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血常规能查出癌症吗

58923次浏览

血常规通常不能直接查出癌症,但可能发现异常指标提示进一步检查。血常规主要用于检测感染、贫血等血液系统问题,癌症诊断需结合影像学、病理活检等专项检查。

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异常升高可能提示感染或血液系统肿瘤,但需排除炎症等其他因素。红细胞或血红蛋白降低可能与消化道肿瘤慢性失血有关,但贫血原因多样。血小板异常可能反映骨髓造血问题,但特异性较低。部分肿瘤标志物如CA125、CEA等需单独检测,不属于常规血常规项目。某些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白血病可能通过血涂片发现异常细胞,但确诊仍需骨髓穿刺。

血常规异常合并体重下降、持续发热等症状时,医生可能建议肿瘤筛查。胃肠镜可排查消化道肿瘤,低剂量CT用于肺癌筛查,超声检查甲状腺乳腺等浅表器官。病理活检是确诊癌症的金标准,通过组织学检查明确肿瘤性质。PET-CT等影像学可评估肿瘤全身转移情况,指导分期治疗。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防癌体检,高危人群可针对性增加筛查项目。长期吸烟者需关注肺癌筛查,乙肝病毒携带者应定期检查肝癌指标。女性需重视乳腺和宫颈癌筛查,男性注意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发现血常规异常指标应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避免过度恐慌,遵医嘱完善检查明确病因。

相关推荐

血液循环不好怎么办
血液循环不好可通过调整饮食、适度运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血液循环不畅可能由久坐不动、血管病变、心脏功能异常、血液黏稠度增高、动脉硬化等因素引起。1、调整饮食日常需减少高盐高脂食物摄入,适量增加富含膳...
铁蛋白低对胎儿的影响
铁蛋白低可能影响胎儿生长发育,导致胎儿缺氧、早产或低出生体重。铁蛋白是储存铁的重要蛋白,孕妇铁蛋白低通常提示体内铁储备不足,可能引发缺铁性贫血。
血小板偏高是怎么回事
血小板偏高可能由缺铁性贫血、感染、炎症、骨髓增殖性肿瘤、脾切除术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血常规检查、骨髓穿刺、基因检测等方式确诊。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1、缺铁性贫血长期铁摄入不足或慢性失血可能导...
血红素高是怎么回事
血红素指的是临床上的血色素,现在正规的名称叫做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升高是什么原因,常见的有血液系统疾病导致了血红蛋白升高,也有生理性的原因导致了血红蛋白的升高,还有一些非血液系统疾病所继发的血红蛋白升高。血液系统疾病引起血红蛋白的升高,常见的有骨髓增殖性肿瘤,比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等,一些慢性白血病特别是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也能引起血红蛋白的升高;生理性的血红蛋白升高,常见于一些长期高原居住的人群。长期高原居住,由于氧的缺乏,造血受到刺激,产生更多的红细胞和氧结合,缓解体内缺氧的状态;其他疾病继发的病理性血红蛋白升高,也常和慢性缺氧有关系,比如长期慢性肺心病的病人,常会看到血红蛋白轻度的升高。
语音时长 00:57

2021-12-30

102189次收听

白细胞高是因为细菌感染还是因为病毒感染
白细胞升高是判断细菌或者病毒感染的重要实验室标准。在感染的时候,无论是细菌的感染还是病毒的感染,都能引起白细胞的升高。所以还要再看白细胞升高,是以哪一类的细胞升高为主。白细胞里面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细胞、嗜碱细胞、单核细胞等这几类常见的细胞。细菌感染的时候,最常见的还是中性粒细胞升高,所以看到血常规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的比值和绝对值升高、有相应的感染灶表现、有发热等等感染的表现,基本上从临床上可以预估这个病人很可能是细菌性的感染。而病毒的感染虽然可以造成白细胞升高,但升高的往往是淋巴细胞或者单核细胞,进行手工分片的时候,可以看到淋巴比值升高,出现一定比例的异型淋巴细胞,有时候还伴有单核细胞的比值升高。结合病人的临床症状,来确定病人是病毒的感染。
语音时长 00:56

2021-12-30

81637次收听

血清淀粉样蛋白a240严不严重
血清淀粉样蛋白a是一种急性相蛋白,是一种炎性疾病急性反应期间的特异性指标,正常值在100以内,当人体遭受细菌或者病毒感染引发严重时,肝脏合成的血清淀粉样蛋白会有升高。如果目前的血清淀粉样蛋白a数值在240左右,应该是比较严重的,此时算是明显升高,考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可能。第一,最常见于的就是细菌和病毒感染,如新生儿脓毒血症、菌血症;敏感菌引起的呼吸、泌尿或者消化道感染,都会伴有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升高;各种病毒性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腺病毒、肠道病毒、EB病毒等,都会造成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显著升高。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特点基本一致,通常在感染后6-8小时开始升高,48小时左右达到高峰期。积极抗感染或者抗病毒治疗7-10天后,该急性相蛋白会逐渐恢复到正常。第二,移植排斥反应,如肾脏移植手术后,也会出现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显著升高,和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有一定关系。第三,肺结核病人也会有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升高,此时也会伴有肺结核的典型症状和体征,如午后盗热、夜间盗汗、刺激性咳嗽、咳嗽带痰等。第四,见于一些风湿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浓度会呈现慢性升高状态。第五,冠心病的活动期,有些患者也会出现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升高。
语音时长 01:54

2021-12-30

94891次收听

孕期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是什么原因
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中占比例最高的一种,中性粒白细胞是百分比是50%-70%,孕期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可能的原因有:第一,妊娠期生理性反应。女性怀孕后全身血容量增加,全血细胞增高,其中白细胞升高是以中性粒细胞成分升高为主的。所以妊娠中后期进行血常规检查时,会发现白细胞,特别是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这属于一种正常的生理性反应,这种升高幅度比较小,和炎症时的中性粒细胞升高是不一样的,孕妇也不会引起发热、疼痛等炎症反应。在产后1周左右,复查血常规发现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会逐渐降至正常。第二,如果妊娠期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的幅度比较大,此时可能是出现细菌或病毒感染,孕妇一般会伴有发热、流鼻涕、咽喉疼痛等正常,此时可以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无论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都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第三,一些全身性疾病,可能会引起中性粒细胞的明显升高,特别是妊娠中晚期,如果发生了妊娠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子痫发作造成肾损害,此时也可以出现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升高。第四,妊娠期的一些特殊情况,如应激创伤之后,也可能出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的情况,特别是饮食不当造成的急性腹泻、食物中毒、co中毒、失血过多造成休克状态等。
语音时长 01:59

2021-12-30

60457次收听

血同型半胱氨酸偏高什么原因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参考范围是5-15μmol/L,如果超过参考值上限了就是同型半胱氨酸偏高,诊断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同型半胱氨酸偏高可能的原因有:第一,遗传方面的因素,基因突变导致同型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几个关键酶的活性受到影响。第二,营养不良造成的,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过程中需要维生素辅助因子,如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如果饮食中长期缺乏叶酸、维生素,会导致血中同型半胱氨酸的积聚过多,从而导致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第三,肾脏衰竭状态,各种肾脏疾病的终末期,如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免疫性肾炎等,导致肾功能失代偿后,也可能会引起血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因为肾功能异常后,同型半胱氨酸的排泄途径受到了影响。同型半胱氨酸偏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容易诱发冠状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脑栓塞等,此外有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老年痴呆发生有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可以积极服用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3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日常饮食结构的调整,均衡饮食,营养健全,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不要吃辛辣、油腻、烧烤类食物,不要喝酒吸烟,药物治疗和饮食注意联合进行,可以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生风险。
语音时长 02:07

2021-12-30

85917次收听

01:40
血常规怎么看细菌感染
临床中不是所有的细菌感染都会引起血常规的变化,很多病人虽然出现感染,但血常规可能没有显著改变。但一般出现细菌感染,可以看到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值升高,这是细菌感染最常引起血常规的变化。因为这些改变在很多血液系统疾病和非血液系统疾病中都能见到。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就常见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值升高。一些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或者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也常见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值升高。所以出现这些变化以后,建议到医院就诊,听取专业医生的建议。
01:50
白细胞才1点多严重吗
白细胞1点多是否严重,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分析。白细胞计数在(4.0~10)×/L之间,白细胞1点多确实是很明显的降低。白细胞显著降低的原因常见于血液系统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或者肿瘤放化疗的病人。还要注意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降低到0.5×/L以下,属于粒细胞缺乏,往往感染比较严重,容易出现血流感染,导致血压下降、败血症等,需要紧急提升白细胞。一些药物也常引起白细胞减少,如甲亢病人,特别是使用他巴唑等治疗的病人。对于危重症的白细胞减少,要迅速注射升白细胞药物提升白细胞。
02:57
白细胞偏高吃什么水果
正常的白细胞的范围是4~10×10^9个/L,如果数值超过了10×10^9个/L,就认为是白细胞偏高。白细胞里包括中性粒细胞,占比50%~70%,淋巴细胞占比20%~40%,还有单核细胞、嗜酸细胞、嗜碱细胞,占比非常少,所以白细胞升高,主要是中性粒细胞的升高或淋巴细胞的升高。中性粒细胞最常见的是细菌性感染,容易发生在上呼吸道的扁桃体、咽部、气道、肺部,或泌尿系统感染、胃肠道的感染。可以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葡萄、梨等水果。淋巴细胞主要是病毒感染引起的。
03:01
白细胞一直偏高是怎么回事
白细胞一直偏高,考虑是慢性疾病引起。白细胞不论偏高还是偏低,它的异常主要反映在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粒细胞增高最常反映的是细菌感染,给与相应的治疗就能够改善。淋巴细胞的持续增高,分为继发性疾病和原发血液性系统疾病。继发性疾病淋巴细胞增多最常见的还是T淋巴细胞增多,跟病毒感染相关的表现。白细胞持续增多,更多的是需要排除造血系统本身疾病。粒细胞增多,最常见的就是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细胞的抑制增多,要看是不是有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可能性。
03:05
超敏C反应蛋白偏高白细胞正常是怎么回事
超敏C反蛋白是一种炎性指标,主要反映炎症反应的。炎症反应最常见的就是细菌感染,有时一些病毒感染或原虫感染、真菌感染,也可以引起C反蛋白升高。此外,非感染性的炎症反应也可引起C反蛋白升高。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但是白细胞正常,指的是非感染性的炎症反应。这种炎症反应可以是免疫反应,即自身免疫病引起的炎症反应,反应出来就是C反应蛋白升高。还有浆细胞疾病,也会反映出炎症反应增多。还有一些其他的肿瘤性疾病,也可以造成炎症反应,因为炎症反应是一种非感染性的,所以白细胞数量是不增高的。
白细胞低的原因是什么
许多药物都会影响到血液系统,会导致白细胞减少;另外身体抗病能力差,让病毒入侵身体时,也会导致白细胞减少;患有红斑狼疮,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疾病时,也会导致白细胞偏低。
平均红细胞体积偏低怎么办
平均红细胞体积偏低可能是月经量过多、营养不良、慢性炎症性疾病、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等原因引起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