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炎怎么形成的
牙龈炎通常由牙菌斑堆积、口腔卫生不良、激素变化、营养不良、全身性疾病等因素引起。牙龈炎可通过定期洁牙、使用抗菌漱口水、改善刷牙方式、控制基础疾病、戒烟等方式缓解。

1、牙菌斑堆积
牙菌斑是附着在牙齿表面的细菌生物膜,长期未清除会刺激牙龈组织。牙菌斑中的细菌代谢产物可引发牙龈红肿出血,可能与口腔清洁不彻底、牙列不齐等因素有关。建议每日使用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线清洁,每半年接受一次专业洁治。
2、口腔卫生不良
刷牙时间不足或方法错误会导致食物残渣滞留。错误的横向刷牙可能损伤牙龈,而刷牙力度不足则无法有效清除菌斑。推荐选用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每次刷牙至少2分钟,特别注意清洁牙龈边缘。
3、激素变化
妊娠期或青春期激素水平波动会使牙龈血管通透性增加。这类激素性牙龈炎表现为牙龈充血呈深红色,触碰易出血。孕妇需加强口腔护理,使用儿童软毛牙刷,必要时可用生理盐水含漱。
4、营养不良
长期缺乏维生素C会影响胶原蛋白合成,导致牙龈结缔组织修复能力下降。营养不良性牙龈炎常伴随牙龈萎缩、牙齿松动,可通过增加新鲜蔬菜水果摄入补充营养素,必要时服用维生素C片剂。
5、全身性疾病
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异常会加重牙龈炎症反应,白血病等血液疾病也可能导致牙龈自发性出血。这类患者需在控制原发病的基础上,使用氯己定含漱液等医用漱口水,并避免使用硬毛牙刷刺激牙龈。
预防牙龈炎需建立每日两次的正确刷牙习惯,配合使用牙线或冲牙器清洁牙缝。定期口腔检查能早期发现牙龈问题,吸烟者应尽早戒烟以减少牙龈刺激。出现持续牙龈出血或肿胀时,应及时就诊排除全身性疾病因素,避免发展为更严重的牙周炎。
相关推荐
03:10
03:06
03:14
02:22
0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