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草莓舌怎么治疗

发布时间:2019-11-1569164次浏览

草莓舌见于猩红热初期或长期发烧的病人,如果确诊为草莓舌,首先是抗生素治疗,青霉素是治疗草莓舌和所有链球菌感染的常用药物,早期应用可以缩短病程并减少并发症。患有严重疾病的患者可以增加青霉素剂量,并对症治疗,比如发烧使用退烧药物,或者物理降温。

草莓舌在猩红热中更为常见,猩红热是由A组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其临床特征是发烧,草莓舌,弥漫性红疹和皮疹后脱皮。少数儿童在病后2-3周发展为风湿热或急性肾小球肾炎,那么草莓舌怎么治疗?

草莓舌通常在舌上呈红色,常见于早期猩红热或长期发热。除了猩红热早期的症状外,还有咽炎热和全身性皮疹等症状。如果发现自己有这种症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对于患有草莓舌的儿童来说,可能是由于缺锌引起的症状。

成年人有草莓舌,如果伴有发烧,明显的喉咙痛和皮肤上红疹扩散,则可以诊断为猩红热。这时,需要抗生素治疗,可以选择青霉素或其他对β溶血性链球菌敏感的药物,例如头孢曲松和头孢唑肟。对于青霉素过敏,可以选择阿奇霉素。如果成年人只有草莓味的舌而没有其他症状,可以线不是用抗生素,也不被诊断为猩红热。

儿童患草莓舌的大部分原因是由火引起的,如果婴儿的舌头上有红点,并且没有其他症状,通常,要注意口腔卫生,多吃水果和蔬菜以及富含维生素和维生素的食物。治疗草莓舌,如果确诊为猩红热,首先是抗生素治疗,青霉素是治疗猩红热和所有链球菌感染的常用药物,早期应用可以缩短病程并减少并发症。第二点,对症治疗,高烧可使用小剂量的退烧药,或物理降温等,老年儿童的喉咙痛可用生理盐水冲洗。

患有严重疾病的患者可以增加青霉素剂量,为了完全消除病原体并减少并发症,治疗过程至少需要10天。对于那些对青霉素过敏的人,可以使用红霉素或头孢菌素。在严重的情况下,也可以静脉内给药7~10天。

相关推荐

02:17
猩红热不治疗能治愈吗
猩红热不治疗自愈的概率非常低。猩红热是属于一个细菌感染,在皮肤可以表现为大面积的猩红色的改变,就像红地毯一样,皮疹与皮疹全部融合成片,几乎没有正常肤色,这是仅仅可以在皮肤看得到的症状。这个细菌它还会导致其他脏器的受损,如它可以侵犯心肌引起心肌炎,还可以侵犯关节造成关节炎,甚至会侵犯孩子肾脏引起肾炎改变,所以针对猩红热,是需要积极治疗的,不能等待。当然也有的孩子仅仅是表现于皮肤,其他部位都不会受损,而且免疫功能也比较健全,可促进细菌排出,也有一种自愈可能,但这种概率非常低。
猩红热能自愈吗
少数猩红热感染者可自愈,不过几率很低,大多数猩红热需及时进行治疗。
猩红热该如何护理
猩红热在目前医学上出现的几率比较高,一旦再出现之后可能也会有一定的危害,所以首先就应该正确的护理,护理的方法有很多,需要注重于环境的通风,需要注重于口腔的卫生,也可以适当性涂抹炉甘石洗剂,时刻注意病情的变化。
猩红热饮食注意什么
猩红热患者首先要注意一下多吃一些流质食物,比如大米粥、小米粥以及菜粥,为自己的身体补充热量;其次,建议患者务必要注意补充水分,多吃一些新鲜是蔬果;最后,建议患者多补充蛋白质,包括鱼虾以及鸡蛋等等,少吃牛肉。
猩红热会不会传染
猩红热有明显的传染性,传染源主要发病的患者以及带菌者,传播的方式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或叫做气溶胶传播,当然也可以通过污染过的食品或污染过的餐具进行传染。也有的患者会通过皮肤的伤口或产道进行传染的,这时又称之为外科猩红热,或叫做产科猩红热。患者出现的猩红热这种疾病主要感染了A组b型溶血性链球菌后而导致的皮肤以及系统性中毒症状,皮肤症状主要出现了一系列的红疹,且这些红疹一般主要发生在颈部,胸部,躯干部位和四肢,发生的这些部位的皮肤损害形成依次出现的现象,但脸部出现的主要充血性的红斑,如果患者通过一定的治疗或病情逐渐恢复,这些皮疹消退也是按照这种次序来逐渐消退的。消退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脱屑反应,而脱屑一般早期可能是发生在耳周部位,当然同时会出现一定的指甲脱落或头发脱落的现象。有人会出现甲横纹等现象,但大多数情况,猩红热出现痊愈后,这种脱屑反应发生后就会恢复正常。
语音时长 02:07

2020-02-14

65640次收听

小儿猩红热需要注意什么
小儿出现猩红热后,早期要及时用根据患儿情况选择抗生素药物治疗,为后期顺利治疗以及预后打好基础。小儿出现猩红热,需及时就医。部分孩子在发生猩红热早期,会出现咽喉肿痛、发热、皮疹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早期足量使用抗生素,非常有利于疾病治疗和预后。猩红热根据患者咽拭子培养确诊,在早期咽式子培养诊断结果没有出时,需及时使用抗生素,以静脉滴注青霉素治疗为主。小儿对青霉素过敏时,可使用其他类型抗生素治疗,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口服罗红霉素、红霉素,静脉滴注阿奇霉素,使用头孢菌素、口服头孢氨苄、头孢呋辛等治疗。患者如果出现化脓性感染,如明显化脓性扁桃体炎,需及时手术切开排脓,有利于疾病恢复。若小儿猩红热同时伴有皮肤瘙痒,可适当使用药物止痒,可外涂炉甘石洗剂止痒治疗。
语音时长 02:02

2020-02-14

56024次收听

小儿猩红热有什么症状
小儿猩红热最典型的症状是发热和皮疹,且可伴有咽痛、头痛、全身不适以及杨梅舌,甚至会出现惊厥等现象。但是症状轻重个体差异很大。小儿猩红热具有的前驱期,在前驱期前会经历潜伏期,潜伏期一般是2到5天左右。在前驱期时,患儿大多表现为畏寒,发热,而且发热的程度比较高,大多在39度以上,同时可伴有咽痛、头痛以及全身不适,有的还会具有杨梅舌等症状,如果小儿年龄较小,还会出现惊厥等现象。发病一天后,会进入出疹期,出疹是猩红热的典型症状,具有明显特征性,一般会先在耳后出现皮疹,且会逐渐发展到颈部,再进行发展到胸部、背部,然后再向四肢发展,形成一定的顺序。典型的皮疹是全身性产生充血性的发红性红斑,而且在这些红斑基础上产生针尖样丘疹,这些丘疹类似于鸡皮样外观,用手按压下去,具有明显褪色反应。如果出现在腋窝、腘窝或腹股沟部位,皮损会形成线状表现,且面部会产生明显潮红,而口中又出现明显口周苍白圈等现象。
语音时长 02:09

2020-02-14

59696次收听

猩红热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猩红热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患者的飞沫进行传播的,通过污染的食品或污染的餐具进行间接传播,也有患者通过接触物进行传播。猩红热患者局部接触后,由于打喷嚏,或咳嗽等这些飞沫可能接触到这些物品后,但健康人接触到这种物品,再相应的揉眼睛,以及进行其他的方式进入呼吸道也造成这种疾病的传播的。另外也会产生皮肤的直接感染,特别是皮肤伤口,或经过产道的侵入,引起了外科猩红热,或叫做产科猩红热。猩红热的传染源主要是感染了猩红热患者、以及感染这种病原体的没有发病的携带者,这些都是形成猩红热传染的传染源,当然易感人群主要是对于儿童,其他人也是属于易感人群,只不过儿童的抵抗力较弱,相对来说更易感染猩红热。猩红热一旦感染后,就需进行相应的抗生素治疗,首选青霉素进行治疗,可以进行青霉素滴注治疗的。
语音时长 02:04

2020-02-14

60279次收听

小儿猩红热症状
小儿患猩红热,早期的典型症状是出现明显口周苍白圈,或出现杨梅舌。主要的症状是皮肤损害,如产生猩红色的红斑。同时可能伴有突发性的高热。如果小儿年龄较小,可能还会有惊厥、全身不适等中毒性的症状。小儿出现杨梅舌,后期可能成红色,主要是舌乳头的水肿导致。小儿猩红热的皮疹,主要在发病的第二天出现。这些皮疹出现具有顺序性,早期形成于耳后,及颈部,随着病情的发展,会逐渐延及到胸背,波及整个躯干,然后再向四肢发展。皮疹在消退时也是按照发生顺序进行。消退后,可能还会产生一定的脱屑性反应。
语音时长 02:02

2020-02-14

66101次收听

02:04
猩红热验血指标看哪项
猩红热主要是A族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辅助的验血检查白细胞计数是增高的,多数可达到1万到2万,中性粒细胞增加可以达80%以上,另外可以有核左移,中性粒细胞胞浆中可以见到中毒颗粒以及杜勒氏小体,还有嗜酸粒细胞初期是看不到的,恢复期增多。咽拭子脓液的培养可以获得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尿液检查一般可以有少量的蛋白,多为一过性的,如果并发有肾炎的时候,尿蛋白是增加的,并同时出现红细胞尿和白细胞尿,另外可以出现有管型。
02:34
猩红热皮肤痒怎么办
出现皮肤瘙痒,应该给予抗过敏治疗,以抗组胺类的药物为主,必要时服用葡萄糖酸钙。也可以用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饮食可以清淡,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保持口腔及局部皮肤的卫生清洁,注意各类维生素的补充。猩红热是一种呼吸道的传染病,由A族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导致,可以侵犯人体的任何部位,通过细菌本身及其产生的毒素来作用于机体,引起一系列的化脓性、中毒性,还有变态反应性病变。
02:40
猩红热并发症有哪些
猩红热常见的并发症有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肾小球肾炎和关节炎,还可出现中耳炎、乳突炎、鼻旁窦炎、颈部软组织炎、蜂窝织炎等。最常见的叫风湿热,如风湿性的关节炎,大小关节均可以累及。还会可能有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生跟A群链球菌的型别是有关系的,特别是12型,感染后容易发生肾炎,而被称为致肾炎型。还会并发关节炎,出现在发热开始后2到3周,主要表现为大关节的肿痛。
猩红热的注意事项
猩红热是一种传染性特别高的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多注意这些疾病的传染,主要的传染方式是通过飞沫传播,要特别注意做好个人的防护工作,在日常生活中药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另外患者在发病后,要多注意饮食上的清淡,多喝开水。
什么是小儿猩红热
小儿猩红热是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有很强的传染性,会通过飞沫传播。患有这种疾病时,患儿会出现发烧,咽峡炎,扁桃体肿大,皮疹等症状;还可能会诱发风湿病,急性肾小球肾炎,关节炎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