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老了会怎么样
小儿麻痹症患者进入老年期可能出现肌肉萎缩、关节变形、呼吸功能减退等后遗症。主要表现有进行性肌无力加重、脊柱侧弯、吞咽困难、骨质疏松及心肺功能下降。

1、进行性肌无力
老年期神经肌肉单位持续退化会导致原有瘫痪肢体肌力进一步下降,可能累及年轻时未受累的肌群。这与运动神经元持续凋亡及年龄相关的肌纤维减少有关。患者可能出现从轮椅转移到卧床的状态恶化,需定期进行康复评估并使用矫形器辅助。
2、脊柱侧弯加重
长期不对称肌力失衡会造成脊柱三维畸形进展,老年骨质疏松会加速这一进程。严重侧弯可导致肋廓变形影响肺功能,可能需定制躯干矫形器或考虑脊柱融合手术。日常需注意保持正确坐姿并加强核心肌群训练。
3、吞咽功能障碍
延髓支配肌肉的神经退变可能引发吞咽协调障碍,增加误吸风险。表现为进食呛咳、流涎及反复肺部感染。需进行吞咽造影评估,调整食物质地为糊状或增稠液体,严重者需胃造瘘营养支持。
4、骨质疏松骨折
肢体废用和激素水平变化共同导致骨量快速流失,轻微外伤即可引发骨折。股骨颈和椎体压缩性骨折最常见,需定期骨密度检测,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必要时使用阿仑膦酸钠片等抗骨吸收药物。
5、心肺功能衰竭
胸廓畸形和呼吸肌无力可导致限制性通气障碍,晚期易合并肺动脉高压。表现为活动后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需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警惕急性呼吸衰竭发作。同时监测心电图变化预防心律失常。
老年小儿麻痹症患者需建立多学科随访体系,每3-6个月评估功能状态。保持适度水中运动改善关节活动度,使用电动轮椅减少能量消耗。营养方面注意高蛋白饮食配合乳清蛋白粉,预防压疮需每2小时变换体位。出现新发肌无力或疼痛加剧时需及时排除肿瘤等并发症。
相关推荐
02:33
02:28
02:45
01:28
01: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