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胆囊息肉的治疗方法

63372次浏览

胆囊息肉针对不同的病情它的治疗方法是不一样的,常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完后可以通过中药进行调理,所以对于胆囊息肉首先就是要到医院确诊疾病,然后再及时进行就诊。

生活中,有胆囊息肉的人并不在少数,经常感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是这种疾病的典型症状,这虽然是一种常见病,但是由于这种疾病会发生癌变,所以很多人对于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法都是很关心的,那么胆囊息肉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一、胆固醇息肉的治疗
  大多数人无症状 ,且胆囊功能良好。患者在平时应每 3~ 6个月予以B超随访 ,一旦出现明显症状或息肉迅速增大才考虑手术。如胆囊功能良好 ,可行经皮胆囊镜息肉摘除。此类息肉直径往往小于10mm(82%),并以多发性为主 (75%),外观呈桑椹状 ,蒂细如线 ,质脆易落 ,很容易摘除。如胆囊功能不良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
  二、良性非胆固醇性胆囊息肉的治疗
  包括腺瘤与腺肌瘤病、炎症性息肉及腺瘤样增生罕见的间叶组织肿瘤等。其中炎症性息肉虽无恶变报道 ,但均伴有程度不等的胆囊炎症 ,且多有临床症状 ,其余类型则均有恶变可能 ,因此一经查实应及时手术切除同时做病理切片以明确病变的性质。
  三、手术治疗
  1、合并胆囊疾病,如胆囊结石、急性或慢性胆囊炎,并有明显临床症状者,均应施行胆囊切除术。
  2、无明显症状的5mm左右的多发性息肉,不需手术,可继续观察。
  3、大小在10mm以下无临床症状的单发息肉,应定期观察(3个月),若病变有增大趋向,应行手术。
  4、大小在10mm以上的单发息肉或位于胆囊颈部,不论有否临床症状,均应手术。术后调理也是很重要的,可以用中药调理。
  胆囊息肉这种疾病虽然大多数都是良性的,但是也不能忽视了治疗,因为这种疾病会有癌变的可能,在积极治疗的同时患者还需要做好日常的护理,比如饮食要清淡、规律,不要食用高胆固醇的食物、辛辣的刺激性的食物,避免熬夜,不要过于劳累,多注意休息,另外,定期进行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关推荐

胆囊息肉能不能做仰卧起坐
患有胆囊息肉可以做仰卧起坐吗?有很多患有胆囊息肉的人们非常喜欢运动,而专家告诉我们,有胆息肉也可做仰卧起坐。只是还要多注意其他方面,例如饮食。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吧。
胆囊息肉能彻底治好吗
胆囊息肉能不能彻底治好?胆囊息肉是形态学的名称,泛指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可以是球形或半球形,有蒂或无蒂,多为良性。目前为止尚无药物可以使胆囊息肉完全消退,因此打针或者吃药是不能彻底治愈胆囊息肉的,对于胆囊息肉患者来说,现在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就
胆囊息肉通过什么传染
说到疾病的传染性,我们自然而然的就会想到感冒、霍乱、肺结核等一系列的传染病,但是如果说胆囊息肉也会“传染”,您相信吗?这是真是假呢?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胆囊息肉到底会不会传染?如果传染会通过什么途径传染?
胆囊息肉如何自愈
胆囊息肉一般极少自愈,假性息肉如胆囊胆固醇性息肉可在体内胆红素代谢水平恢复正常后自愈,而真性息肉不会自愈。胆囊息肉是肝胆外科门诊最常见的一类疾病。部分假性胆囊息肉,如胆囊胆固醇性息肉,是指胆固醇的结晶附着在胆囊上,与体内胆红素代谢水平的变化有关,尤其常见于妊娠妇女,早期由于胆汁淤积可出现症状,但妊娠结束后症状可消失。而真性息肉,比如腺瘤性息肉不会自愈。该类息肉本身存在确实的细胞成分,是由胆囊黏膜层发展而来,需要密切随访,警惕癌变风险。根据临床经验,一般超过1厘米以上的息肉的癌变几率会明显增加。因此若息肉超过1厘米建议进行胆囊切除手术。但同时需要根据息肉在B超检查中的表现、性状以及有无合并肿瘤标记物升高、临床症状等一系列综合因素。
语音时长 01:51

2020-03-18

70567次收听

胆囊息肉要怎么自愈
很多人都会提这个问题,胆囊息肉能否自愈,回答呢是不太可能,那么胆囊息肉,从他的分类我们可以分为胆固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等,那么后两者其形成的原因目前还不是很清楚,而且呢,腺瘤性息肉有发生潜在恶变的风险,所以呢,如果是影像学检查,怀疑为腺瘤性息肉其不可能自愈,而需要外科手术进行干预。胆固醇性的息肉往往是和我们的饮食生活习惯密切相关,那么对于肥胖人群,特别是经常不运动,饮食结构不合理,经常食用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人群,我们建议呢,要进行改善,包括戒烟,戒酒,加强体育锻炼,控制体重,改善饮食结构,那么,对于胆囊息肉的生长还是有相当积极的意义。
语音时长 01:43

2020-02-21

66168次收听

胆囊息肉吃药可以消除吗
大多数的胆囊息肉对药物治疗没有太多的反应,只有极少数的胆固醇性的息肉,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溶解胆固醇增加胆汁当中胆汁酸盐的比例的药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息肉缩小,甚至有可能让其消失,那么,大多数的胆囊息肉来讲,如果息肉大小比较稳定。通过定期检查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无需药物治疗,只是在饮食当中和生活习惯,要注意减少脂肪的摄入,保证饮食结构合理,一日三餐定时,那么对于腺瘤性息肉这样有潜在癌变风险的胆囊息肉,药物治疗对其没有任何作用,我们通过影像学检查判断及生长速度,内部是否有血流基底是否宽,是否发生癌变的风险,那么一旦具有上述特征的胆囊息肉,则建议尽早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2:05

2020-02-21

59917次收听

胆囊息肉可以吃鸡蛋吗
鸡蛋作为营养价值非常丰富的一种食物,可以提供人体需要的蛋白质,磷脂,胆固醇,铁等。那么对于胆囊息肉来讲,大多数的胆囊息肉是无症状的胆固醇性的息肉,完全可以在一日当中正常食用鸡蛋,我们建议的量是一天不超过一个鸡蛋,那么对于需要足够蛋白质摄入,我们可以选择的多食用蛋清而减少蛋黄的摄入,当然,对于胆囊息肉已经合并有慢性或者是急性胆绞痛发作。胆囊结石同时存在的时候,则要避免蛋黄的摄入,以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对于胆囊的刺激,诱发急性胆绞痛和急性胆囊炎的发作,因此呢,我们说,对于无论是胆囊息肉还是其他胆囊疾病食物选择来讲,要注意其食物当中的饮食成分。尽量的避免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摄入。
语音时长 02:09

2020-02-21

56759次收听

02:40
胆囊息肉怎么自愈
胆固醇性息肉可以自愈,腺瘤性息肉不会自愈。需要对其进行鉴别诊断判定它是胆囊胆固醇性息肉还是腺瘤性息肉。胆固醇性息肉与体内的胆红素代谢水平的变化相关,尤其在妊娠的妇女中,早期会有胆汁淤积、淤胆的表现,等妊娠结束之后,这种症状就会消失,所以胆固醇性息肉是可以自愈的。腺瘤性息肉是不会自愈的,因为这种息肉是由细胞成分在胆囊黏膜层发生发展来,需要密切随访、警惕它癌变的风险,临床上对于这类息肉,如果超过一公分,癌变的几率就会明显增加。所以在大部分临床中心是将这种息肉以一公分为界,如果超过一公分就会建议进行胆囊切除手术,但也不是绝对。需要根据息肉B超下的表现、性状以及有没有合并肿瘤标记物的升高,有没有合并临床症状等一系列综合因素来考虑是否需要外科处理。
01:55
胆囊息肉吃什么药好
那么目前对于胆囊息肉来讲,没有特效的药物,由于胆囊息肉的形成,适合长期的饮食生活有关,那么对于胆固醇性息肉,往往是在查体的时候发现在胆囊壁上贴敷的多发的息肉样病变。那么,对于胆固醇性的吸收,主要呢是通过改善饮食,调整生活习惯,特别是注意一日三餐要定时,饮食结构合理,减少食物当中过量脂肪,胆固醇的摄入,那么对于腺瘤性息肉,更是没有什么药物可以控制其生长,我们需要做的主要是通过定期检查,特别是一些包括像超声造影,增强CT或核磁。来判断及息肉是否有发生癌变的风险,那么,对于有癌变风险的胆囊息肉,还是建议首选手术治疗。
02:18
胆囊息肉怎么消除
胆囊息肉是比较常见的胆囊良性疾病,大多数的胆囊息肉属于胆固醇性,胆固醇性息肉的形成,是由于长期饮食不规律,饮食结构不合理或者是生活,包括经常熬夜,饮酒等,容易诱发胆汁内胆固醇结晶形成的多发胆固醇性的息肉,那么对于这样的息肉,我们可以通过改善生活习惯,调整饮食结构,戒烟戒酒,准时睡眠。这种情况可以改善胆囊功能对于胆囊息肉的消除具一定的积极意义,当然某些胆固醇性的息肉如果生长过快有可能脱落形成胆固醇型的结石,如果说通过药物治疗我们某些消炎利胆药物可能有控制胆囊息肉生长的这样的作用。但是呢,对于大多数息肉来讲,药物治疗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那么对于腺瘤性息肉来讲药物治疗或者是生活改善对于息肉的发展不会产生任何影响我们需要做的是监测其息肉的生长速度,及时的发现那些有潜在恶变风险的息肉,及时通过外科手术治疗。
胆囊息肉吃什么药
胆囊息肉可以口服抗炎的药物,比如头孢羟氨苄片,或者青霉素V钾片等。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状生长的所有非结石性病变总称。胆囊息肉在临床上可分三个时期即:活跃增长期、相对稳定期、吸收消散期。大部分胆囊息肉患者无不适的症状,极少数患者可以出现类似慢性胆囊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右上腹轻度不适,伴有结石时可出现胆绞痛。胆囊息肉可以出现癌变的情况,尤其在伴有结石时,癌变机率会大大提高。胆囊息肉小的情况下是需要定期观察,可以吃点清热解毒的药物:胆石通胶囊,消炎利胆片。其次可以吃点中药调理治疗,例如:鱼腥草、栀子、玉米须、蒲公英等等,具有清理胆囊毒素的作用。在饮食上需要注意: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品,如胡萝卜、番茄等;增加食品中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以保证热量需要和利于肝糖原的生成;减少纤维素含量,少渣饮食还可减少对胃肠的刺激;增加进餐次数,以刺激胆汁分泌,减少胆囊中胆汁淤滞浓缩。
语音时长 01:41

2019-12-27

55223次收听

02:56
胆囊息肉术后会复发吗
胆囊息肉是胆囊最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胆囊息肉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部分。保守治疗就是用药物来控制它生长,手术就是把胆囊息肉完全的清除,手术又分两大部分,一个是连胆一起的完整的胆囊切除术,胆囊息肉没有了生长的基础,所以是不会复发的。还有一种微创的手术叫取息肉术,就是把胆囊切开,把里面的息肉完整的切除,局部黏膜,用可吸收的线把黏膜缝好,能保留胆囊的功能。但是胆囊息肉有可能还会复发,所以,不同的手术方式决定了胆囊息肉会不会复发,如果胆囊是单发的,息肉个数比较大,有恶变的风险,建议连同胆囊和息肉一起切除。如果胆囊息肉是多发的,比较小的,恶变风险比较低,可以采用保胆取息肉或者取石。
胆囊息肉怎么办
胆囊息肉是我们胆囊腔里面一种突出或隆起的病变,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当长了胆囊息肉之后,我们可以通过调节自己的饮食来进行调理,还需要使用一些药物进行治疗。当情况比较变得比较严重的时候,可以通过手术来进行治疗。
01:29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表现
患有胆囊息肉一般无表现,多为体检时由超声检查发现。少数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可有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极个别病例可引起阻塞性黄疸、无结石性胆囊炎、胆道出血、胰腺炎等表现,体检时可表现为右上腹压痛。临床诊断需借助于如下某项检查:第一,常规超声;第二,内镜超声;第三,CT或MRI;第四,超声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活检等。积极治疗的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可通过口服药物,使结石溶解。部分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不积极治疗,也可观察疾病动态变化。少数病例胆囊息肉可发生癌变,有些可能是早期胆囊癌。
微创保胆息肉摘除活检术及各种胆囊息肉外观
自从B型超声在临床上的普遍应用以来,胆囊息肉样病变(Polypoidlesionsofthegallbladder,PLG)也就成为临床上十分普遍的疾病。然而,超声检查对PLG的性质判断甚为困难,因而对PLG行胆囊切除术的指征方面仍有不同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