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怎么治疗小儿脐疝

58668次浏览

小儿脐疝有自愈可能性,因此不需要特殊治疗,绝大多数情况下可在2岁之内痊愈。但如果有爱哭闹和嵌顿症状,就可以采用压迫法或者胶布粘贴法进行治疗。若具备手术指征则要及时手术,术后还需要全身应用抗生素

有不少小宝宝出生后会被查出存在有脐疝的病症,这时肚脐部位就会有肿物突出,且患儿往往会哭闹不止,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哄都无法缓解,因此一经诊断最好及时接受针对性治疗,以解除病灶。那么怎么治疗小儿脐疝疗效显着呢?
  一、小儿脐疝的一般疗法
  由于在出生后脐环可以逐渐缩窄,故小儿脐疝有一定的自愈可能性,绝大多数情况下能在2岁之内自愈。不过在这期间需要注意密切观察病症变化,并定时定量喂饮白开水,酌情增添衣物,防止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二、小儿脐疝的非手术疗法
  1.压迫法
  若患儿爱哭闹,或者频繁出现嵌顿症状,就可以暂时采用压迫法进行治疗。主要是使用适当长度和宽度的松紧带,缝制成圆圈状。在患儿平卧后用棉球对准脐疝部,再用松紧带固定即可。这样可以有效缓解疝气所致的疼痛等症状,且可缓解哭闹不止的反应。
  2.胶布粘贴法
  胶布粘贴对于小儿脐疝有显着治疗效果,而且治疗方法比较简单。具体是准备稍大于脐环的硬币,然后使用医用纱布包好并压在脐环上,再用宽胶布进行固定。而在操作时需要先将疝内容物还纳回到腹腔,促使疝囊呈现出空虚状态,防止疝内容物膨出。一般需要1-2周更换一次,可以连续使用3-6个月。
  三、小儿脐疝的手术疗法
  对于脐疝比较大的患儿,尤其是脐孔直径超过2cm时,就最好及时做手术。而在手术时需要先围绕脐疝之下方作一个半圆形切口,并分离皮下组织,让疝囊处于游离状态,然后缝合腹膜,用宽粘膏固定即可。这样有助于消除腹壁张力,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不过手术可能导致并发症,故术后需全身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相关推荐

老年男性全身麻醉下行脐疝修补术疗效显著
一位59岁的老年患者在无明显原因及诱因下,脐部出现红枣样大小包块,患者自述由于无疼痛不发热,便未引起重视。近期突然发现包块局部破溃还有出血后,来我院就诊,经腹部CT检查,提示患者为脐疝合并感染、出血,因此我院对其采取脐疝修补术以及静脉注射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病情得到有效恢复,遂出院。
02:46
宝宝反复肚脐疝气怎么办
宝宝反复脐疝的治疗方法分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具体治疗方法还需要结合病情判断。若是单纯的脐疝,无其他疾病和不适症状,可先观察,注意尽量避免让宝宝进行增加腹压的活动,如大声哭泣、呼喊等。还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绷带加以固定,保证脐疝不移动。部分患儿经过一段时间后,脐疝会自行恢复。若脐疝没有明显好转,或伴有疼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必要时接受手术治疗。若患儿不仅反复发生脐疝,且为男性,还出现腹部膨隆、肝脾肿大表现,此时应高度怀疑患有黏多糖贮积症Ⅱ型的罕见病。进行脐疝常规治疗的同时,还应针对黏多糖贮积症Ⅱ型进行治疗,如酶替代疗法。
脐疝有哪些表现
脐疝最直观的表现是在脐部突起包块,在仰卧位的情况下包块可以消失。在站立位或者是咳嗽、重力劳作过程中会导致包块儿再次发生。脐疝会伴随消化不良、腹部隐痛不适等感觉。只要没有嵌顿表现,并且无咳嗽以及剧烈运动和重力劳作时,大多数患者一般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只是在腹壁外观发现有包块。由于脐疝的反复脱出,摩擦刺激可能会出现一定的不适症状。一旦是脐疝潜遁,会有较为明显的腹部疼痛、呕吐等症状,需要及时手法复位处理,可以避免肠管坏死而导致手术治疗。嵌顿的脐疝多数也可以通过手法复位,如果手法复位不能成功,需要根据情况手术处理,及时解除嵌顿,恢复肠管供血,并做疝修补处理。
语音时长 01:20

2021-01-15

82829次收听

什么是脐疝
脐疝是属于腹外疝的一种。是腹腔内肠管等组织在其部位的薄弱处突出而形成外观有凸起的包块。特别是在腹压增加的情况下,包块儿更为明显。在平卧位或者腹腔压力减少的情况下,包块缩小或者是消失。由于该部位组织较为薄弱,突发的腹腔压力增大或者是发育过程中该部位的组织缺损,都容易导致脐疝发生。由于肠管反复脱出有可能会影响正常的运行,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影响营养素的吸收利用。临床通过外观的查看,门诊以及超声的检查,再结合临床伴随症状,可以对脐疝做出准确诊断。就诊到外科临床全面术前检查后,安排脐疝修补手术处理,就可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语音时长 01:15

2021-01-15

104053次收听

脐疝有什么症状
脐疝根据发病年龄有婴儿脐疝和成人脐疝,不同年龄的症状表现有一定差异。婴儿脐疝比较多见,常表现为在啼哭或者是站立体位时,明显观察到肚脐部位有突出的包块。经常在给孩子洗澡或者是穿脱衣服时容易发现。一般没有任何的不适症状。但是如果脐疝面积比较小,伴随嵌顿情况,孩子可能会出现持续哭闹、拒绝进食等表现,成人的脐疝外观可见明显包块,可自行用手回纳,伴随消化不良、腹部胀感、不适、隐约坐疼等感觉。在重力劳作或者是剧烈运动过程中,腹腔内压力突发的加大,导致包块体积突然增大,发生钱顿后难以回纳,出现嵌顿而有疼痛感觉明显,长时间如果得不到复位处理,可能会导致肠管缺血坏死。所以发现后需要尽早处理。
语音时长 01:22

2021-01-15

72323次收听

脐疝是怎么引起的
婴儿型脐疝常见的原因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局部的组织缺损所致,由于脐部组织本身较为薄弱,出生后未做好孩子护理,由于饥饿、寒冷等刺激,孩子剧烈哭闹,腹腔内压力持续增加,容易导致腹腔内容物从组织薄弱处突出,从而形成脐疝。成人型的脐疝其诱发的常见原因是突发的腹腔压力增大,好发于重体力工作者,或者是剧烈运动情况下突然增大的腹腔压力,导致腹腔内肠管、大网膜等组织从脐部薄弱处突出,从而形成脐疝。由于脐疝的反复脱出会可能影响肠蠕动,对营养素的消化、吸收以及利用造成一定影响。伴随消化不良、腹部疼痛等不适感觉。诊断脐疝后可通过手术方式修补处理。
语音时长 01:14

2021-01-15

88322次收听

脐疝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脐疝诱因包括肚脐先天发育不良、肚脐感染、腹压增加等。
宝宝脐疝的症状
宝宝患了脐疝之后,肚脐部位会出现向外突出的肿瘤,若是肿瘤一直无法回纳,那么宝宝就会因为疼痛而不停的哭闹,心情烦躁不安,严重了还会导致肠梗阻的症状,对宝宝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什么是脐疝
脐疝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新生儿和婴幼儿比较容易出现这方面的情况,主要是指腹部内容部由腹部脐带区突出的腹外疝,一般两岁之前的患者可以考虑保守和等待等方法来处理。两岁之后依然没有消失且直径超过1.5厘米需要手术治疗,成年人出现这方面的状况都要考虑手术处理。
婴儿脐疝要治疗吗
婴儿脐疝是否需要治疗,要看婴儿的年龄大小以及脐疝的严重程度。婴儿的脐疝是指脐部本身的腹肌发育不好时,腹部的肌肉不完善,从腹部的肠道突出到脐部表面叫脐疝。它是突出的,所以多数的孩子随着年龄发育之后,腹肌会发育好,脐疝也会自然缓解。所以多数婴儿的脐疝,轻度的不需要治疗。但是因为有一些婴儿的脐部脐疝很重,突出来的脐道可能会造成局部的坎顿,这是一种外科急性情况,需要治疗。还有一些随着年龄发育,腹肌一直没长好。这些孩子在一岁以上,需要进行外科的相关治疗。即使不需要特殊手术治疗,平时也要注意,保证腹部的压力不要太高。比如哭闹或者大便比较用力,都可能会造成脐疝加重,这是平常生活需要注意的。
语音时长 01:27

2019-04-04

62385次收听

02:33
婴儿脐疝需要治疗吗
婴儿轻度的脐疝不需要治疗。婴儿的脐部脐疝很严重时,突出的脐道会造成局部坎顿,这是一种外科急性状况,需要治疗。婴儿脐疝是指脐部的腹肌发育不完善,从腹部的肠道突出到脐部表面。婴儿脐疝是突出的,多数的孩子随着发育,腹肌会发育完善,婴儿脐疝会自然缓解。婴儿脐疝随着发育,腹肌一直没有完善,一岁以上的患者,需要进行外科治疗。即使不做特殊手术治疗,平时生活中应注意,保证腹部的压力不要太高。例如哭闹、用力大便等,都会加重脐疝。
01:47
新生儿脐膨出就是脐疝吗
脐膨出不是脐疝。脐疝在新生儿当中比较常见,脐膨出属于更加大的组织缺损,这属于新生儿的先天性的缺损。虽然部位一样,但是它的病理和病因是不完全一样的。脐膨出需要涉及更大的手术,甚至需要整形的一些手术,儿童的脐疝一般三岁以上才会处理。
02:51
成人脐疝腹腔镜手术后注意事项
成人脐疝腹腔镜手术后要注意避免伤口感染,术后两三天后可以进食、排便。成人脐疝腹腔镜手术后容易出现伤口的感染,伤口的脂肪液化,腹腔镜手术伤口只有三个小洞,所以不用拆线不用换药。如果顺利病人术后两三天就能吃东西、排便,可以出院回家。这是腹腔镜做脐疝的一个非常大的优势。
02:15
什么是腹壁切口疝
切口疝是腹壁上做过手术,有过刀口、切口,有关的疝就叫切口疝。切口部位的皮肤可能长好,但是皮下的组织尤其是肌肉没有长结实,形成了薄弱,形成了缺损的一个洞口,然后腹腔里的脏器从洞口钻到皮下,在切口的部位鼓出一个包,这就是切口疝。
肚脐“鼓包”怎么办
脐疝是指脐环处突出的小肠气,表现为站立以及做剧烈活动时肚脐有鼓包,多见于腹壁薄弱的中老年经产妇女及肥胖男性。医学上定义是指腹腔内容物(如大网膜、肠管)由脐部薄弱区突出的腹外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