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是怎么回事
羊水栓塞可能由分娩时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子宫收缩过强、胎盘早剥、子宫破裂、产妇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羊水栓塞可通过抗过敏治疗、纠正凝血功能障碍、维持呼吸循环功能、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紧急剖宫产等方式治疗。
1、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
分娩过程中羊水可能通过子宫颈静脉或胎盘附着部位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导致羊水栓塞。羊水中的胎脂、胎粪等物质可能引发机体强烈的过敏反应,激活凝血系统,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产妇可能出现突发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意识丧失等症状。治疗需立即进行抗过敏治疗,如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同时给予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维持血压。
2、子宫收缩过强
子宫收缩过强可能导致羊水被挤入母体血液循环系统。这种情况常见于使用缩宫素引产或催产的产妇。产妇可能表现为突然寒战、烦躁不安、发绀等症状。治疗需立即停用缩宫素,给予硫酸镁注射液抑制宫缩,同时进行抗休克治疗,必要时使用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维持循环。
3、胎盘早剥
胎盘早剥时,剥离部位的血管破裂可能为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提供通道。产妇可能出现剧烈腹痛、阴道流血、子宫强直性收缩等症状。治疗需立即终止妊娠,进行输血补充血容量,使用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改善凝血功能,必要时行子宫切除术控制出血。
4、子宫破裂
子宫破裂时,羊水可能通过破裂口进入母体血液循环系统。这种情况多见于有子宫手术史的产妇或产程异常时。产妇可能出现突发的撕裂样腹痛,随后出现休克症状。治疗需立即进行手术修复子宫或行子宫切除术,同时进行抗休克治疗,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预防感染。
5、产妇凝血功能障碍
产妇原有凝血功能障碍可能加重羊水栓塞导致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产妇可能出现全身广泛出血、血尿、呕血等症状。治疗需大量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补充凝血因子,使用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控制出血,同时进行病因治疗。
羊水栓塞是产科急危重症,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高。产妇在孕期应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并处理高危因素。分娩过程中如出现突发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产后应注意观察阴道流血情况,保持会阴清洁,避免感染。饮食上应保证营养均衡,适当补充富含铁和蛋白质的食物,帮助身体恢复。如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