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垂直距骨和足外翻的区别

59151次浏览

垂直距骨和足外翻是两种不同的足部畸形,主要区别在于骨骼结构异常和足部形态表现。

1、病因差异

垂直距骨属于先天性足部畸形,由距骨与舟骨位置关系异常导致,多与胎儿期发育异常或神经肌肉疾病相关。足外翻可能由遗传因素、肌力失衡或后天创伤引发,常见于脑瘫患儿或长期姿势不当者。

2、解剖改变

垂直距骨表现为距骨垂直位固定,舟骨脱位至距骨背侧,形成摇椅底畸形。足外翻则是跟骨外翻、前足外展,足弓塌陷,但距舟关节位置相对正常。

3、临床表现

垂直距骨新生儿期即可见足底凸起、踝关节背屈受限,常伴关节僵硬。足外翻表现为行走时足内侧缘着地,步态不稳,多数关节活动度保留较好。

4、影像特征

垂直距骨X线侧位片显示距骨纵轴与胫骨纵轴平行,距舟关节脱位。足外翻可见跟骨外翻角增大,但距舟关节对位正常,部分伴跗骨融合。

5、治疗方式

垂直距骨需早期手法复位石膏固定,严重者需行距下关节松解术。足外翻轻症可通过矫形鞋垫改善,中重度需跟骨截骨术或肌腱转移术矫正。

发现足部形态异常应尽早就诊,婴幼儿期可通过系列石膏矫正获得较好效果。日常避免过早负重行走,定期复查足部发育情况,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改善步态。选择宽松透气的鞋袜,避免足部受压变形加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