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用什么中药喝可以降三高

62057次浏览

具有降三高作用的中药有多种,患者可服用地黄和生地、黄芪等多种中药材组成的地黄汤,也可以用枸杞子泡茶或者煎药服用。同时玉米须也可以起到明显的降血糖降血压作用,另外,患者还可以选择使用丹参、知母等药材。

三高分别是指高血压、高血脂以及高血糖三种病症,是目前困扰许多人的健康问题,其发生主要是与日常不良饮食生活习惯有关。而三高对于人体伤害是毋庸置疑的,因此需要及时服用药物帮助调理。那么用什么中药喝可以降三高呢?
  1、地黄
  地黄汤具有降低血糖和降压降脂的作用,能够改善糖尿病患者合并出现的高血脂和高血压等症。该种方剂主要是应用了生地、知母、葛根和黄芪等多种中药材,这些药物成分具有调脂降脂的功效,而且有助于保护心脑血管功能,可防治脑血栓等多种疾病。
  2、枸杞子
  众所周知的是枸杞子具有养肝明目的功效,其实也可以发挥出调脂降压以及调节血糖值的作用,尤其是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出现的视力不佳以及消渴口干等症状。所以在有降三高需要时,就可以使用枸杞子和五味子、玄参和黄精各25克煎制汤汁,之后代茶饮用即可。
  3、玉米须
  经过研究发现,玉米须有明显的降低血糖作用,对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都具有疗效。患者可以直接用玉米须煎制药汤服用,也可以制作成食疗药膳食用,主要可使用玉米须、黄芪和白术,并搭配猪胰一同炖制成肉汤。
  4、丹参
  丹参的煎剂具有十分显着的降低血糖和血脂、血压的作用,尤其是对于高血脂的疗效确切。不过在服用丹参时,最好搭配花粉、黄芪、五味子和忍冬藤等中草药,所起到的效果会更加显着。
  5、知母
  知母水提取物可以有效降低血糖,如果是由于用药所致的血糖升高,就可以服用知母和天花粉、麦冬组成的方剂。患者一般连续服用2-3个疗程,就可以让血糖值和血压值变得稳定,并逐渐趋于正常,还可以改善由于糖尿病引起的口渴多饮等多种不良反应。

相关推荐

菟丝子泡水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菟丝子泡水饮用具有补益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的功效,经常饮用有助于缓解肝肾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目昏耳鸣、阳痿遗精、脾肾虚泻、遗尿尿频、肾虚胎漏、胎动不安等。菟丝子是旋花科植物南方菟丝子或菟丝子的干燥成熟种子,据现代药理研究显示,本品有性激素样作用,还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延缓衰老、抗骨质疏松、抗心脑肾缺血、抗疲劳、促黑色素形成、抗纤维化等作用。使用菟丝子泡水时需要注意,本品虽为平补之药,但偏于补阳,阴虚火旺、大便燥结及小便短赤者不宜服用,泡水用菟丝子宜选择正规饮片厂家合格产品。建议将菟丝子煮水饮用,有助于药效的发挥。菟丝子为药品,应在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使用,不可随意使用或滥用。
语音时长 01:25

2022-08-18

16201次收听

周岁以内宝宝夜惊能不能吃小儿珠珀散
周岁以内宝宝夜惊是可以吃小儿珠珀散的。小儿珠珀散具有祛风清热、安神定惊的作用,对于儿童夜惊表现出的睡眠不安、夜啼惊跳、面青易惊、睡中露睛等症状均有一定效果。夜惊是宝宝常见的现象,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通常与生理性因素、外物刺激、环境因素等有关。例如,如果孩子进食过多,睡觉时没能完全消化;或白天情绪过于兴奋、激动,睡觉时神经依然十分活跃。这些情况都可能会导致孩子睡不安稳、易惊醒。中医角度讲,小孩子本身神气怯弱,元气不足,对于外物的刺激比较敏感。如果白天看见异物、听见巨响、或不慎跌倒,都有可能受到惊吓,导致肝风内动,出现夜间睡眠不安、惊跳啼哭等表现。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小儿珠珀散,其中所含珍珠、琥珀、钩藤、冰片等成分,具有安神定惊、清热平肝、开窍醒神的功效,针对小儿夜惊有较好的疗效,同时该药成分安全,周岁内小儿亦可服用。此外,如果宝宝睡眠时环境的温度、湿度不适宜,或有蚊虫叮咬等,都会导致孩子出现睡不安稳的情况,家长应注意给宝宝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
语音时长 02:04

2022-06-24

145009次收听

02:48
金水宝片有什么作用
金水宝片主要是发酵的虫草菌粉,主要针对肺脏比较虚或肾虚的患者,长期用有一定的提高免疫力的作用。金水宝片最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间质纤维化,甚至是反复的肺部感染,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有患者反馈,服用金水宝一段时间,本来是慢支肺气肿的,然后会发现夜间夜尿减少、起夜少,即对肾功能有保护作用。总之,金水宝片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可提高肺和肾脏的功能。金水宝片在呼吸科,可用在肺间质纤维化、呼吸衰竭,还有支气管的扩张、反复感染的患者,包括甚至肺心的患者,还可应用于慢性支起管炎。
03:02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茯苓主要有利水健脾的功效,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利水消肿,利水还不伤肾而且健脾。因此它也没有像西医、利尿药的副作用,比较平和;二、健脾止泻。利小便而实大便,常用的健脾方子,如四君子汤,一些健脾丸都有茯苓。因为它有健脾作用,同时可以用于带下,还有安神的作用,一些睡觉不好的病人也可以用。因为茯苓没有什么副作用,可做成茯苓饼吃;三、针对消化功能不好、胃溃疡的病人,具有抑制胃酸、减少转氨酶作用;四、降糖,对心脏缺血也有很好的作用,对肿瘤也有好处。
大青叶作用
大青叶的作用很广泛,是很常见的,在毒发斑、丹毒等疾病上会比较有效果,流行性乙性脑炎类疾病效果也会比较好,作为预防药物也很好。大青叶的取材比较简单,很多植物的叶子都可用,效果都一样。
02:05
黄芪的功效
益气固表、敛汗、补益肺脾。黄芪味甘、性温,主要入肺经、脾经、大肠经,黄芪的功效主要有益气固表、敛汗等,还有补益肺脾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黄芪治疗表虚自汗的患者,比如常年的怕风、怕冷、气虚、乏力,而且会自汗出,用黄芪泡水喝可以改善病人的这些症状。而且黄芪可以改善胃肠消化功能,对于脾虚、食欲不良、消化不良、爱腹泻的病人,常年口服黄芪可以改善消化道的这些症状,改善饮食的状态,从而使得身体得到强壮。另外,黄芪特别适用于局部皮肤的软组织感染,比如脓肿、疔疮、破伤风、蜂窝织炎、丹毒等,用黄芪可以促进皮肤脓肿的排脓,促进皮肤的愈合,从而使得人体的皮肤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
02:10
泡脚有什么好处
驱除寒冷、促进代谢、利于睡眠。泡脚具有驱除寒冷、促进代谢、有利于睡眠的好处。对于风湿骨痛患者,比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老年性骨关节病患者等,会出现关节变形以及肌肉和肌腱出现问题,可用泡脚的方法缓解症状。其次,泡脚具有促进代谢的作用,特别适合于低代谢状态人群,比如因甲状腺功能下降或者慢性的胃炎、肠炎引起的消化不良、吸收不佳等患者,可通过泡脚来改善食欲。另外,泡脚对于失眠症,或因精神紧张、压力过大、头痛引起的睡眠质量不佳、入睡困难者,可通过泡脚来改善睡眠状态。由于足底有很多反射区,尤其是对于神经和大脑方面的反射区,经常泡脚,可改善睡眠、减缓精神压力。
天青地白的功效与作用
天青地白草在农村地里十分常见,它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服用天青地白可以起到清热益气、祛湿利尿、散瘀止痛、解毒杀虫、预防中暑以及治疗失眠等作用,即可内服,也可外用,是一味不可多得的良材。
六味地黄丸作用
针对肾阴虚患者。六味地黄丸是我们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而且,使用比较频繁的一个药物。它的功效主要是针对的肾阴虚。所以,如果不是肾阴虚的患者,就不能应用这个药物。为什么?因为这个肾虚,它也分阴虚和阳虚,它的外在表现是相反的,如果使用了相反的药物,会引起这些个病情的加重。比如说如果有腰酸、腿软、乏力、怕冷、腰背冷,然后后背冷,头感觉冷,男子出现这个阳痿早泄等等,这些个实际上是一个肾阳虚的表现,如果这时候如果应用六味地黄丸,它的作用,正好和这些个症状是相反的,吃了之后,不但起不到治疗作用,而且还会起反作用。如果有盗汗,出现五心烦热,出现心烦,出现腰酸、口干、咽痛、眼目干涩,这时候,这是肾阴虚的典型的表现,可以应用六味地黄丸治疗。
语音时长 01:38

2019-10-31

60562次收听

吃中药的禁忌
吃中药的时候忌吃萝卜,因为萝卜是有着消食以及破气的功效的,而如果服用像人参或者黄芪等滋补类的药物,就会削弱这些药物的补益作用,就会降低药效。吃中药的时候,忌吃生冷性的食物,生冷性的食物是具有寒凉性的,不太容易消化,而这些食物还会对胃肠道产生刺激,也就会影响到胃肠道对中药的吸收。故在治疗寒证服中药如温经通络、祛寒逐湿的药物,或健脾暖胃的药物,不可不忌生冷食物。吃中药的时候忌喝浓茶,茶叶与中药同时服用会影响人体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吸收,降低疗效。
语音时长 01:31

2019-10-14

65233次收听

伏天可以吃中药吗
可能朋友们都对夏天吃中药有一些顾虑,比如说三伏天天气太热,很多朋友都是跟医生说夏天不想吃中药,想等过夏天入秋以后,天凉快再吃,其实夏天三伏天可以吃中药,一年四季都可以服中药,为什么大家都觉得夏天不想吃中药,不能吃,可能就是跟天气太热有关,以前中药要自己熬,很热的天去煎药增加屋里边这种潮热的气,也是很难受的一件事情,其实现在煎药很方便,夏天也可以吃中药,有很多代煎的地方;再有在夏天的时候,人体可能会有一些湿,有一些容易上火的问题,实际上吃一些比较清凉、去湿的中药对身体有好处;中医讲冬病夏治,有一些疾病比如说因为着凉引起来的一些疾病,关节疼或者是哮喘这些疾病,用中药来驱散寒邪,其实在三伏天的时候吃这样的中药,更加有利于能够使寒邪更彻底地从体内排出去,因此大家不要对三伏天吃中药有顾虑,这根据个人的体质和个人的疾病的情况而定,中药没有季节的限制。
语音时长 01:37

2019-10-12

58407次收听

虫草花的吃法有哪些
通常情况下,虫草花的吃法有煲汤、炖鸡、煮粥、泡酒、茶品等。具体分析如下:
01:55
薏苡仁的功效与作用
薏苡仁能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湿、除痹、缓和拘急、清热、排脓。可治疗水肿、湿痹所致的疼痛、麻木、肺痈、肺热、咳吐脓血、肠痈。薏仁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三经。薏仁可以利水渗湿,多用于治疗脾虚湿盛所致的水肿,多与茯苓、白术、黄芪等同用;薏仁还可以健脾止泻,用于治疗脾虚湿盛所致的泄泻,与人参、茯苓、白术组成参苓白术散;薏仁还可以除湿、除痹、缓和拘急,多用于湿痹所致的疼痛、麻木等,与独活、防风、苍术同用,如薏仁汤;薏仁还可以清热、排脓,多用于治疗肺痈、肺热、咳吐脓血,与苇茎、冬瓜、冬瓜仁、桃仁等组成苇茎汤;可治肠痈,与附子、败酱草、丹皮等同用,如薏苡附子败酱散。生薏仁清热利湿作用较强;炒用的薏仁健脾止泻的功效比较强。
中药一天喝几次最好
中药在目前来说,已经被广大消费者认可,因为中药主要以养生为主,用的对基本没有什么副作用,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中药应该怎么喝,中药一天一般喝两到三次最好。
中药保质期
中药物也具有一定的保质期,并不是所有的药物,都是放的越久越好。一般来说中药物的保质期是两年,而矿物质的中药物,保质期限则是十年。当环境当中的温度以及湿度,出现变化的时候,药物就很容易出现霉变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