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养阴生津的中成药

发布时间:2019-07-0867368次浏览

很多人都存在阴气不足,津液耗损严重的情况,这个时候适当的服用养阴生津的中成药是很有必要的,常见的就是杞菊地黄丸,麦味地黄口服液,六味地黄胶囊,甘露消渴胶囊,生脉饮以及人参口服液。

不少人由于面临的工作压力较大,再加上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难免会出现阴气亏虚,津液耗损严重的情况。这类患者经常会感觉身体乏力,口干舌燥,总之是各种不舒服,医生建议服用中成药来调理,那么养阴生津的中成药有哪些?
  1、杞菊地黄丸
  杞菊地黄丸是常用的一种养阴生津的中成药,该药主要的组成成分就是熟地黄、山药、牡丹皮、知母、黄柏等。其功效就是滋阴降火,有效的改善阴虚火旺,口干舌燥,咽喉疼痛,小便短赤等不良的症状。
  2、麦味地黄口服液
  麦味地黄口服液含有熟地黄、茯苓、牡丹皮、泽泻、麦冬、五味子等多种中药材,是非常好的一种养阴生津的中成药,该药主要用于治疗肺肾阴亏,咽喉干燥,腰膝酸软以及耳鸣眩晕等症的治疗。
  3、六味地黄胶囊
  六味地黄胶囊和六味地黄丸的组成成分差不多,主要就是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等,其功效作用也是非常相似的,可以补肾养阴,生津止渴,有效的改善因为肾阴亏虚所致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以及盗汗等症。
  4、甘露消渴胶囊
  甘露消渴胶囊也是常用的养阴生津的中成药,该药含有熟地黄,枸杞子,地骨皮以及山茱萸等中药成分,滋阴补肾的效果非常明显,同时也可以健脾生津,主要用于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的糖尿病。
  5、生脉饮
  生脉饮主要就是由五味子,人参以及麦冬这三种中药成分组成,是常见的养阴生津的中成药。该药除了养阴生津之外,还有补气的效果,对于气阴两亏所导致的心悸气短等症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6、人参口服液
  人参口服液主要的原材料就是人参,可以有效的补充身体元气,并具有养阴生津的功效,适合因为气虚导致身体乏力,食欲不振,心悸气短以及失眠健忘等症的治疗。

相关推荐

01:14
来月经后可以走路吗
月经是女性子宫发育成熟的表现,是正常情况,一般在来月经后,是可以走路的,不必太过担心。月经通常是卵巢周期性变化引起的子宫内膜脱落,一般是女性的正常生理表现。在月经期间,女性的身体可能较为脆弱,会存在乏力、体虚、腹痛、腰背酸胀等症状,需避免剧烈运动,以免不适症状加重。例如马拉松、滑雪等。但是在月经期间是可以适当走路的,走路是一种较为日常的活动,通常运动强度不大,在月经期适当走路一般不会引起不良反应。而且在月经期间需适当走路有利于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可避免月经淤堵,从而可以使子宫内的经血流出较为畅通,有利于改善相应不适症状。在月经期间可以适当散步,或是进行瑜伽、打太极等较为温和的运动,如果在月经期间存在较为严重的不适,需及时前往医院进行相关治疗。
02:58
身体出汗是怎么回事
身体出汗包括一种健康的出汗,生理状态下的出汗,同时也包括病理状态下的出汗。生理状态下的出汗,往往是体内热量过多,体温升高过快,如在天气炎热的季节,或在周围气温较高的特殊环境,由于周围的温度较高,身体就会通过出汗来散发体内过多的热量,从而保护身体代谢的各种酶的活性。其次,一些疾病状态,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由于甲状腺分泌过多的甲状腺素,使身体的代谢亢进,也会出现身体的出汗的情况。另外,一些疾病的严重状态,如各种各样的原因,一些休克状态,身体也会出汗,该情况往往是身体较虚弱,出汗汗液是凉的,同时可能会出现一些神志的障碍,出现神志的模糊、嗜睡,该情况表示一种疾病病情严重,需紧急抢救。
02:47
身体有气无力怎么回事
气短伴有四肢无力,叫做有气无力。皮肤、肌肉、肌腱,甚至包括骨膜有各种各样的感受器,当身体代谢的物质,积蓄过多的时候,就会感觉到疲乏、无力。尤其是像运动以后,乳酸堆积过多,就会出现身体的乏力。另外,如果身体气血不足,四肢的肌肉骨骼失去气血的滋养,也会出现长期有气无力的表现。气血不足原因有很多,比如脾胃的功能下降。另外,如果体内有湿热的情况,如夏天湿热侵入人体,或长期饮酒,长期的劳累,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是湿邪在体内日久蕴热,产生湿热。湿热在体内的时候也会出现肢体乏力。倦怠,恢复体力的比较困难,时间比较久的这种情况。
手术后总出汗原因
手术和麻醉会造成一个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手术以后因为比较虚弱,可能会引起出汗。一般来讲这种情况不用太在意,不同的手术恢复的时间不尽相同。大手术恢复的会慢一些,中小手术恢复的速度也会更快一些,这种情况下,对机体的恢复也会快一些,出汗的这个问题总体能够逐步得到解决。有些病人手术以后会造成交感神经的兴奋,这种情况下也容易出汗。在临床上比较少见,随着时间的延长会慢慢的去缓解。如果这种情况非常严重,极少数的病人有可能需要手术
语音时长 02:13

2021-09-29

93976次收听

02:52
手术后总出汗怎么回事
手术和麻醉会造成一个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手术以后因为比较虚弱,可能会引起出汗。一般来讲这种情况不用太在意,不同的手术恢复的时间不尽相同。大手术恢复的会慢一些,中小手术恢复的速度也会更快一些,这种情况下,对机体的恢复也会快一些,出汗的这个问题总体能够逐步得到解决。有些病人手术以后会造成交感神经的兴奋,这种情况下也容易出汗。在临床上比较少见,随着时间的延长会慢慢的去缓解。如果这种情况非常严重,极少数的病人有可能需要手术
女人脉沉细严重吗
女人脉沉细是否严重,还需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判断,如果是一般体型的人,出现此类症状也并非表示体虚,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相反如果是体型比较强壮的人,脉搏却比较无力,一般是体质的问题。
体虚多汗是什么原因
人体如果在炎热的环境或者是过度兴奋,激动劳累下出现出汗,都是正常环境或者是过度紧张的情况下出现出汗。但是没有什么原因,没有什么活动量,坐在那就开始自己冒汗,就有可能出示病理的问题了。这种出汗称之为气虚自汗,气虚自汗是久病虚损,或者是大病重病之后,也有身体失于调养,比如喜欢熬夜、生活不规律等导致的。临床可以采用玉屏风散这样的药物进行治疗。还有一种出汗就是睡醒之后出一身汗,这种出汗是由于阴虚所导致的盗汗。阴虚盗汗是由于阴血不足,临床上常用滋养阴血的药物,最常用的药物就是六味地黄丸具有滋养肾阴的作用,如果患者盗汗的同时还有燥热小便黄大便干,可以考虑采用知柏地黄丸有一定的清热功效。
语音时长 01:33

2020-03-17

60548次收听

03:07
体虚多汗怎么办
体虚多汗可通过当归六黄汤或知柏地黄丸,玉屏风散等中成药进行治疗。体虚多汗临床比较常见。体虚多汗从中医上讲,第一个生理上因为体质或者情绪紧张或者有遗传倾向,但没有全身乏力、口干、便秘、上火表现,是生理上的体虚多汗。第二个病理上的体虚多汗,此时需要做相应的处理。1、需要当归六黄汤或者说知柏地黄丸进行滋阴、降火、止汗。2、多见于自汗。玉屏风散是很经典治疗体虚多汗的方法,可以在临床比较长的时间使用,对于体虚自汗非常好。
体虚多汗原因
体虚多汗有两种情况:滞汗和盗汗。不同情况,原因不同。一、滞汗:体虚多汗、滞汗。身体不动,汗自己出来,或者一动、稍微动一动,汗出得更多。大部分因为阳区虚损引起。有两个情况:1、阴胃不合:是阴气和胃气,不和谐引起滞汗。2、阳气或者脾阳不足引起。二、盗汗:醒着的时候,汗不出;夜间睡着了,出汗,醒了下床以后,汗就停止。像偷偷的出汗。中医叫盗汗。经常见于两个情况:1、阴虚火旺:因为阴亏以后导致虚火上延引起。2、阳气不足:出汗以后身体微微发冷,同时有点出冷汗的感觉。
语音时长 01:42

2019-12-18

61736次收听

体虚体寒如何调理
体虚、体寒主要是中医说的阳虚,引起的原因比较多。阳虚在临床上经常是脾、肾阳虚比较多。脾阳虚,大部分在脾气虚的基础上发展导致腹胀、腹痛、容易大便稀泻,手足不温,然后引起的。可以用附子理中丸。比较多的肾阳虚见于一些比方老年人、中老年人群或者说慢病,虚损,肾阳亏,亏虚的患者这个是比较多。常常引起腰膝酸软、阳痿、早泄,还有关节冷痛,肾阳虚表现。可以(服用),可以加减。所以我们体虚、体寒的患者,另外生活起居,多泡脚、吃一些乌鸡汤这些这种祛寒温阳的这些食物,还是经常可以采用的。另外有一些体虚、体寒的患者经常还是要避免一些伤寒阴冷,吃一些生冷的东西,即时的保温、保暖来避免加重体虚体寒。
语音时长 01:44

2019-12-18

57543次收听

舌头经常发白原因
中医角度分析,舌头经常发白与受寒、潮热、湿气比较重浊等因素有关。舌诊是中医讲望闻问切,舌诊也是看病的一个很好的重要的方法。舌头发白,在中医上讲不一定是疾病。舌质反映脏腑虚衰,脏腑是气血正、气血旺或气血败通过舌质能反应。舌苔往往反映津液伤或者有没有受寒、湿热。舌头白的,往往是体虚、受寒,可能种湿气比较重浊的表现。舌头白也往往结合脉进行仔细鉴别;另外,舌头特别白时,要注意口气,即胃气重的表现。舌白必要时进行中医处理,或口腔科就诊。
语音时长 01:22

2019-12-18

55581次收听

女性常吃逍遥丸好吗
逍遥丸对于女性出现了很多问题,都能够起到一定的调理作用,适量服用对于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好处,但不可以长期大量吃。女性当由于肝郁血虚引起各种身体不适的时候,可以服用逍遥丸进行治疗;另外逍遥丸对于经前期综合症,月经不调以及乳房小叶增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不虚不要乱补
中国人历来有进补的习惯,认为补一补对身体有好处,可以提高免疫力,强身健体。现在大家日子好过了,经常补一补好吗?全民皆补好吗?中医对于进补有个基本的原则就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言外之意是:不虚不能补!
吞津养生堪比六味地黄
早在古代就有些吃饱了肚子、吃穿不愁,不用担心房贷,也不用担心“地沟油”,或者看淡了人生的高人,琢磨起怎么让自己不老、长命万岁的养生研究,并通过实践总结出来咽津可以调补五脏,使五脏六腑这个跷跷板保持平衡状态,不至于亢着很亢,虚着很虚。
免疫力低下不等于中医的虚证
免疫紊乱特别是免疫力低下,很多人认为就是中医说的虚证,无形中把免疫力低下与虚证等同起来,如此,人参、黄芪、虫草、鳖精、灵芝、阿胶、蜂制品等补益气血阴阳之各类药品保健品便理所当然地在首选之列。殊不知,免疫力低下未必属于中医的虚证,二者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调节免疫、提高免疫力也未必要用补药,若南辕北辙,误用补药,虽也可收一时之功,然犯“实实”之戒,终至病情更甚,甚至可以发生“人参杀人无过”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