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新生儿抽搐手脚僵直是怎么回事

57778次浏览

新生儿抽搐手脚僵直可能由低钙血症、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新生儿惊厥或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需通过补钙治疗、营养支持、抗惊厥药物、降颅压治疗或代谢干预等方式处理。建议立即就医明确病因。

1、低钙血症

新生儿甲状旁腺功能未完善或维生素D缺乏可能导致血钙水平下降。典型表现为手足搐搦、喉痉挛或全身性强直,常伴有烦躁不安。需通过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纠正,同时配合维生素D滴剂促进钙吸收。母乳喂养者建议母亲增加乳制品摄入。

2、缺氧缺血性脑病

围产期窒息可能导致脑组织缺氧损伤,出现肌张力增高、意识障碍伴节律性肢体抽动。头部核磁共振可见基底节区异常信号。临床常用胞磷胆碱钠注射液营养神经,严重时需亚低温治疗。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呼吸节律及喂养情况。

3、颅内出血

产伤或凝血功能障碍可致硬膜下出血、脑室周围出血等。除四肢强直外,常见前囟膨隆、瞳孔不等大。影像学检查确诊后需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止血,严重者需神经外科手术清除血肿。护理时应避免剧烈晃动患儿头部。

4、新生儿惊厥

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或感染可能引发阵发性皮层异常放电。表现为眨眼、咀嚼样动作伴随四肢僵直,脑电图可见痫样波。苯巴比妥注射液是常用抗惊厥药物,维持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药浓度。家长需记录发作持续时间及诱因。

5、遗传代谢病

甲基丙二酸血症等疾病因酶缺陷导致毒性代谢物蓄积。多在喂养后出现代谢性酸中毒伴肌张力增高,尿筛查可见异常有机酸升高。需限制蛋白质摄入并使用左卡尼汀口服溶液促进代谢。此类患儿需终身随访代谢指标。

新生儿出现抽搐僵直时家长应保持患儿侧卧位防止窒息,记录发作形式及持续时间。就医后需配合完成电解质检测、脑脊液检查或基因筛查等。母乳喂养母亲应保证均衡营养,避免咖啡因摄入。出院后定期随访生长发育指标,按医嘱调整药物剂量,发现异常肌张力或喂养困难需及时复诊。

相关推荐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能被治愈吗
新生儿脑膜炎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的感染性的疾病,想要治愈主要要观察首先出现感染的病原菌是什么,要是是常见的病原菌,那么可以采用一些敏感的药物,这些药物可以将病菌完全清除,这样子疾病就能被彻底治愈。
什么是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是指一种脑膜炎症,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严重伤害了新生儿的健康。通常而言,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是败血症的其中一个部位,又或者是败血症这种不良症状而诱发的,会导致孩子发生休克等等症状,必须及早进行治疗。
新生儿脑膜炎是怎么引起的
主要还是因为婴儿自身抵抗力不足导致免疫系统容易被脑膜炎病毒攻破,一些其他小疾病也会导致婴儿得脑膜炎,例如感冒发烧等。婴儿脑膜炎主要是由于婴儿吃了不干净的食物,而食物上携带有脑炎病毒,另外也有可能是婴儿接触了患有脑膜炎的患者,通过呼吸传播所导致的。
化脓性脑膜炎是什么引起的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主要是指出生后4周以内,化脓菌引起的脑膜炎症,是常见的危及新生儿生命的疾病。这个病常为败血症的一部分或者是继发于败血症,一般认为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原菌,同败血症是一致的,但也并非完全如此。因此有些脑膜炎可以没有败血症,而病原菌直接进入脑膜或者是仅有短暂的菌血症,一般新生儿败血症,25%都会发生化脓性脑膜炎,发生率占活产儿的0。2‰至1‰,早产儿可达3‰。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症状常不典型,尤其是早产儿颅内压增高出现比较晚,又常缺乏脑膜刺激症。所以早期诊断比较困难,怀疑有化脓性脑膜炎,应及早的进行脑积液检查,早期诊断、及时的彻底治疗,减少死亡率和后遗症。
语音时长 01:26

2018-09-14

56998次收听

化脓性脑膜炎的后遗症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要早期诊断,及时的正确治疗是成功的关键。如果能及时的诊断,尽早得到正确的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可以彻底的治愈,对减少后遗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病死率近年来没有明显的下降,一般的资料显示病死率可达到12%到30%,低体重儿和早产儿可以达到50%到60%,所以家属必须要重视。化脓性脑膜炎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并发症,在治疗过程中如果临床疗效不佳,或者治疗过程中脑积液检查好转,而体温持续不退,临床症状不消失,病情好转后又出现发烧、抽搐、呕吐、前囟饱满或者隆起,这时候都要考虑并发症的发生。并发症常见是硬脑膜下的积液,还有一个是脑室管膜炎,严重的化脓性脑膜炎幸存者可有失听、失明,可以有继发的癫痫、脑积水、智力或者是运动发育的障碍等后遗症。
语音时长 01:34

2018-09-14

59346次收听

化脓性脑膜炎怎么办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要积极的治疗。第一要抗感染治疗,抗生素的治疗要尽早、大剂量、足疗程,选择容易通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治疗,病原菌不明确的时候可根据本地区的新近病原菌情况,来选择抗生素,一旦病原菌明确再根据药物敏感实验来决定抗生素的使用。第二,并发症的治疗,如果出现了硬膜下积液,少量积液无需处理,如果是积液量比较大的时候,容易引起颅内压增高的时候,应做硬脑膜下穿刺放出积液,有的患儿需要反复多次的穿刺,大多数患儿积液逐渐减少而治愈,个别迁延不愈需要外科手术引流,再一个是脑室管膜炎,脑室膜炎要进行侧脑室穿刺引流,以缓解症状,同时针对病原菌结合用药的安全性,可以酌情选择抗生素脑室内注射,脑室内注射疗效不确切应尽量的避免。第三是对症和支持治疗,要严密的观测生命体征,定期观测患儿的意识,瞳孔和呼吸节律的改变,并及时处理颅内压增高,以及呼吸循环的支持治疗,要输注新鲜的血浆、血或者是丙种球蛋白等辅助支持治疗,其次要及时的控制惊厥的发作。最后是监测并维持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血浆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的稳定,有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的表现,积极控制脑膜炎的同时,要适当的进行限制液体的入量,对低钠血症的症状严重时酌情补充钠盐,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危重症患儿中的应用是有争议的,对于长期发热、脑积液蛋白高,外观浑浊等情况可以小剂量的应用糖皮质激素以缓解病情。
语音时长 02:37

2018-09-14

54596次收听

01:55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是什么病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主要是指,在出生后4周以内,化脓菌引起的脑膜炎症,是常见的危及新生儿生命的疾病。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这个病,常为败血症的一部分,或者是继发于败血症。一般认为,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原菌,同败血症是一致的,但是也并非完全如此。因此有些脑膜炎的患儿,可以没有败血症的出现,而病原菌直接进入脑膜或者是仅有短暂的菌血症。一般情况下,患有化脓性脑膜炎的患儿,临床症状常不典型。尤其是早产儿颅内压增高出现会比较晚,又常缺乏脑膜刺激症。所以,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会比较困难。如果怀疑新生儿患有化脓性脑膜炎的情况,应该及早对患儿进行脑积液检查,要注意早期诊断,进行及时彻底地治疗,以减少死亡率和后遗症。
02:03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危害
新生儿出现化脓性脑膜炎,要进行早期诊断。对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进行及时、正确地治疗,是成功的关键。如果对于患有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患儿,能够进行及时地诊断,尽早使患儿得到正确的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可以得到彻底的治愈,这对减少后遗症的发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化脓性脑膜炎在临床治疗的过程当中,容易出现并发症,或者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脑积液检查出现好转,而体温持续不退,临床症状不消失,在病情好转后,又出现发烧、抽搐、呕吐、前囟饱满或者隆起的症状,这时候都要考虑并发症的发生。化脓性脑膜炎容易出现的并发症有硬脑膜下积液、脑室膜炎。严重的化脓性脑膜炎幸存者可留有失听、失明、癫痫、脑积水、智力和运动障碍等后遗症。
03:06
化脓性脑膜炎怎么治疗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要积极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点:1、对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可以进行抗感染治疗。进行抗生素治疗,要尽早,要注意大剂量、足疗程地进行治疗。要选择容易通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在病原菌不明确的时候,可以根据本地区的新近病原菌情况,来选择抗生素治疗。一旦病原菌明确以后,再根据药物敏感实验,来决定抗生素的使用。2、对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可以进行并发症治疗。3、对症和支持治疗。要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时控制惊厥的发作。要注意监测并维持体内水、电解质、血浆渗透压和酸碱平衡。4、小剂量短期酌情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但是,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危重症患儿的应用中,有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