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以持续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为核心症状的精神障碍,专业上称为抑郁障碍。抑郁症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失衡、社会心理压力、慢性疾病、人格特质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情绪消沉、思维迟缓、食欲改变、睡眠障碍、自我否定等症状。抑郁症可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干预,建议尽早就医评估。

1、遗传因素
抑郁症患者直系亲属的患病概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特定基因变异可能影响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代谢。这类患者需加强情绪监测,心理治疗可作为首选干预方式,必要时联合盐酸氟西汀胶囊、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药物调节神经功能。
2、神经生化异常
大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浓度降低可能导致情绪调节障碍。此类患者常伴随晨重暮轻的节律变化,可通过文拉法辛缓释片、米氮平片等药物改善神经传导功能,同时需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3、心理社会因素
长期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冲突或重大生活事件可能诱发抑郁发作。认知行为治疗能帮助患者调整负面思维模式,配合盐酸帕罗西汀片等药物可缓解焦虑伴随症状,建议同步进行正念减压训练。
4、躯体疾病影响
甲状腺功能减退、脑血管病变等慢性病常继发抑郁症状。治疗需优先控制原发病,对于顽固性抑郁可考虑舍曲林片等对躯体影响较小的药物,并监测药物相互作用。
5、人格特质基础
具有完美主义或神经质倾向的个体更易出现抑郁反应。此类患者适合接受人际关系治疗,配合马来酸氟伏沙明片调节情绪稳定性,建议建立规律运动习惯辅助改善症状。
抑郁症患者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饮食中增加深海鱼、坚果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家属应避免批判性语言,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如症状持续两周未缓解或出现自杀念头,须立即陪同至精神科就诊。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不可自行增减药量。
相关推荐
02:13
02:36
01:52
01:37
01: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