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怎么护理
早产可通过保持适宜温度、母乳喂养、预防感染、定期随访、皮肤接触护理等方式护理。早产通常由妊娠期高血压、胎盘异常、多胎妊娠、胎膜早破、宫颈机能不全等原因引起。
1、保持适宜温度
早产儿体温调节能力较差,需要保持环境温度在适宜范围。使用暖箱或保温床维持体温稳定,避免体温过低或过高。室内温度控制在24-26摄氏度,湿度保持在50-60%。家长需密切监测早产儿体温变化,及时调整保暖措施。
2、母乳喂养
母乳是早产儿最佳营养来源,含有丰富免疫物质和营养素。对于吸吮能力弱的早产儿,可采用鼻饲或滴管喂养。家长需按医生指导少量多次喂养,注意观察喂养耐受情况。母乳不足时可使用早产儿配方奶补充。
3、预防感染
早产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感染风险较高。护理前需严格洗手消毒,避免探视人员过多。衣物、用品需高温消毒,保持环境清洁。出现发热、喂养困难、呼吸急促等症状时,家长需立即就医。
4、定期随访
早产儿出院后需定期进行生长发育评估和专科检查。包括体重、身长、头围测量,视力、听力筛查,神经发育评估等。家长需按时带早产儿复诊,配合医生进行早期干预和康复训练。
5、皮肤接触护理
袋鼠式护理可促进早产儿体温稳定和生长发育。家长将早产儿裸露皮肤贴于自己胸前,用衣物覆盖保暖。这种护理方式有助于稳定心率呼吸,促进母乳分泌,增强亲子情感联结。家长需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
早产儿护理需特别注意保暖、喂养和感染预防。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避免直接吹风,使用加湿器维持适宜湿度。衣物选择纯棉材质,宽松柔软便于穿脱。喂养后保持半卧位防止吐奶,睡眠时采用仰卧位。定期进行发育评估,发现异常及时干预。注意观察早产儿精神状态、进食情况和大小便性状,记录每日体重变化。避免带早产儿到人群密集场所,减少感染风险。家长需学习基本急救技能,掌握异常情况识别方法。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短视频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有早产历史更加容易早产吗?
- 2 早产怎么预防早产
- 3 男孩早产还是女孩早产
- 4 早产怎么引起的
- 5 早产应该注意什么
- 6 为什么容易早产
- 7 早产有什么反应
- 8 早产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