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真菌性肺炎
真菌性肺炎可通过抗真菌药物治疗、支持治疗、氧疗、手术治疗、预防并发症等方式治疗。真菌性肺炎通常由曲霉菌、隐球菌、念珠菌等真菌感染引起,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1、抗真菌药物治疗
真菌性肺炎需根据病原菌种类选择抗真菌药物。针对曲霉菌感染可使用伏立康唑注射液或伊曲康唑胶囊,隐球菌感染首选两性霉素B脂质体,念珠菌感染可选用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疗程通常需要数周至数月。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及药物浓度。
2、支持治疗
患者应卧床休息,保证充足营养摄入,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高热时可物理降温,咳嗽剧烈可遵医嘱使用镇咳药物。合并低蛋白血症需补充人血白蛋白,电解质紊乱应及时纠正。重症患者可能需要静脉营养支持。
3、氧疗
出现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时需给予氧疗,可通过鼻导管或面罩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可能需要无创通气或有创机械通气。氧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血气分析,及时调整氧流量。
4、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局限性肺部病灶、大咯血或真菌球形成等情况,可能需要进行肺叶切除术或楔形切除术。术前需评估患者心肺功能,术后需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感染和肺不张等并发症。
5、预防并发症
需密切监测是否出现呼吸衰竭、脓胸、咯血等并发症。长期卧床患者应预防深静脉血栓和压疮。使用广谱抗生素需警惕二重感染。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需要免疫调节治疗。
真菌性肺炎患者康复期应注意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干燥,避免接触霉变物质。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戒烟限酒,避免受凉感冒。出院后需定期复查胸部影像学,遵医嘱完成抗真菌药物疗程。免疫功能低下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免疫重建治疗,必要时可预防性使用抗真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