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产为什么要吃药
引产前吃药主要是为了软化宫颈、促进子宫收缩或预防感染,具体用药需根据孕周和个体情况决定。引产药物主要有米非司酮片、米索前列醇片、缩宫素注射液、头孢克肟分散片、替硝唑片等,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1、米非司酮片
米非司酮片属于抗孕激素药物,能与孕酮受体结合阻断孕激素活性,导致蜕膜组织变性坏死并释放前列腺素,促使宫颈软化扩张。该药适用于孕49天内的早期妊娠终止,也可用于中晚期引产前的宫颈准备。使用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禁忌证包括肾上腺疾病、血液病或对药物成分过敏者。
2、米索前列醇片
米索前列醇片是前列腺素E1衍生物,能增强子宫平滑肌收缩力并加速宫颈成熟。常与米非司酮序贯使用,服药后6小时内可诱发规律宫缩。该药可能导致发热、腹泻等副作用,青光眼、哮喘患者慎用。用药期间需监测阴道出血量及宫缩强度。
3、缩宫素注射液
缩宫素注射液直接作用于子宫平滑肌,模拟自然分娩的宫缩模式。适用于孕13周后的引产,需静脉滴注并实时调整剂量。使用中可能出现子宫收缩过强、胎儿窘迫等风险,需在胎心监护下进行。心脏病、多胎妊娠者禁用。
4、头孢克肟分散片
头孢克肟分散片作为第三代头孢菌素,能预防引产后的细菌感染。尤其适用于胎膜早破超过12小时的情况,可覆盖常见泌尿生殖道病原体。对青霉素过敏者可能发生交叉过敏反应,用药期间需观察是否出现皮疹等不良反应。
5、替硝唑片
替硝唑片针对厌氧菌和阴道毛滴虫感染,常与头孢类联用增强抗感染效果。服药期间禁止饮酒,可能引起金属味觉、头痛等副作用。妊娠早期禁用,哺乳期用药需暂停母乳喂养。
引产后需卧床休息1-2天,观察出血量是否超过月经量。保持会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2次,2周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饮食宜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搭配新鲜蔬菜水果促进恢复。术后1个月复查超声确认宫腔无残留,若出现发热、持续腹痛或大出血需立即就医。心理上可通过正念冥想缓解焦虑情绪,6个月内做好避孕措施。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引产是怎么引产的
- 2 什么是引产引产过程是怎样的
- 3 什么是引产
- 4 为什么引产
- 5 什么叫引产
- 6 引产都得打引产针吗
- 7 无痛引产与引产的区别
- 8 为什么要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