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指肝脏内脂肪过度堆积导致的慢性肝病,与饮酒无关,主要与代谢异常有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可分为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等阶段,严重时可导致肝功能衰竭。

1、单纯性脂肪肝
单纯性脂肪肝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早期阶段,主要表现为肝细胞内脂肪沉积,通常没有明显炎症或肝细胞损伤。单纯性脂肪肝可能与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脂血症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部分人可能出现乏力或右上腹不适。单纯性脂肪肝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等方式改善,一般无须药物治疗。
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是单纯性脂肪肝的进展阶段,除脂肪沉积外还伴有肝细胞炎症和损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可能与氧化应激、肠道菌群紊乱、遗传易感性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恶心、肝区隐痛等症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需要积极干预,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E软胶囊、水飞蓟宾胶囊、双环醇片等药物辅助治疗。
3、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持续发展导致的病理改变,表现为肝脏内结缔组织增生。肝纤维化可能与慢性炎症刺激、肝星状细胞活化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出现蜘蛛痣、肝掌、脾脏肿大等表现。肝纤维化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能,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安络化纤丸、复方鳖甲软肝片等抗纤维化药物。
4、肝硬化
肝硬化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终末阶段,肝脏结构发生不可逆改变。肝硬化可能与长期肝损伤、修复失衡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出现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肝硬化需要综合治疗,包括限制钠盐摄入、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片,严重时需考虑肝移植。
5、危险因素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中心性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异常,此外还与久坐不动、高果糖饮食、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因素相关。有家族史的人群患病概率较高,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预防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需保持健康体重,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限制精制糖和饱和脂肪摄入,增加全谷物和蔬菜水果比例。已确诊患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血糖和血脂,避免使用可能损伤肝脏的药物,严格戒酒。出现乏力加重、黄疸或腹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