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汗手汗脚怎么治疗

64393次浏览

汗手汗脚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使用止汗剂、口服药物、注射肉毒毒素、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汗手汗脚可能与遗传、情绪紧张、内分泌失调、多汗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因素有关。

1、调整生活习惯

保持手脚清洁干燥,穿透气性好的鞋袜,避免穿紧身衣物。减少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等,避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适当进行放松训练,如深呼吸、瑜伽等,有助于缓解情绪紧张引起的多汗。

2、使用止汗剂

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含氯化铝的止汗剂,如西施兰夏露、舒耐止汗喷雾等。这些止汗剂能够暂时阻塞汗腺开口,减少汗液分泌。使用时需注意皮肤反应,出现红肿瘙痒时应立即停用。

3、口服药物

对于严重多汗者,医生可能会开具抗胆碱能药物,如溴丙胺太林片、格隆溴铵片等。这类药物通过抑制乙酰胆碱的作用来减少汗液分泌,但可能出现口干、视力模糊等副作用,需严格遵医嘱服用。

4、注射肉毒毒素

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可阻断神经与汗腺之间的信号传递,效果可持续数月。这种方法适用于手足多汗严重者,需由专业医生操作,可能出现暂时性肌肉无力等不良反应。

5、手术治疗

对于顽固性多汗症患者,可考虑胸交感神经切断术。该手术通过切断支配手部汗腺的交感神经来达到止汗目的,但可能出现代偿性多汗等并发症,需谨慎评估手术风险。

汗手汗脚患者平时应注意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选择吸湿排汗的棉质袜子和透气鞋款。避免过度清洁导致皮肤屏障受损,沐浴后及时涂抹保湿霜。饮食上可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避免酒精和烟草。若多汗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排除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等潜在病因。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多汗症状。

相关推荐

鹿茸的功效与作用
鹿茸具有补肾壮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肾阳不足、精血亏虚、阳痿滑精、宫冷不孕、羸瘦神疲、畏寒眩晕、耳鸣耳聋、腰脊冷痛、筋骨痿软、崩漏带下、阴疽不敛等症状。
中午睡觉总出汗是怎么回事
睡觉时出汗比较多见,一种是正常的身体散热,也就是平常身体强壮,没有任何症状,睡觉以后出汗。中午睡觉如果出汗多,就说明体内的阳气过旺,加上自然界的温度较高,过旺的阳气就把体内的津液、水液逼到体外,就会出汗,这是一种体内阳气过剩的情况。还有体内阴虚,阴分不足,阳气相对旺盛,这时候中午睡觉的时候也可能出现出汗较多的情况。因此出现中午出汗比较多,要分清是体内的阳气过于旺盛,还是因为体内的阴液不足。
语音时长 02:06

2021-09-29

73936次收听

03:07
气血瘀滞的症状
正常情况下,人体是一种阴阳平衡的状态,阴阳平衡状态,体现在气和血的关系上,气属于阳,血是运行于全身的。另外血液是有形的,是肉眼可见的,是属于阴的。另外防御外邪侵入的作用,若气不足,推动血液往前,运行的力量不足,会出现血淤,最终导致气滞血瘀,会出现相应症状,往往是随着气滞血淤的部位不同,症状不一样,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症状,气滞血瘀的症状,共同症状是胸闷、腹胀。另外是疼痛,疼痛表现是胁肋的胀痛,或者局部的刺痛、头痛、胸痛,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肝区的胀痛,胃部的胀痛夜间加重。
03:04
女性脸色暗黄是什么原因引起
肝肾阴虚、肝气旺盛,同时伴有气滞血瘀的情况比较多见,另外痰浊瘀阻也是可以的。肝气旺盛就会出现肝脾不和、肝木克脾土的情况,就会建立起来体内水湿代谢的障碍,湿邪在体内停留过久以后就形成痰,湿浓度变大、黏稠以后形成痰,痰浊瘀阻造成的血液循环不畅、气滞血瘀,气滞血瘀加上痰浊瘀阻两种病理的产物,同时存在于体内的话,就会造成女性患者面部的暗黄。
02:28
气血不足如何调理
气血不足,通常可以从药物上进行调理。一、补中益气丸、桃红四物汤,这些可以补血、补益气血。二、归脾丸可以保养气血和养脾胃。三、可以用脾胃经的经络,比如脾经和胃经调理气郁的强壮穴,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前嵴旁开两寸,配上手部,手前臂,肌肉最丰厚的地方有手三里,轻轻拍打、敲打,也可以增强气血,强壮身体。四、可以用艾灸,灸法,特别是温养气血温通、温化气血特别好。五、保养气血需要提升人的阳气能量,比如灸天枢、小肠经的募穴,叫关元穴,这些都可以帮助气化补养气血。再结合适当的一点点微运动,让气血生化,这也是补养气血的很重要的方法。所以饮食、经络、运动都是调养气血的好方法。
气血虚的症状
气血虚的症状主要包括头晕目眩、耳鸣、双目视物欠清、耳朵响、精神倦怠、睡不好觉、多梦、手脚发凉、纳呆、没有食欲、不消化、过早白发、脱发等。气血虚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头晕和目眩有的时候会同时发作,睁着眼睛觉得晕,闭着眼睛也会觉得天旋地转的。有些病人还会并发耳鸣。头面部的气血相对会要求充沛,气血不足,头面部表现会明显,表现为双目视物欠清、耳朵响、精神倦怠、睡不好觉、睡眠时多梦,有时会出现手脚发凉。在消化系统方面,病人可能表现为纳呆,即没有食欲,吃完饭以后也不消化,肚子胀,白天没有精神,做事情没力,皮肤颜色色泽很差,女性可能表现为比较憔悴。有些人头发可能掉的比较早,比同龄人头发光泽度要差,不够油润,同时过早白发、脱发比较严重,头发干枯的也多,眼睛没有神,看东西不清楚,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有些病人还会表现为手脚发凉、容易出汗、活动力差。对这类患者,可以采用药食同源方法进行保养,比如平时可以多吃大枣、阿胶等补气血的食物,也可以炖乌鸡汤、排骨汤等,吃有营养的食材来健脾胃,补养气血。
语音时长 01:53

2019-10-28

58880次收听

舌苔厚白是怎么调理
如果舌苔厚白,但并没有感觉到哪里不舒服,一般只要注意吃一些化痰清热的食物,比如莲子、绿豆等,不要喝酒,身体很快就可以自己调整过来。舌苔厚白,很可能是胃存在一些问题,这个时候需要注意,有意识地吃养胃健脾的东西,比如胡萝卜、山药、板栗、香菇等,都有很好的养胃健脾作用,在平时可以多吃一些。舌苔厚白,很可能会伴有口臭、口苦的情况,这个时候可能存在积食、上火现象。喝普洱茶不仅可以帮助消食,而且还能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帮助很好的进行调理。舌苔厚白的人往往还容易出现便秘的情况,体内的毒素比较多,这个时候需要注意多喝水,而且应该喝白开水。
语音时长 01:42

2019-10-14

54193次收听

01:38
姨妈来了喝什么好
月经期多喝排骨汤、乌鸡汤、生姜红糖水、枸杞桂圆红枣羹等比较好。月经期女性要多喝汤水。月经期女性处在失血状态,血中大部分是水分,因此月经期女性一定要多喝汤水。一、煲些排骨汤、乌鸡汤等有营养、富含瘦肉蛋白汤类。乌鸡是一味中药,能补益肝肾精血;二、月经期女性可以做生姜红糖水、枸杞桂圆红枣羹等好吃可口,同时又能补益气血的甜品;三、生活中女性要注意保暖,不能喝太凉东西,如冷饮、冰镇饮料,凉属性水果,如西瓜等也要少吃。
01:38
出汗特多怎么办
出汗过多应结合具体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第一,自汗,就是指稍微一动就出汗,或者坐着不动都在不停的出汗,这类患者一般是由于气虚的缘故,临床给这些病人用一些补气的药物,病情就能迎刃而解;第二,盗汗,这部分患者可能睡醒之后突然出一身汗,盗汗的原因常常是阴虚,这部分病人需要服用一些滋养肾阴、敛汗生津的药物,比如临床常用的六味地黄丸。出汗是人体的正常的一个代谢途径,出汗过多会耗伤人体的津液,津液耗伤的同时会导致气的耗伤,所以过多出汗需要进行中医调理。
姜水洗头的好处有哪些
刺激毛发生长,改善头皮微环境。姜水的主要成分应该就是生姜汁,生姜是中药药食同源的一味草药,而且中医自古就认为生姜有生发的作用,有一些斑秃或者是一过性的小块的脱发的患者,在给病人常规用药的时候,经常会建议患者回去买一块生姜,然后用这块生姜来擦一擦脱发的头皮,有些患者结合梅花针点刺治疗或者其它的治疗的同时,也会建议他用生姜来刺激毛发的再生,有一定效果。因此生姜汁也就是所谓的姜水或者是姜汤用来洗发,它可以刺激毛发生长,同时能够改善头皮的微环境,保证皮脂的代谢正常,对生发和养发有一定效果。
语音时长 01:09

2019-09-17

60606次收听

六味地黄丸禁忌
六味地黄丸服用药物的时候也是有一些禁忌的。肾阳虚患者禁用此药,感冒或者其他寒湿性疾病期间也不能吃六味地黄丸。服药期间不能吃肥腻和不易消化的食物,而且高血压,糖尿病儿童,孕妇等人群服用的时候,也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老中医治脚跟痛方法
老中医的治疗方法都是根据长久的用药经验总结出来的,能够治疗脚后跟疼痛的方法有很多,患者一定要选择适合自身各方面条件的方法进行治疗,比如说有每晚坚持用醋泡脚来治疗,还有中药泡脚来治疗,另外做成药膏涂抹也是能够治疗脚后跟疼痛的。
中药马齿笕功效与作用
马齿苋作为常见的一种中草药,在日常生活当中给大家身体可以起到的功效与作用是非常多的,不光能够帮助大家的身体起到杀菌消炎、以及利水消肿的效果,同时还能够防治心脏病,并且还可以起到消除尘毒的作用。
中药巴戟天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巴戟天本身就是一种特别常见的中草药,可是它的作用有哪些?大家并不了解,主要就可以缓解男性的肾虚现象,而且还能够缓解不孕,达到治疗尿失禁的效果,对于高血压人群来说也具有降低血压的一种效果,能够增强肌肉骨骼。
气血不足湿气重怎么调理
气血不足湿气重应该从脾的方面进行调理和治疗,因为脾是后天之本,主要有两大功能,一是运化水谷精微,二是运化水湿。运化水谷精微的作用等于受纳,是指饮食后产生营养,通过脾的功能把营养疏散在全身各处。运化水湿是指身体中物质交换产生垃圾,需要通过脾的功能运化代谢出去。所以气血不足湿气重,我们要去从这个脾的功能去进行调理,去健脾利湿,或者是补脾利湿。饮食上,可通过养脾补脾食物的调理,比如谷物类、豆类、瓜果类的食物都有健脾利湿的作用。平时还可食用跟身体结构比较类似的食物,比如蛋白类,尤其是蛋白含量比较高的食物,有利于人体吸收和代谢,也是补气生血好的材料。比如说瘦肉、鸡肉、羊肉、牛肉、兔肉,还有包括动物的肝脏、动物血,都是比较好的生成气血的食物。其次,冬瓜、南瓜、红薯、土豆、山药、山药豆、黑豆、黄豆、红豆、薏仁这类的食物都有健脾去湿的作用。另外,阳气偏虚就是比较偏寒,脾阳不振的类型,还可以多吃一点像大枣、桂圆、芝麻、核桃这类的食物。除了饮食调理,也可以做一些药膳,也有益于健脾去湿生血,比如炖汤的时候可以加黄芪、党参、当归、枸杞、白术、茯苓这一类的药材。
语音时长 02:56

2018-03-30

67560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