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你怎样艾灸
67290次浏览
艾灸疗法是一种经络疗法。在艾灸之前要选择合适的穴位,比如散寒可以灸三阴交,足三里,脾俞,肾俞等部位,不同的病情,穴位不同。可以使用艾条、艾灸盒子等等。艾灸的时间以皮肤红晕为好,可以用回旋,悬定,雀啄,摆尾回悬等方法。
1、选择合适的穴位。艾灸疗法是利用艾棒在一定的穴位用各种不同的方法燃烧,直接或间接地施以适当温热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而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穴位的选择要根据具体的病情来看。比如艾灸的穴位可以取关元,中极,气海,会阴,足三里,三阴交,腰骶部的穴位等穴位来艾灸。虚寒体质,通过艾灸温肾助阳散寒止痛,可以给予艾灸三阴交,足三里,脾俞,肾俞,命门,中脘以温肾助阳。祛湿可以进行艾灸,去湿热,艾灸方法:肝俞、胃俞、阳陵泉、阴陵泉、三阴交、太冲。
2、选择合适的艾灸工具。艾灸要选择比较好的艾条,可以直接手持艾条艾灸。也可用在进行艾灸的时候需要购买一个艾灸的盒子,避免烫到自己。艾灸仪艾灸也是非常先进的一种方法。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
3、注意艾灸的时间。艾灸根据季节、地域的不同、要注意艾灸的用量,艾灸时要合理利用姜片。找准穴位,避免造成不良后果。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致灼痛,灸至皮肤有红晕为度,就可以了。能起到温经通络,散寒祛湿的功效。一般来说每次艾灸的时间15-30分钟不等,十天为一疗程。
4、选择正确的艾灸方法。艾灸有很多种方法,一般可以用回旋,悬定,雀啄,摆尾回悬。手持艾灸条,离穴位高度3厘米左右。艾灸时在左右方向,或反复旋转施灸。还可以使用生姜辅助,具体的方法是取生姜一小片,敷于有关的穴位之上,上面将点燃的艾条或是艾柱接近或是放于生姜片上,进行熏烤。
相关推荐

免疫调节药有什么作用
免疫调节药物主要是临床上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一般可以用于治疗免疫功能低下和/或紊乱所引起的疾病。根据免疫调节药对机体免疫作用的不同,可以分为免疫增强剂、免疫抑制剂、双向免疫调节剂三类。其中,双向免疫调节剂,其作用大部分是多靶点、多部位对免疫平衡的调节,维持机体的自稳,有如北京第一生物脾氨肽口服溶液等。
中药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有不少人都很喜欢中药黄芪,毕竟这对于人体的健康会有一定好处,首先就可以有效改善身体疲倦现象,具有治疗糖尿病,治疗高血压,治疗胃炎等效果,另外把黄芪直接放在清水中熬煮,还能有效缓解心脏疾病的出现,对于个人的健康而言确实有着很好的效果。
气血虚的症状

气血虚的症状主要包括头晕目眩、耳鸣、双目视物欠清、耳朵响、精神倦怠、睡不好觉、多梦、手脚发凉、纳呆、没有食欲、不消化、过早白发、脱发等。气血虚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头晕和目眩有的时候会同时发作,睁着眼睛觉得晕,闭着眼睛也会觉得天旋地转的。有些病人还会并发耳鸣。头面部的气血相对会要求充沛,气血不足,头面部表现会明显,表现为双目视物欠清、耳朵响、精神倦怠、睡不好觉、睡眠时多梦,有时会出现手脚发凉。在消化系统方面,病人可能表现为纳呆,即没有食欲,吃完饭以后也不消化,肚子胀,白天没有精神,做事情没力,皮肤颜色色泽很差,女性可能表现为比较憔悴。有些人头发可能掉的比较早,比同龄人头发光泽度要差,不够油润,同时过早白发、脱发比较严重,头发干枯的也多,眼睛没有神,看东西不清楚,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有些病人还会表现为手脚发凉、容易出汗、活动力差。对这类患者,可以采用药食同源方法进行保养,比如平时可以多吃大枣、阿胶等补气血的食物,也可以炖乌鸡汤、排骨汤等,吃有营养的食材来健脾胃,补养气血。
气虚体质的表现
更年期潮热怎么办

中药哪些可以治疗脱发
内分泌失调诱发的脱发,可用舒肝、开郁、镇静、安神药物;血热引起的白发,用清热凉血药物;气血不足诱发的脱发,用核桃仁、黑芝麻等滋养阴血食物调理。一、情绪刺激、家庭变故或焦虑,突发性精神情绪影响导致内分泌失调,出现斑秃,要针对患者情志因素用舒肝、开郁、镇静、安神药物治疗;二、血热,有咽痛、流鼻血、口渴喜饮、便秘等火热征象,甚至还有出血斑点、斑疹,建议患者用清热凉血药物治疗;三、气血不足引起脱发,多在产后或大病初愈后出现。患者需要滋补气血,可用核桃仁、黑芝麻、枸杞子、阿胶等滋养阴血的食物。

嘴涩舌苔发黄怎么回事
嘴涩舌苔发黄伴有嘴涩,考虑是脾胃湿热所致;若伴有口苦,提示是肝胆问题诱发的消化系统问题。一、舌苔发黄提示体内有湿热。若伴随嘴涩,提示是脾胃湿热,多数由积食或饮食不节导致。患者可能还有腹胀、消化不良、口臭,大便不通畅或不正常,如大便黏腻不通畅或便秘;二、嘴涩伴有口苦,提示可能会同时伴发有肝胆问题,不确定是肝炎、胆囊炎、胆囊息肉,可能只是肝郁有热或有肝火、情绪暴躁、情绪不舒畅、郁闷导致消化系统的问题。

穴位贴敷法能治疗哪些病
穴位贴敷疗法对关节痛、颈肩腰腿痛、呼吸道系统类疾病治疗都有不错疗效。一、膏药也是穴位贴敷疗法中的一种,关节痛、颈肩腰腿痛可以贴膏药。把药效集中在病痛部位,比内服药效果更快,治疗效果更好;二、冬病夏治。冬病夏治指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治疗,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病症减轻或消失,尤其是呼吸道类疾病治疗效果显著。具体操作:最热三伏天时,用温热药材混合做成膏药,如白芥子、元胡、麝香,贴敷在后背腧穴上,治疗呼吸系统的疾病,如肺俞穴、心俞、膈俞。
女性气血不足吃什么药
产妇气血不足的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