免进食辛辣食物,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诺氟沙星胶囊等药物控制腹泻。
3、盆底肌松弛
年龄增长或神经损伤可能导致盆底肌张力减退,无法有效固定直肠位置。常见于老年人群,可能伴随尿失禁。建议每日进行提肛运动,每次收缩肛门5-10秒,重复10-15次,严重时需考虑盆底肌修复手术。
4、妊娠分娩
妊娠期子宫增大会压迫盆底组织,分娩时产道扩张可能损伤肛提肌。产妇可能出现会阴部坠胀感。产后6周内避免久蹲,可配合红外线照射促进修复,必要时使用补中益气丸或接受直肠悬吊术。
5、直肠肿瘤
直肠息肉或恶性肿瘤可能因占位效应牵拉肠壁导致脱垂。患者可能伴有便血、体重下降。需通过肠镜明确诊断,根据病理结果选择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根治性手术,术后配合放射治疗。
脱肛患者应避免久坐久站,每日温水坐浴1-2次促进血液循环。饮食需清淡易消化,适量食用山药、莲子等健脾食材。若脱出物无法回纳或出现嵌顿坏死,须立即就医。建议定期进行肛门指检和肠镜检查,尤其是有家族肠癌病史者。
相关推荐
02:08
02:43
02:35
02:05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为什么会有脱肛脱肛是怎么得的
- 2 脱肛是否严重
- 3 什么是脱肛
- 4 经常脱肛什么引起的
- 5 脱肛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
- 6 脱肛形成是怎么得的
- 7 容易脱肛是怎么得的
- 8 脱肛怎么引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