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自我疗法

63127次浏览

风湿性关节炎可通过热敷冷敷、适度运动、饮食调整、中医调理、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自我管理。类风湿关节炎通常与遗传因素、免疫异常、感染、环境刺激、关节劳损等因素有关,表现为关节肿胀、晨僵、疼痛等症状。

1、热敷冷敷

急性期关节红肿热痛时可用冰袋冷敷10-15分钟,减轻炎症反应。慢性期僵硬疼痛可采用热毛巾或暖水袋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注意避免皮肤冻伤或烫伤,每日重复进行2-3次。

2、适度运动

推荐低冲击运动如游泳、太极拳、瑜伽等,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运动前需充分热身,活动幅度以不加重疼痛为度。关节活动度训练可帮助维持功能,但需避免爬楼梯、跳跃等负重动作。

3、饮食调整

增加深海鱼、橄榄油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减少红肉及高糖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如低脂牛奶、西蓝花。避免饮酒及辛辣刺激食物,肥胖者需控制总热量摄入。

4、中医调理

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艾灸、拔罐等疗法,选取足三里、肾俞等穴位。中药熏洗可用桂枝、红花等药材,或遵医嘱服用雷公藤多苷片、白芍总苷胶囊等中成药。注意观察皮肤反应,出现过敏需停用。

5、药物治疗

急性发作期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慢作用抗风湿药如甲氨蝶呤片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生物制剂如注射用依那西普需严格无菌操作,出现感染症状需及时就医。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冬季注意关节保暖,使用辅助器具减轻关节负担。建议每3-6个月复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指标,记录关节症状变化。若出现关节变形、活动受限加重或持续发热,应立即至风湿免疫科就诊。日常生活中可配合使用握力球、弹力带进行康复训练,保持积极心态有助于病情控制。

相关推荐

类风湿关节炎症状
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主要有晨僵、关节肿胀疼痛、关节畸形、活动受限以及全身性症状等。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炎,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1、晨僵晨僵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典型症状,表现为早晨起床后关...
02:28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是什么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学“痹证”、“历节病”范畴。由风、寒、湿等邪气滞留肢体筋脉、关节后,气血运行不畅,形成风寒湿痹症。以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晨僵、关节畸形为主要表现症状。风寒湿痹最突出的症状为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在此基础上,风、寒、湿分别引起的行痹、痛痹、着痹又各有不同的表现。因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程长,常损伤正气,久病入络,病邪留于体内而正气不足,气滞血瘀,最终致使关节畸形,功能丧失。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大活络丸治疗。
02:11
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有哪些
类风湿关节炎通常是从手指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手腕等小关节最先起病,逐渐表现为对称性多个关节受累,最终有典型的关节炎症性改变,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长时间晨僵、肿胀、疼痛等,可导致关节严重畸形。症状较轻患者以药物治疗为主。若患者出现关节畸形,严重影响关节功能的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具有矫正畸形、恢复关节功能作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合理控制饮食、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荷。另外可视情况采取热敷。
类风湿关节炎要怎么办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平时加强锻炼,以增强抵抗力,也要避免受寒和过度劳累。如果疼痛情况比较严重,也可口服非甾类抗炎药,以起到消炎止痛的目的。而慢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口服抗风湿药。
类风湿关节炎吃哪些药
当出现类风湿关节炎的时候,可以服用西药治疗,比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等,可以延缓病程进展,缓解疼痛等不适症状;也可以辨证服用祛寒除湿、清热除湿的中药治疗,也有不错的效果。
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类风湿关节炎在发病初期会出现晨僵现象,持续时间一般是半小时到一小时,再就是有关节肿胀和疼痛现象,通常以腕关节和手指关节为主,其他早期症状还包括发热和体重下降。
类风湿关节疼痛怎么办
类风湿关节疼痛可以采用非甾体的抗炎镇痛药物或者使用慢作用抗风湿药。可以使用激素药物进行治疗,以减轻患者疼痛。类风湿性关节炎是最常见炎性关节疾病,临床上女性多发。类风湿性关节炎,一般起病比较隐匿,常常是隐匿发作晨僵、疲劳以及多关节炎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导致关节持续性炎症,使关节部温度升高,触痛、关节积液以及关节功能丧失。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早期会出现手足部病变,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局部皮下结节以及血管炎、心包炎以及肺部的受累等全身症状。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部分患者类风湿因子呈阳性表现。类风湿性关节炎,其致残率相对较高,目前病因并不十分明确,临床上无法治愈。治疗目的是控制滑膜炎症和疼痛,维持关节的功能,防止关节的畸形。
语音时长 01:53

2019-12-05

61067次收听

膝盖有积液如何治疗
患者膝盖有积液,可选择药物治疗、理疗等。膝盖有积液多是膝关节炎的一种临床症状,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对症处理。比如口服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缓解临床症状,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营养软骨。另外,患者要卧床休息,限制膝关节活动。积液严重者,用空针抽出关节腔内积液,注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来对抗滑膜无菌性炎症,弹力绷带包扎固定膝关节,通常2周后积液可慢慢吸收;同时可以配合针灸、艾灸、红外线照射、中药外敷、中药熏洗等理疗措施。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剧烈运动、膝关节保暖,注意增强股四头肌力锻炼,增强膝关节稳定性;合理膳食,注意补钙。
语音时长 01:25

2019-12-05

57823次收听

类风湿因子高怎么治
类风湿因子是一种免疫球蛋白受体抗体。类风湿因子高,标志着人体的免疫功能出现了紊乱。类风湿因子高,最常见的原因是类风湿关节炎,也可以见于干燥综合症、红斑狼疮、硬皮病、肌炎等所谓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类风湿因子高还可以见于某些感染,比如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常常用类风湿因子来判断患者的疾病类型,比如患者是不是类风湿关节炎。还可以用来判断类风湿关节炎以及其他病情的预后情况。类风湿因子和患者的病情可能有一定的关系,临床上常常用类风湿因子来判断某些药物的疗效。最主要的是,在停药以后,可以通过类风湿因子来判断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有没有复发的可能性。除此以外,类风湿因子的明显升高,可能会见于类风湿关节炎的一些关节外表现,比如肺纤维化、肾脏损伤、以及类风湿性皮下结节等。
语音时长 01:39

2019-10-08

53720次收听

02:16
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第一,在非药物治疗方面,可以嘱咐病人尽量避免阴冷潮湿的环境,关节注意保暖。患者要在肿胀、疼痛不太明显的时候,注意多活动,避免肢体的僵硬,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在类风湿关节炎的预防上,患者要注意预防感冒,避免各种感染。因为感染可能会造成病情加重。第二,在药物治疗方面,包括能够快速缓解患者肿胀疼痛的非甾体类抗炎药、激素类药物和免疫抑制剂,比如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羟氯喹、柳氮磺胺吡啶等,以及生物制剂。
什么是类风湿因子
类风湿因子是一种自身抗体,它是一种变性的免疫球蛋白,它跟类风湿关节炎有关系,很多人会把类风湿因子和类风湿关节炎画等号,认为类风湿因子高那是类风湿,如果这个类风因子没有,那就应该不是类风湿关节炎,其实并不是这样。类风湿因子做为一种自身抗体,常见于类风湿关节炎,但首先它不仅仅见于类风湿关节炎,它可以见于很多种不同的疾病,比如风湿病里的干燥综合征、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症等等;它还可以见于非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可以出现类风湿因子的阳性;除免疫病、感染、肿瘤之外,它在少数的老年人里,甚至在少数的正常人里,可以出现低滴度的阳性,也是数值比较低的弱阳性,类风湿因子阳性到底是什么意义,怎么解释,还需到医生那里去进行判断。
语音时长 01:41

2019-08-19

57615次收听

03:24
类风湿关节炎遗传吗
类风湿关节炎不属于遗传病,也就是说如果携带基因,并不一定会发病,但是类风湿关节炎有遗传倾向,所谓的遗传倾向就是如果携带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的发病基因,得这个病的机会就会比其他的人要高,也就是换句话说更通俗一点,如果亲属里面,有人得类风湿关节炎,患类风湿关节的机会就比那些亲属里没有类风湿关节炎的人的机会要高,但不是百分之百,只是机会增高而已。所以如果家属中有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尤其是直系亲属,如果出现关节的症状,建议及早地到医院进行一些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筛查。
类风湿因子多高是严重
类风湿因子超过20IU/L就比较严重。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通过降低活动度,服用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柳氮磺胺吡啶、羟露葵药物,服用非甾体消炎止疼药,打针等进行治疗。类风湿湿关节炎治疗,第一要设立治疗目标,使病人的活动期变成缓解期,或者特别难治的患者至少要达到低活动度。第二,药物的问题,使用常用的药物、改善病情药物。要注意为慢作用药物,所以不会今天吃完明天就好。实际上慢作用药的起效时间是2到3个月,吃2到3个月,而且足量,如果没有效果,才能说明没效。在两三个月之间,吃改善病情的药物,药物没有起效,可以吃非甾体消炎止疼药,止疼药要做一个桥接,药起作用以后便不太疼了,自然止疼药可以不吃。假如病非常重、控制不住,或者目前药吃了有副作用不能吃。现在有新的生物制剂就是打针,疗效比较显著,作用时间、起效时间也比较快,但缺点就是比较贵。另外要防止感染,容易感染。
语音时长 02:14

2018-09-21

52587次收听

02:20
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
对于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治疗目标,就是让活动期的患者,变成缓解期。对于特别难以治疗的患者,至少要达到低活动度,这是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目标。一般情况下,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常用的治疗药物,就是改善病情的药物,比如患者常用的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柳氮磺胺吡啶以及羟露葵。但是,这些药物本身是属于慢作用的药物,治疗疾病的效果,会比较慢;同时,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还需要服用非甾体类的消炎止疼药,做桥接。假如患者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非常严重,而且疾病控制不住,或者是出现目前的药物吃了会有副作用,必须停药的情况。针对这些情况,现在有新的生物制剂即打针,疗效应该是比较显著,作用时间、起效时间也比较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