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中医去湿气最好的方法

发布时间:2019-07-1055081次浏览

湿气重会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身体有湿气对健康是十分不利的,可引起很多不适,如乏力,长痘,胃口不好等,同时还会出现大便粘的现象,针对体内有湿气的人群,中医去湿气就有很好的效果, 中医去湿气可以选择对症的中药,制成药膳食疗方来达到去湿的效果。

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都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这些人常常会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而不愿活动,但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一系列的病症。所以如果身上有湿气,不要忽视了,除了日常生活中要开始注意,比如多运动、饮食健康等,还要采取一系列的治湿气的方法来去掉体内的湿气。中医祛湿就是很好的一种,那么中医去湿最好的方法有哪些呢?
  1、清热祛湿粥: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木棉花、芡实、灯芯花、川萆薢、赤茯苓,各适量,先把川萆薢、赤茯苓、木棉花、灯芯花,都洗净后一起入锅,加适量的清水煮至2碗,去渣取汁,然后再加入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芡实,一起煮成粥 温热服食即可,有清热祛湿的作用,对于因暑热而引起的小便不利,胃滞不适,腹胀脘闷等症有效。注意大便干结者不宜用。
  2、消暑健脾祛湿汤:体内湿气重者可取适量的蜜枣、赤小豆、生姜、苡仁、扁豆、葛根、玉竹、陈皮,再买适量的瘦肉,把瘦肉飞水后和所人食材药材一起入锅,加适量清水开火煲两小时即可加盐调味,有清热解暑、巩固排泄及消化系统功能的作用。
  3、绿豆百合米仁粥:夏令时节服用有健脾通便祛湿的功效。
  中医去湿气的方法有很多的,上面的这些药膳食疗方就可很好的达到去湿气的作用,体内湿气重者不妨可以酌情选择,另外也可通过其它中医疗法来去湿气,如艾灸,拔罐等,都可达到去湿气的效果,大家可根据自身情况来合理选择,同时生活中也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避免过多的食用生冷寒凉之物,注意保暖,避免坐湿地凉石等地方,以防加重湿气。

相关推荐

什么是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是指气滞和血瘀同时存在的一个气血同病的一个中医病症。病机往往是由于气机的运行不畅,然后引起血液的运行瘀滞。往往是先有气滞,然后由气滞而导致血瘀。但也有例外的情况,比如是离经之血的淤血阻滞,影响气的运行,就是先有淤血,然后淤血导致气滞。比如你不小心摔伤,或是挫伤,出现一些淤血肿块,淤血肿块就是离经之血,这种离经之血同时阻碍了气机运行。对这个病人,他可能就不止有出血和血瘀的表现,它往往还有气机不通的这个胀满表现。由气滞而导致的血瘀,往往是由于情志不舒,或受了外邪侵袭所表现的。临床病人症状可以是容易着急生气,或是着急生气后诱发疾病,出现胸胁,胁肋的胀满,甚至走窜疼痛,表示肝经循行的部位会出现一些气机郁滞不通表现。气瘀最后导致血瘀,就出现疼痛部位相对固定,甚至摸着还会有一些皮块、硬结。疼痛拒按就是一按压就疼痛,就是典型的血瘀表现。女性因为肝经会影响到月经的变化,病人可能气滞血瘀的表现就还会体现在妇科的月经的表现上,出现了月经的不调、闭经,或是即使来的月经也会痛经。经血的颜色比较深,血块也比较多,往往在来月经时,还有胸胁胀满、疼痛等等。
语音时长 02:11

2019-10-28

68784次收听

阴虚火旺吃什么药
对于阴虚火旺体质的人群来说,对症的中药有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玉女煎等。六味地黄丸很适合,本身这种药物的滋阴补肾功能是很强的,而且六味地黄丸也很容易买到。如果属于阴虚火旺体质的人群,那么可以选择服用六味地黄丸,但是如果患者有感冒的情况,这个时候就不适合服用了。具体是否需要服药,需服何种药,需要经中医师诊断后,由医生确定。同时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患者需要保持一个健康的起居生活状态,避免过度的劳累、熬夜,都是可以调理阴虚火旺问题。具体的方法可以按照面诊医生的指导来进行。
语音时长 01:37

2019-10-14

55800次收听

贫血的症状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比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的浓度来代替。贫血造成身体组织的缺氧,以及二氧化碳分压增高,患者会出现倦怠、嗜睡等症状,还会出现头晕目眩,耳鸣,心悸,呼吸加快,注意力下降,面色苍白,眼结膜、口腔、嘴唇、甲床发白,脉搏加快,口腔溃疡等症状。严重的贫血会出现心脏扩大甚至心力衰竭,有可能出现水肿、黄疸以及肝脾肿大。
语音时长 01:33

2019-10-14

50050次收听

02:03
吃中药可治疗多囊卵巢吗
吃中药可以治疗多囊卵巢,要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综合治疗。多囊卵巢是女性内分泌失调的疾病,现在研究认为,多囊卵巢具有一定的遗传性。病患女性多数都是以月经稀发为主,其次是高雄激素,女性体内也有雄激素,但是正常女性的雄激素是在一个比较低的范围内,但病患女性的雄激素相对比较高,病患女性的体毛会比较重。多囊卵巢确诊并不难,但是中药治疗是一个非常系统的过程,早期的轻度、中度的多囊卵巢,多数可以通过中药综合调理进行治疗;重度的多囊卵巢确实是很难治疗,需要中西医结合同时配合激素的使用,结合患者的生活和体育运动的管理,最终达到综合治愈。
02:11
中医怎么治白发
遗传因素导致白发,中医、西医治疗效果不理想;不良生活习惯、日常变故导致白发,可用清热凉血、养血生发药物治疗;中年早衰或产后气血不足引起,可用六味地黄丸补养气血、补肾。一、遗传因素出现白发,如父母少白头,本人也是少白头,这部分病人有基因改变,中医或西医治疗效果都不理想;二、生活变故或饮食生活方式的不良习惯,导致出现白发,这部分病人可用中药调理治疗遏制,采用清热凉血、养血生发药物即可;三、人到中年出现早衰,如大病之后或女性多产后出现白发,是气血不足、肾虚引起,这部分病人需要补养气血、补肾、益肾生发,可用六味地黄丸。
01:33
阳虚尿少用什么药
阳虚尿少可用补肾阳药物,如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五子衍宗丸等。阳虚病人多会觉得寒冷、怕凉、腰膝酸软,若影响到小便问题,多是肾阳不足,会影响到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部分病人频繁上厕所、尿频、尿清长;部分病人成为另一个极端,不上厕所,浮肿、怕冷、发胖,但小便次数减少。这部分病人要补肾阳、利水湿,帮助助长阳气,帮助肾阳能够温煦湿气,促使小便正常排出。
中药麝香的功效和作用有哪些
麝香的功效和作用有醒神、活血止痛、催产、强心、抗菌消炎等作用。具体分析如下:
黄芪的作用与功效
黄芪当中含有丰富的皂甙、蔗糖、多糖等有效成分,主要是具有益气固表以及利水消肿的功效,同时可以补气养血,改善气血不足诱发的病症。另外,适当服用黄芪可以降脂降压,并能预防癌症的发展,还可以托疮生肌。
02:05
肝气郁结的症状
肝气郁结指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情志抑郁,气血不畅的病理变化。肝气郁结常见于女性,多表现为头痛、烦躁、易怒、胸胁胀痛、腹部胀满,月经不调以及会出现乳腺的增生、甲状腺结节等症状。肝气郁结是由于肝气不畅,迂滞不通所导致,要注重情绪的调控,保持好身心平衡的状态。多吃一些疏肝理气、降肝火、健脾益气的食物,如南瓜、橙子、扁豆、高粱米、薏米等。药物方面可以服用玫瑰花、月季花以及陈皮、佛手等可代茶饮的具有疏肝解郁作用的药物进行调理。
贴敷疗法注意什么
穴位贴敷疗法的注意事项,根据治疗疾病的方式不同,需要注意的问题也不一样。但是比较常见的一些问题有:第一,贴敷部位的皮肤破损时,不适宜做穴位贴敷;第二,急性感染期,比如用穴位贴敷来治疗呼吸道的疾病,患者正在急性的感染或高烧,这种情况下也不适宜做穴位贴敷疗法;第三,如果冬病夏治的时候处于肺结核活动期,伴有剧烈的咳嗽、咳血,也不适合用穴位贴敷方法来治疗;第四,不建议在恶性肿瘤的附近做穴位贴敷治疗。另外,如果是冬病夏治在三伏天的贴敷,不要出去做剧烈运动、不要受凉、不要吃寒凉的食物。如果抑制了脾胃的功能,也会影响疗效、影响药物的吸收。
语音时长 01:31

2018-12-21

60606次收听

气血不足拔罐还是刮痧
气血不足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症状,比较好发于女性,有些女性朋友认为吃药调理对身体会有副作用,想通过拔罐或者刮痧来调理一下,但是,气血不足的人是不适合采用这两种治疗方式的,不但不会缓解病情,还有症状加重的可能,最好是采用中医药进行调理。
怎样调理气血不足的问题
气血不足影响着很多女性健康,于是怎样调理气血不足的问题?就成了很多人想要了解的问题。长期这样发展下去,会造成脏腑功能减退,皮肤也会衰老。治疗此类疾病,需要找对方法,才会有效果,身体也能恢复健康。
血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血虚:是血液失常的一种表现,是指血液生成不足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的一种病理状态。而导致血虚的因素也是比较多的,其中饮食不当和失血过多都是可以引发血虚的,因此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多注意。血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血虚在生活中是很多人都有的情况,患有血虚会让人全身无力,对于工作和学习都会产生影响,严重的还会导致并发症的出现,那么血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气滞血瘀是什么
气滞血瘀,是指因气的运行郁滞不畅,导致血液运行障碍,出现血瘀的病理状态。血瘀是血液出现瘀阻,气滞是因血瘀伴随而来,气滞可导致血瘀,血瘀必兼气滞。由于气滞和血瘀互为因果,多同时并存,常难以明确区分孰先孰后。
语音时长 01:46

2018-04-26

51671次收听

01:59
手脚冰凉怎么调理
手脚冰凉首先要明辨手足冷的原因,对于阳虚体质需要增强身体素质,通过补益脾肾的方法,强壮体内阳气;阳郁体质,需要调整情绪、缓解压力、适量运动,使阳气畅通;寒凝引起手足不温,需通过保暖温经散寒。此外还可采取温灸、中药泡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