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甘草茶的功效与作用

56474次浏览

甘草茶是以甘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饮品,具有润肺止咳、清热解毒、补脾益气、缓急止痛等功效,常用于缓解咽喉不适、脾胃虚弱等症状。

1、润肺止咳

甘草茶中的甘草酸和甘草次酸具有镇咳祛痰作用,能缓解因感冒、支气管炎等引起的干咳或痰黏症状。对于慢性咽炎患者,饮用后可减轻咽喉黏膜刺激感。需注意风寒咳嗽者不宜单独使用,建议搭配生姜等温性药材。

2、清热解毒

甘草茶通过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发挥抗炎效果,对口腔溃疡、皮肤疖肿等热毒症状有辅助改善作用。其含有的黄酮类成分能中和自由基,但急性感染发热时仍需配合抗生素治疗,不可替代药物。

3、补脾益气

甘草茶可促进消化液分泌,改善食欲不振、饭后腹胀等脾胃虚弱症状。其中的甘草多糖能调节肠道菌群,适合慢性胃炎患者日常调理。长期腹泻者饮用时建议配伍白术等健脾药材增强效果。

4、缓急止痛

甘草茶对胃肠痉挛、肌肉挛急等平滑肌收缩引起的疼痛有缓解作用,主要得益于甘草酸对神经末梢的抑制作用。胃溃疡患者急性发作期应避免饮用,可能增加胃酸分泌。

5、调和药性

甘草茶作为传统中药配伍中的常用调和剂,能降低部分药物的毒副作用。现代研究显示其可减轻化疗药物引起的消化道反应,但具体使用需严格遵循中医师指导。

饮用甘草茶时每日用量建议控制在3-5克干品为宜,连续饮用不超过2周。高血压患者、孕妇及低血钾人群应慎用。最佳饮用时间为餐后1小时,避免空腹服用刺激胃肠。储存需密封防潮,发霉变质的甘草禁止使用。若出现浮肿、头晕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并就医。

相关推荐

安宫牛黄丸的服用时间和季节
安宫牛黄丸是中风、高热惊厥等疾病的急救药物,应在疾病发作时立即给患者服用安宫牛黄丸,能够为抢救赢得时间。至于什么季节服用安宫牛黄丸效果好,目前暂未有所定论,但是像秋冬季节是脑中风等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此时家中有老人以及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应该备好,在疾病发作时能够及时服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以及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人都是脑中风的高危人群,这部分人发生脑出血或者脑梗死的概率要远高于正常人,特别是冬季天气寒冷,室内外温差非常大,一定要注意保暖,提高警惕,最好能够随身携带北京同仁堂安宫牛黄丸等急救药物,并严格控制血压、血糖。
语音时长 01:15

2022-01-04

45389次收听

01:51
中药隔几个小时喝最好
中药一般是早晚服用,一天两次。一般而言中药是早晚服用,一天服用两次,但是根据不同的病症也可以有不同的服用方法。比如说患者是高热不退,就是可以是一个小时服用一次,服用了三天以后体温就完全恢复了正常,烧退了以后他可以进行中医的辨证的治疗,这个病也容易好。特殊的疾病一个小时服用一次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具体对待,也有病情比较重,一天服用一副半的,也就是早中晚各服一次。
通草的功效与作用
通草的功效可以通气下乳、清热利尿、降低血脂、抗炎、调节免疫。通草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通气下乳,用通草煮汤,产妇引用后可以达到促进乳汁分泌的目的,因为其较安全,不会引起其他症状。通草能促进肝脏与其他组织中的脂肪代谢,从而起到保护肝脏等组织器官的作用。还能降低血脂,一些中老年人或肥胖者、喜欢酗酒的年轻人,容易有血脂高的问题,适合食用通草,要根据医嘱,定期服用。通草中所含乳糖能维持肠道中适当的肠道菌丛数,并能促进钙的吸收。通草主含阜苷类成分,如竹节参皂苷V、通脱木皂苷等;尚含多糖、氨基酸及钙、钡、镁、铁等微量元素。
语音时长 01:46

2020-03-03

63750次收听

03:23
补胃气最好的中成药
长期胃不舒服需要分虚实,实症导致长期胃不舒服,如饮食不消化或者有胃火等,可以吃一些中成药,保和丸是针对脾胃不消化的中成药。胃火较旺,大便干、口臭可以用到牛黄清胃散。脾胃虚损如腹胀、胃怕凉,吃东西不消化或食欲不振,大便经常腹泻,舌头颜色较淡,舌头胖这种情况可以吃一些中成药,如四君子丸有益气健脾作用,腹胀、便溏、食欲不振都可以用到四君子丸;六君子丸是在四君子丸的基础上加了一些药,脾胃虚弱、进食量少、气虚、时常有痰、腹胀、大便溏等情况可以用六君子丸;香砂六君子丸适用于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如打嗝、小肚子胀等情况。
02:15
红花可以天天喝吗
红花是否可以天天喝,要根据身体的不同情况而定,或者听从医生的医嘱适当的选用。红花味辛性温,归心经和肝经。红花气香行散,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效果,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打损伤等症。针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体质,红花的使用也不尽相同。养血活血者宜少用,活血祛瘀者宜多用。作为长期茶饮,对于很多妇科疾病有调理的作用。因此,长期服用红花无明显不适的人群,可以天天喝,但不要过量。服用过量的红花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行立不稳、呼吸急促或者发生强直惊厥等症,严重的还可出现呼吸抑制。
竹黄泡酒禁忌什么
竹黄泡酒可以利湿、活血祛风,可以治疗百日咳、四肢麻木、小儿惊风等毛病,但是子要注意有很多要禁忌的地方。要谨遵医嘱,禁忌贪多。另外孕妇、高血压患者禁用,患有皮肤疾病也要禁用,脾胃虚寒的患者也要禁用。最后要注意在服用期间,不能吃辛辣的食物。
01:58
鱼腥草的副作用
加重脾胃虚寒或者虚弱症状。鱼腥草是一种寒性的食物,不可以长期地服用,但是对身体上没有毒性副作用,但是对于寒性体质的人来说,建议少吃或者不吃。鱼腥草可以当做一种食物来吃的,但是腥味是比较重的,味道不是很好,所以在吃的过程中需要一些其他调料来改善味道。长期吃鱼腥草,由于这种食物寒性比较大,会加重脾胃虚寒或者虚弱症状,尤其对于腹泻的患者是不建议吃的。对于本身体质就是寒性的,特别怕冷,容易拉肚子的人来说是不建议吃的,吃了只会加重腹泻和身体虚寒的症状。鱼腥草的作用也是比较大的,但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正确的吃这种食物,对食欲方面也是会造成影响,同时对身体的脾胃方面造成的伤害也是比较多的。
决明子炒熟后的功效
决明子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丰富的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等和功能,近年来更是有保健功能,受到无数人们的重视。现代人的观点也认为熟决明子具有润肠通便、降血脂的效果,针对目赤涩痛或眼睛酸涩多泪,视力下降也有一定优势,治疗效果非常的好。
鱼腥草能长期泡水喝吗
鱼腥草是不适宜长期的泡水喝,鱼腥草是具有抗菌、抗病毒、清热解毒、健胃消食等作用的草药。对于习惯养生的人而言,平时用鱼腥草泡水喝,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因为鱼腥草性寒,是不适宜长期喝的。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还可以利尿除湿,另外鱼腥草还有健胃消食的功效。一般来说,鱼腥草对大部分人都是适宜服用的,但是也是有一小部分人不适宜服用,例如一些体质虚寒的人,无红肿热痛者,都是不适宜服用的,这些我们是需要注意的。
语音时长 01:33

2019-10-14

69403次收听

01:57
槐角子泡茶喝通便吗
槐角子泡茶喝可以通便。槐角子是有清热、凉血、润肠作用的一味中药,它泡茶喝有通便的作用,但是便秘的各种情况不一样:第一,有一些老年人的便秘是由于胃肠蠕动慢,中医上叫做气虚便秘;第二,有一些人由于肠道的津液非常少,属于肠燥的便秘,这两种情况喝槐角子可能作用就不是非常大。槐角子适合那种热结的便秘,因为它有清热凉血的作用,用在这种便秘上效果非常好,气虚或者肠道阴虚、津液少造成便秘,喝槐角子的作用不大。因此槐角可以通便润肠,但是它有自己的适应情况。
大蒜泡水喝有什么功效
大蒜属于一种天然植物,而且是天然植物里抗菌功效最强大的。一些懂得养生的人会经常用大蒜泡水喝,这是因为这样可以给人体带来很多种好处。用大蒜泡水喝可以用来杀菌,清理肠道,抵抗衰老,还具有降低血糖、降低血压的功效。
藏红花的吃法
藏红花一般的吃法是每次取五到八根泡水喝。喝三日停一天或者隔日一次,每天六到八根花丝,泡水喝三到四杯。坚持使用用于预防和保健,能够起到很好的美容保健作用。如此小量长期使用,其药性温和,效果很不错,但是贵在坚持。主要用于活血化瘀、安神、补血、养血。国外也用来治疗抑郁症。但是中医主要会用来治疗心血管方面的病证,主要是利用藏红花所含的一种可以减缓血液凝固的成分,达到活血的作用。但是这个有副作用,所以吃的时候要按照面诊医生的嘱咐来使用。
语音时长 01:36

2019-09-20

49422次收听

鱼腥草功效和作用及食用方法
鱼腥草的功效主要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可用于治疗肺痈吐脓、肺热咳嗽、热毒疮疡、湿热淋证以及清热止痢。一、用于肺痈吐脓,肺热咳嗽。本品寒能泄降,辛以散结,主入肺经,以清肺见长,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之功,为治疗痰热壅肺,发为肺痈,咳吐脓血的要药。鱼腥草常与桔梗、芦根、瓜蒌等药物相须为用。也可治疗肺热咳嗽,常常与黄芩、贝母、知母等药物同用;二、鱼腥草还可用于热毒疮疡。鱼腥草辛寒,既能清热解毒,又能消痈排脓,常与野菊花、蒲公英、金银花等药物同用;三;用于湿热淋证。鱼腥草有清热除湿,利水通淋的功效,常常与车前草、白茅根、海金沙等药物同用。四、鱼腥草既能清热止痢,还可以治疗湿热泻痢。使用方面需要注意:鱼腥草含有挥发油,不宜久煎。一般采用鲜的鱼腥草,洗净,过水焯过以后加入适当的调料,可以作为凉菜来使用,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同时鱼腥草还可以与鸡蒸煮食用。
语音时长 01:41

2019-09-05

59979次收听

艾蒿治什么
艾蒿又叫艾草,是很常见的一种中草药。艾蒿在农村的田地间是很常见的。艾蒿具有止血、抗毒、抗病菌的功效,可以用来治咳嗽、治月经不调、治霉菌性阴道炎,还可以用来治流鼻血,效果都是非常不错的。
中药骨碎补功效与作用
骨碎补对人体有很大好处,它有很好的补肾强骨的作用,其中含有的糖酸盐、双氢黄酮苷、甾体内酯等,可以帮助保护心血管,还要以帮助减轻西药对肝脏所产生的损害。但骨碎补的服用量应遵医嘱,避免对身体产生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