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小儿醛固酮增多症如何治疗

发布时间:2019-10-2558563次浏览

想要治疗小儿醛固酮增多症,首先就得选择合适的药物,比较常用的有螺内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钠转运抑制剂以及类固醇合成抑制剂。如果说是原发性疾病,通常都需要做手术来治疗。

如果说肾上腺皮质球状带产生了过多的醛固酮,导致钠潴留,使得血容量增加,血浆肾素活性被抑制,就会患上醛固酮增多症。各个年龄阶段的人都有可能会发病,儿童也不例外,对于小孩子来说,这种疾病会影响到他们的成长。那么小儿醛固酮增多症如何治疗?
  一、小儿醛固酮增多症的药物治疗
  1.螺内酯
  螺内酯是治疗这种疾病最为常用的药物之一,该药属于类固醇类化合物,它能够抗醛固酮,而且还能够排钠保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小儿醛固酮增多症的症状,不过也有一定的副作用,主要就是高血钾、低血钠以及消化道反应。
  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小儿如果患有全固酮增多症,也可以适当的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来治疗。这种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用药4周之后会发现血压下降,血钾也回升了,而且尿醛固酮也会减少。
  3.钠转运抑制剂
  钠转运抑制剂也能够用于治疗小儿醛固酮增多症,这种药物可以减少远期小管对钠的吸收,还可以阻止其排钾,从而有效的纠正水钠潴留,缓解高血压和低血钾的症状。相对于螺内酯来说,这一类药物的副作用是比较小的。
  4.类固醇合成抑制剂
  如果患上小儿醛固酮增多症,也可以考虑应用类固醇合成抑制剂来进行治疗,比较常用的就是氨鲁米特,这种药物可以抑制碳链酶,避免胆固醇转化成孕烯醇酮,从而降低醛固酮的合成率。
  二、小儿醛固酮增多症的手术治疗
  如果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通常都需要做手术来治疗。如果说发现有腺瘤存在,必须要及时的切除,如果是两侧增生,或者是一侧有腺瘤并且伴有两侧增生,通常都需要做肾上腺全切,另一侧需要切除一半。

相关推荐

原醛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原醛症的早期症状不明显,醛固酮分泌增加,可出现高血压、低血钾的表现。原醛症的发展分为早期、高血压、轻度钾缺乏期和高血压、严重钾缺乏期三个阶段。原醛症的治疗取决于病因,术后大部分患者可治愈,但术后部分患者症状复发。
如何确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以高血压、低血钾为特征的综合征,一般建议通过筛查试验、生理盐水输注试验、卡托普利试验的方式明确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怎么治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出现的时候是以手术治疗为最主要的方式,因为它能够让增多症变为缓解。另外就是使用药物治疗,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造成女性出现月经不调的症状,另外一些就是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做好心理的工作,饮食方面要特别需要注意。
小儿醛固酮增多症的病因
小儿醛固酮增多症是醛固酮增多导致钠潴留和血浆肾素活性下降而诱发的疾病。其中继发性因素是肾素-血管紧张素增多症,原发性因素则包括肾上腺皮质腺瘤、肾上腺球状带增生等,且与基因遗传有关。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治疗指南》
为规范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并促进其临床实践,由美国内分泌学会联合欧洲内分泌学会、欧洲高血压学会、国际内分泌学会、国际高血压学会和日本高血压学会组织制订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病例检测、诊断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于2008年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