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戊肝
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病毒性肝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戊肝的主要表现有乏力、食欲减退、黄疸、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肝衰竭。戊肝的预防措施主要有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饮用生水、接种戊肝疫苗等。

戊型肝炎病毒属于肝炎病毒科,主要通过被污染的水源或食物传播。感染后潜伏期通常为15-60天。早期症状包括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类似感冒的表现。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出现皮肤和巩膜黄染、尿色加深、肝区不适等典型肝炎症状。多数患者可在1-2个月内自愈,但孕妇、老年人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出现重症肝炎。
戊肝的诊断主要依靠血清学检测,包括抗-HEV IgM抗体和HEV RNA检测。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包括卧床休息、清淡饮食、保肝药物等。重症患者可能需要住院治疗。预防方面,改善环境卫生、加强食品卫生管理是关键。高危人群如孕妇、慢性肝病患者可考虑接种戊肝疫苗。日常生活中应避免生食海鲜,饮用煮沸的水,饭前便后要洗手。
戊肝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恢复期要定期复查肝功能,避免饮酒和使用肝毒性药物。出现持续发热、意识改变、严重呕吐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戊肝的重要措施。
相关推荐
01:43
01:53
01:46
01:47
01:39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科普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