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中医如何治疗思虑过度

70400次浏览

根据中医理论,思虑过度对于脾有很大损伤,从而引起失眠多梦神经衰弱等症状。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归脾丸、天王补心丹、柏子养心丸、生脉饮、补中益气丸、稳心颗粒等中药进行调理,缓解因思虑过度所引起的症状。

思虑过度的人多思多愁,总是出现不该有的担心、焦虑。这类人通常会有失眠多梦、神经衰弱等表现。从中医角度来看,思虑过度难免会损伤到脾,脾受到伤害,可影响日常的饮食、睡眠,甚至引起其他更严重的疾病。那么,中医如何治疗思虑过度呢?
  一、归脾丸
  归脾丸的主要功效为健脾养心、益气补血,在临床上常常被用于治疗因劳心伤脾、思虑过度所引起的心悸怔忡、体倦少食以及睡眠不佳的患者。
  二、天王补心丹
  天王补心丹的主要功效为滋阴养血、补心安神,它在临床上被用于治疗阴虚所引起的便秘、虚烦少寐、心悸、神疲、舌红、苔少、脉细数者。
  三、柏子养心丸
  柏子养心丸的主要功效为补肾滋阴、养心安神。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因营血不足而引起的心悸怔忡、健忘盗汗、夜寐多梦的患者。
  四、生脉饮
  生脉饮的主要功效为益气生津、敛阴止汗,在临床上常被用于治疗因气阴两虚而引起的口干、自汗、少气、乏力、心悸、苔少脉细者。
  五、补中益气丸
  补中益气丸的主要功效为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在临床上常被用于治疗乏力少气、心悸、食欲不振的患者。
  六、稳心颗粒
  稳心颗粒的主要功效为益气养阴、定悸复脉、活血化瘀,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因气阴两虚兼心脉瘀阻所导致的头晕、心悸不宁、心烦、气短乏力、胸闷胸痛的患者。
  七、参松养心胶囊
  参松养心胶囊的主要功效为活血通络、益气养阴、清心安神,它在临床上常被用于治疗心络瘀阻、气阴两虚的患者。
  八、心宝丸
  心宝丸的主要功效为活血通脉、益气助阳、温补心肾,在临床上常被用于治疗心动过缓、病窦综合症的患者。

相关推荐

西洋参的作用
西洋参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作用,适用于气阴两虚、肺虚久咳、热病伤津等症状。西洋参的主要功效有改善疲劳、增强免疫力、调节血糖、保护心血管、抗氧化等。
黑枸杞的功效与作用
黑枸杞具有抗氧化、护眼明目、增强免疫力等功效,主要作用包括延缓衰老、改善视疲劳、调节血脂等。黑枸杞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多糖、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营养成分。1、抗氧化黑枸杞中花青素含量较高,这种物质能清除体内自由基,减轻氧化应...
01:55
肝肾阴虚吃什么药效果好
肝肾阴虚,又叫“肝肾亏损”,会出现眩晕头胀、视物不明、耳鸣、五心烦热、遗精等症状。一般肝肾阴虚,阴液亏损,则应滋补肝肾之阴,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中成药进行调理,如坤宝丸,它内含二十余种中草药,药性温和,安全性强,具有清热泻火、疏散风热、补益肝肾的作用。肝肾阴虚患者在服药期间,要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生冷的食物,以免影响肠道功能导致药物吸收不良;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并保持良好的心情,这些都会对肝肾阴虚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
寒湿体质吃什么食物?
寒湿体质可以吃一些具有利水除湿、健脾补肾功效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茯苓、藿香、南瓜、橘皮、荷叶、冬瓜、黑豆、黑芝麻、肉桂等。寒湿体质的患者多表现为畏寒、肢冷、大便清稀、身体酸重、浮肿、头晕等,多由脾肾阳虚所导致。建议患者可以多吃具有健脾补肾功效的食物,如黑豆、黑米、黑芝麻、肉桂等。同时忌食性寒、不易消化、易伤阳气的食物,如鱼肉类等。患者还可以多食具有补脾益气、醒脾开胃作用的食物,如香菇、土豆、山药、栗子、薏仁、胡萝卜、葡萄等。具体食用也建议咨询中医医生。
语音时长 01:15

2022-08-18

15741次收听

01:39
中医纳差的辨症分型有哪些
中医纳差有饮食停滞、身体或脾胃虚弱、肝火犯胃等不同原因引起的分型。饮食停滞和身体、脾胃虚弱都可以引起纳差,饮食停滞多见于小儿,如吃得太多,吃多了就停食了,就容易导致纳差,不想吃饭,但是更常见的是脾胃虚弱,脾胃虚弱有很多原因,比如说手术以后伤了脾胃也可以引起纳差。还有肝火犯胃也可引起纳差,比如特别着急上火时就没有食欲,高兴时食欲就比较旺盛,中医认为叫肝火犯胃引起的纳差。这几型纳差服用中药效果还是不错的,都可以改善纳差的症状,常用的治疗纳差的方药焦三仙,就是焦神曲、焦山楂、焦麦芽,还有炒谷芽、鸡内金等。
女性体寒怕冷怎么调理
女性体寒,怕冷,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现象。尤其是在妇科的中医门诊上,最常见这种情况,这种情况要考虑一下原因是什么,一种情况是常年的贪凉、饮冷,也就是常年吃冰镇的东西,常年吃凉的东西,造成了脾胃或者脾肾的阳虚。这时候就会出现身体虚弱、手脚冰凉,另外就会出现痛经,或者是月经有血块,这种情况比较多见,除了常年的吃寒凉的东西以外,再就是平时不注意养生,穿的比较少,像一些特殊的服装,冬天穿的很少,就会造成体内受寒的情况。常年以往就会形成脾肾阳虚,这时候也会出现手脚冰凉,小肚子发凉、痛经或者是不孕,大便不成形等情况。首先、如果是平常不注意养生起来的,一定要注意养生。也就是在天气变化的时候,身体一定要根据四季气候的变化,适当的增减衣服,不能让身体长期的受寒,这是不可以的。另外,如果是饮食因素导致的,比如平常容易爱吃冰镇的食品,一定要纠正这种不良的饮食习惯,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另外吃一些温性的,多吃一些熟食,除了饮食还有日常生活的调理以外,就是药物的调理,药物调理主要用一些补脾、补肾、温肾壮阳、益气补脾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像干姜、附子、肉桂、桂枝等,像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艾附暖宫丸等药物服用。
语音时长 02:21

2021-07-09

85510次收听

陈皮和什么搭配泡水
陈皮可以和玫瑰花、山楂、生姜等搭配在一起泡水,对于身体健康有好处。
02:14
免疫力低吃什么
免疫力低下可以服用一些提高免疫力的药物,或者食物。药物主要可以选择提高白细胞的药物,增加身体的抵抗力,减少细菌、病毒、真菌等,这些致病病原的感染性疾病几率的发生。其次是对于这个气血亏虚的人群,我们可以服用一些补益气血的药物。人的气血重生,抗病能力自然也就增强。最后还可以服用一些增强脾胃功能的药物,减少胃肠道疾病的发生。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如果脾胃功能都是正常的,那么这个对身体来说,吸收消化功能就会进一步增强,那么如果反之就会影响免疫功能,尽量选一些有改善功能和补益脾胃,补益气血的食材。
制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制半夏是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的一味中药材,它不仅可以内服,也可以外用。制半夏与其他药材一起煎水服用后,有止咳化痰、止吐、调节神经治疗失眠等作用,研成碎末之后外敷还有消肿、止痛、解毒的功效。
01:29
中医看舌头能看出什么病
尤其是舌象可以反应心的功能状态,舌为心之苗窍而心主血脉,因此,心的功能状态反映全身脏腑气血的状况。其次,舌苔是脾胃之气熏蒸而产生,它反映了脾胃的功能状况。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的源泉,舌象代表了全身气血的盛衰。中医看舌象包含在中医四诊中,看舌象是望诊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舌诊是中医独特的一种诊断方法,由于舌黏膜的上皮比较薄且透明,血供也比较丰富,所以舌象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客观地反映出身体内部的一些变化。因此,看舌对于疾病的判断非常有意义。
湿气穴位保健
中医讲脾胃是生湿的源头,所以穴位保健也是用取脾经胃经的穴位为主来祛除湿气,用的最多的一个穴位叫阴陵泉穴。阴陵泉穴是在小腿的内侧缘,胫骨的内后缘,这有个穴位叫阴陵泉穴,它是健脾祛湿的非常重要的穴位。还有一个穴叫丰隆穴。丰隆穴在小腿的外侧,在膝盖跟外踝之间中点,这个地方在胫骨后两寸也大概是三只这么一个距离。丰隆穴是化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在中医里边这种比较湿邪比较重浊,粘稠的我们叫做痰。所以丰隆穴配阴陵泉穴是祛湿的两个非常重要的穴位。阴陵泉穴是足太阴脾经的一个穴位,它是在胫骨的上端,胫骨的内后缘有个凹陷的地方,阴陵泉穴。丰隆穴是在小腿的外侧,在膝关节跟外踝之间的中点,然后在胫骨后两寸,大概三指的这么一个距离。丰隆穴是一个化痰的要穴,湿邪重浊,粘稠的就是痰。
语音时长 02:07

2019-07-03

63464次收听

茯苓的作用功效
健脾胃,化湿气,安神,助眠,治脱发。茯苓可是一味非常好的药,慈禧太后就经常服用茯苓,茯苓做的一些保健品,像茯苓饼,它有很好的健脾胃化湿气的作用。如果体内有湿气的时候,可以用上茯苓。茯苓还有作用是什么,它有很好的安神的作用。所以当睡觉不好的时候,可以用上茯苓,甚至是茯神,也是来自于跟茯苓是同一科属的,它有很好的助眠的作用。还有一类人群有脱发,也是可以用到大剂量的茯苓,起到治疗脱发的作用。这些都是茯苓特别好的一个功效,那么可以针对自身的不同的需求,酌情的去选用。
语音时长 01:46

2019-06-06

77176次收听

02:13
中医体质分类
中医体质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的体质判定标准,将人体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个类型。平和质主要以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特禀质以先天失常,以生理缺陷、过敏反应等为主要特征。临床中很多时候某个个体会存在各种体质相兼的情况,所以在养生保健时一定要先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分析,得出正确的体质后,再进行个体化的体质调养和养生保健。
排病反应是怎么回事
排病反应古人称作瞑眩反应,这是中医学对人体治疗疾病的过程中的一种反应的认识,又称排毒反应,是身体激发自愈力,逐渐把病邪驱逐出人体的过程,当身体自愈力被激发、正邪交争的过程中有反应,在这时毒气要从深层次往表层去排,在这个排的过程中身体原来深藏在里面的不舒服会表现在表面。这时以前看不见的东西,现在能感受到或看到了,可能跟最开始求治的症状不一样,这是身体内的病邪在往体表排的一个表现,这个反应往往出现在治疗疾病的初期,持续比较短暂,经过这个阶段后,病人的病情会有一个很好的扭转,所以不要太过于担心,这个排病期过去后病人会感觉到身体有一个很好的变化。
语音时长 02:07

2018-12-27

58999次收听

地骨皮的副作用
地骨皮就是枸杞皮、枸杞根皮,可入药,具有凉血除珍、清肺降火等功效与作用,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地骨皮应用的范围非常广,不过也有一定的副作用,下面来看看地骨皮的副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