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如何保护好嗓子

62422次浏览

保护好嗓子可通过调整饮食、科学用嗓、保持湿润、避免刺激、定期检查等方式实现。嗓子是发声和呼吸的重要器官,日常护理对预防咽喉疾病至关重要。

1、调整饮食

适量饮用温开水有助于保持咽喉湿润,减少干痒不适。避免过量摄入辛辣、油炸或过冷过热的食物,这些食物可能刺激黏膜引发炎症。可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或食用润喉的蜂蜜、梨等食物。

2、科学用嗓

避免长时间高声说话或尖叫,用嗓时注意间歇休息。教师、歌手等职业人群建议进行发声训练,掌握腹式呼吸技巧。在空气干燥或污染环境中可佩戴口罩,减少有害颗粒对声带的直接刺激。

3、保持湿润

室内湿度维持在40%-60%为宜,干燥季节可使用加湿器。长时间待在空调房时,可间断含服润喉片或饮用淡盐水。蒸汽吸入也是缓解咽喉干燥的有效方法,每日1-2次为宜。

4、避免刺激

戒烟并远离二手烟环境,烟草中的焦油会损伤声带黏膜。酒精和含咖啡因的饮品可能加重咽喉干燥,应控制摄入量。粉尘、化学气体等职业暴露者需做好专业防护。

5、定期检查

持续性声音嘶哑超过两周应及时就医,排查声带息肉等病变。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需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抑酸药物。每年进行喉镜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器质性病变。

日常可练习哼鸣、气泡音等声带放松训练,避免清嗓的粗暴动作。感冒期间尽量减少说话,防止病毒侵袭声带。冬季注意颈部保暖,外出佩戴围巾。若出现吞咽疼痛、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须立即就医处理。合理用嗓结合健康生活方式,能有效维护咽喉功能。

相关推荐

02:10
嗓子疼怎么缓解
嗓子疼通常是指咽喉痛。咽喉痛的原因一般有过度说话、急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发作等,缓解的方法有多喝温水、注意饮食、遵医嘱用药等。过度说话可能会导致咽喉黏膜水肿,产生疼痛感。此时,患者要注意休息,尽量避免讲话,多喝温水,滋润咽喉,从而缓解疼痛。急性咽炎发作和慢性咽炎急性发作可能是细菌感染导致的,通常伴随咽喉痛的症状,患者需要注意饮食,避免吃含有辣椒、胡椒等刺激性调味品的食物,以免加重症状。此外,患者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缓解,常用的药物有艾纳香咽立爽口含滴丸。该药物的主要成分有艾片、艾纳香油、薄荷脑等,具有疏风散热、消肿止痛、清利咽喉的功效,可以迅速缓解咽喉痛、咽干、黏膜水肿等症状。而且滴丸剂型剂量精准,起效快,携带也很方便。慢性咽炎急性发作期出现咽后壁充血,肿痛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迪康阿莫西林胶囊、福森罗红霉素胶囊等,增强抗菌、消炎的作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做好身体护理,用合适的音量说话,必要时可以使用扩音设备,同时可以多吃新鲜的水果,如苹果、橙子等,补充维生素,有利于咽喉健康。
03:05
咽喉有滤泡正常吗
咽喉有滤泡是正常的现象,主要看滤泡数量有多少。滤泡数量较少的、咽喉部没有明显症状的,不需要特殊处理。咽喉部位、淋巴组织聚集会形成滤泡,堆积在咽喉处属于正常的现象,这种情况下滤泡往往比较少,不影响到身体健康。咽喉出现滤泡,多数是由于咽喉部的炎症刺激引起,像感冒、急性的上呼吸道感染,都会导致咽喉部出现滤泡增多、增大,患者会出现咽喉部疼痛不适,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给与消炎、抗感染的治疗可以减少滤泡,使滤泡逐渐恢复到正常的范围。对于咽喉部没有出现不适情况,一般可以进行观察,不需要特殊的处理。咽喉部出现滤泡,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对于出现不适情况的,建议去耳鼻喉科就诊,了解身体状况。
03:15
喉咙有血腥味怎么回事
喉咙有血腥味,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一、鼻腔的疾病,比如鼻腔由于黏膜干燥导致的出血,或者是鼻腔本身有鼻中隔偏曲、肿瘤,都会导致病人鼻腔内有血性的分泌物倒流到咽喉,导致病人有血腥味。二、咽喉本身的疾病导致有血性的分泌物在咽喉,像咽喉的炎症,尤其是急性的咽喉炎,病人可以出现咽喉的疼痛,咳嗽的时候可以带血。三、如果咽喉有肿瘤,肿瘤破溃后,也会出现血腥味,多数情况下通过手术切除能够将咽喉的肿瘤进行根治。四、少部分病人是由于下呼吸道疾病导致的咽喉部有血腥味,比如肺炎、肺部肿瘤。
03:02
嗓子里咳出臭的小颗粒是什么情况
嗓子里咳出臭的小颗粒,是附着在扁桃体方面的慢性炎症所引起的分泌物形成的凝结结块,一般是慢性扁桃体窝内的一种干酪样分泌物。扁桃体隐窝内经常残留部分的食物残渣,经过腐败过程会产生一些病菌,散发出一些臭味。当人体抵抗力下降的时候,滋生的病菌就可以引起咽喉部的疼痛、发热等等症状,患者查体的时候可以出现扁桃体的肿大,呈暗红色,表面有凹凸不平的临床表现。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可以做一些手术治疗。在中医角度来讲,如果是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可以选用一些清肺胃热的药物。
咽炎是抽烟引起的吗
抽烟会诱发咽炎。引起咽炎的病因较为常见,上火大量饮酒、爱吃油腻、辛辣食物,经常性的熬夜或者是咽喉部感染病毒、细菌或其他的病原体都会导致患者的咽喉粘膜出现炎性反应。当患者如果是由抽烟引起的咽炎症状,可以循环渐进的将烟戒掉,同时应要调整生活饮食习惯,多喝热水,多喝蜂蜜、吃些西瓜、雪梨之类的食物,能够起到滋润咽喉部的作用。药物方面可采取消炎类药物牛黄解毒片、草珊瑚含片、能够缓解咽喉部不适。日常并不建议患者经常性的熬夜,减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应多注意用嗓。
语音时长 01:00

2021-04-20

85913次收听

嗓子发炎需要输液吗
嗓子发炎需要看病情的轻重,如果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时需要适当输液治疗。嗓子发炎一般是咽部黏膜的炎症反应,通常见于细菌和病毒的感染。对于这种情况的治疗可以使用一些口服药物,比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拉定胶囊等抗生素,或者结合使用蒲地蓝消炎片、蓝芩口服液等清热解毒的中成药,一般会有很好的效果。但是有时炎症会比较严重,出现咽部发炎后可能会继续出现发热,血常规检查可能显示白细胞以及C反应蛋白升高,这时说明细菌感染已经入血,此时就需要及时进行输液治疗,可以选用青霉素或者头孢菌素类药物。
语音时长 01:20

2021-04-20

91501次收听

嗓子疼有点喘不上来气正常吗
嗓子疼痛喘不上来气可能见于支气管哮喘,一般不是正常表现。嗓子疼痛一般多见于咽部组织细菌感染所引起的炎症,可能会导致局部黏膜红肿,出现疼痛。如果嗓子疼痛的同时还会有喘不上来气的表现,那么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支气管哮喘的表现。支气管哮喘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气道有高反应性,受到刺激后可能会发病出现症状,可能会出现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嗓子疼痛喘不上来气如果见于剧烈运动或者吸入冷空气后,而且症状持续加重则需要考虑是支气管哮喘,需要及时就医检查。
语音时长 01:16

2021-04-20

83017次收听

咽喉炎会引起食道炎吗
咽喉炎有可能会导致食道炎的发生。咽喉炎的主要病理表现一般是咽喉部粘膜组织的炎症,可能见于细菌感染等因素,咽喉部和气管、食管都比较接近,一旦这里的炎症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很可能会导致炎症扩散蔓延,有可能会引起食道组织发炎,加重疾病的治疗难度。咽喉炎虽然病变范围比较局限,但是如果平时不注意或者未能及时治疗,还是会导致炎症发生扩散引起其他组织或者器官的损害,所以对于咽喉炎一定要及时治疗,尽早控制局部炎症,才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并且防止疾病蔓延导致食道发炎。
语音时长 01:12

2021-04-20

77064次收听

咽喉炎会有血丝吗
咽喉炎可能会出现血丝。咽喉炎患者的咽喉部位一般存在炎症反应,有时通过大声说话或者吞咽食物、剧烈咳嗽等动作有可能会导致局部组织的损伤,一旦造成毛细血管破裂则会导致出血的发生,这时患者可能会发现痰中带有血丝,或者口腔中有血腥气味。这种情况一般见于局部组织炎症较严重的情况,局部充血、红肿有可能发生出血,出现血丝。咽喉炎会导致血丝的出现,说明局部炎症在逐渐加重,这时一般需要进行积极的治疗,否则局部出血后可能会继发细菌感染而进一步加重炎症,引起恶性循环。
语音时长 01:18

2021-04-20

103129次收听

详解慢性咽炎的危害
在耳鼻喉科疾病中,慢性咽炎也是常见疾病之一,如果不及时治疗对患者危害也很大。那么慢性咽炎的危害有哪些?
咽炎茶饮方10款
中医认为咽炎多因肾水不足,虚火上炎,烧灼肺阴,熏燎咽喉所致,或因过食酸辣刺激,或吸烟酗酒等诱发,常用的茶饮方有藕汁蜜糖露、豆浆鸭蛋、麦冬白莲饮、沙参桑果汁、百合香蕉汁等等。
咽炎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患上咽炎后,治疗时首先要去除病因,并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果出现了发热的症状,可采取物理治疗的方法。有咽痛症状的患者,可口服抗生素或者雾化吸入治疗。而肥厚性咽炎患者,可用激光治疗效果更好。
咽炎吃阿莫西林可以吗
一旦在出现咽炎之后,必定会反复的发作,会导致各类不同的症状出现,所以也可以选择阿莫西林药物治疗,除此之外可以选择硼酸溶液,抗生素治疗,维生素治疗,又或者是中药治疗,再结合病情服用药物之后很快就可以控制病情,不会出现副作用。
02:10
咽炎干咳吃什么药
咽炎干咳通常是由于咽部干痒或者异物感引起的,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射,也是人体自我缓解咽部不舒服的一种方式,需要针对不同的致病原因,有针对性的治疗。最常见的引起咽部干痒的病因,首先,对外界环境刺激过度敏感造成的,也就是过敏性的咽喉炎,建议成人用药:复方甲氧那明胶囊,两粒,每天3次口服;孟鲁司特钠片,10毫克,每天1次口服。其次,咽喉反流,消化液反流到咽喉部,导致刺激性的咳嗽,建议成人用药:奥美拉唑肠溶片10-20毫克,每天2次,饭前半小时口服。此外,肺癌早期患者,单纯的症状就是刺激性咳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及时鉴别诊断。不建议患者在病因不明的情况下,单纯使用强力的止咳药物。
咽立爽口含滴丸用法
其实有不少的人在生活中都可能会出现咽喉炎,而这种疾病的出现也有很多的方法改善,譬如说选择咽立爽口含滴丸也是比较有效果的,但是我们必须要选择正确的方法,尽量不要选择过大的剂量,避免导致服用者出现不良反应,引发中毒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