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分泌性中耳炎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56184次浏览

分泌性中耳炎的检查方法主要有耳镜检查、声导抗测试、纯音测听、鼓室压图检查、鼻咽部检查等。建议患者及时就医,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

1、耳镜检查

耳镜检查是诊断分泌性中耳炎的基础方法,医生通过耳镜可直观观察鼓膜状态。典型表现为鼓膜内陷、呈琥珀色或灰蓝色,有时可见液平面或气泡。急性期可能伴有鼓膜充血,慢性期可能出现鼓膜增厚或钙化斑。检查时需注意鼓膜活动度,轻压耳屏观察鼓膜是否随气压变化而移动。

2、声导抗测试

声导抗测试能客观评估中耳功能状态,对儿童患者尤为重要。分泌性中耳炎典型表现为B型鼓室图,显示平坦曲线,提示中耳腔积液。该检查无需患者主动配合,可重复进行,能有效区分传导性与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3、纯音测听

纯音测听可量化听力损失程度,分泌性中耳炎多表现为轻度至中度传导性聋,气导阈值升高而骨导正常,存在15-40分贝的气骨导差。儿童患者需采用游戏测听等行为测听法,测试结果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4、鼓室压图检查

鼓室压图检查通过测量鼓膜顺应性变化评估中耳功能。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鼓室压图呈现特征性改变,包括静态顺应性降低、压力峰消失等。动态观察鼓室压图变化有助于判断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

5、鼻咽部检查

鼻咽部检查可发现腺样体肥大、鼻咽部肿瘤等病因。儿童患者需重点评估腺样体大小,成人需排除鼻咽癌可能。纤维鼻咽镜能清晰显示咽鼓管咽口状态,X线或CT可辅助评估腺样体占位情况。

确诊分泌性中耳炎后,患者应避免用力擤鼻、乘坐飞机或潜水等可能加重症状的行为。保持鼻腔通畅,可尝试捏鼻鼓气法促进咽鼓管开放。急性期可配合医生建议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慢性反复发作者需排查过敏因素。儿童患者家长需关注其听力变化及语言发育情况,定期复查声导抗。若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粘连性中耳炎等并发症,需考虑鼓膜置管等手术治疗。

相关推荐

分泌性中耳炎延误治疗会怎么样
分泌性中耳炎延误治疗可能导致听力下降、鼓膜粘连、中耳胆脂瘤等并发症。分泌性中耳炎通常由咽鼓管功能障碍、上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耳闷、耳鸣、听力减退等症状。
什么是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非化脓性中耳炎性疾病,主要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因素及免疫反应有关。
咽唾液耳就会朵响是怎么回事
咽唾液的时候会吞咽动作,咽部会有肌肉的收缩,会有大量咽部、舌腭肌、咽腭肌、腭帆张肌这种所谓咽肌收缩,收缩了以后咽部有咽鼓管儿和耳朵是通着一收缩咽鼓管,这管口被一牵拉咽鼓管就开放了,开放了以后会有气体进入到耳朵里面气体进入耳朵里边压力有一个变化会引起耳膜活动,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耳膜上有咽鼓管儿的肌肉的收缩本身,吞咽时就可以直接收缩掉耳膜会引起耳膜响动、震动本身就可以耳朵响、吞咽,通过两个方式使耳朵响,吞咽的时候肌肉收缩鼓膜张。
语音时长 02:23

2021-09-29

75006次收听

感觉耳朵有一层膜堵住该怎么处理
感觉耳朵有层膜堵住,我们常说的比如耳朵堵,耳朵老又觉得怎么堵住,隔了一层东西,耳朵进水都是相同的一种感觉,有几种原因。一个是耳道里边,比如外耳道里边有耵聍、脏东西,进了水以后可能会堵塞了,把他听力受影响了,就有这种异常感觉。这个时候怎么办?如果多的话要到医院,医院有专门的清理耳朵的器械,把它清理干净就好了。再有一部分,的确耳膜是塌陷、中耳炎,叫分泌性中耳炎,也叫卡他性中耳炎。中耳炎是由于什么?通常由于感冒、鼻炎,然后使劲擤鼻涕引起来的,一下把鼻涕这种东西从鼻咽部,从鼻部、鼻后边,一下擤到耳朵里面了。因为中耳、耳朵是由小管和鼻子后边,叫鼻咽部是通着的。如果咽部有炎症,有时候顺着小管使劲擤鼻涕,顺着小管能擤到耳朵里面,也会造成有堵的感觉,造成分泌性中耳炎,或者急性中耳炎,也会造成耳朵堵的感觉。还有一部分病人神经性耳聋,现在因为工作压力大、休息不良、睡眠不好,有时候会造成急性的耳朵里边听觉习惯性缺血,造成急性的耳聋。这种耳聋刚开始的时候,也可能是一种耳朵堵,耳朵堵住进水的感觉,也有可能相同感觉,但是随后会出现头晕、耳鸣这些情况。如果同时出现这种情况,提示是感应神经性耳聋。感应神经性要及时到医院去治疗,因为超过1周,听神经就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这种神经的损伤,治疗要争分夺秒,越早越好。通过研究,1周之内的听神经的损伤,耳聋治疗疗效是非常好的。超过1周,超过1个月,治疗效果就大大的不好、大大的下降,疗效就很差了,可能会造成一些耳聋的患者永远康复不了。所以耳朵有膜堵住的感觉,耳堵的感觉要判明原因。如果2、3天,1天耳膜堵的感觉不好,能够缓解,请及时到医院去就诊,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的时机。
语音时长 02:49

2021-07-09

105029次收听

分泌性中耳炎如何手术
分泌性中耳炎在进行手术治疗时,需要进行局部麻醉,然后在鼓室置管内鼓膜处植入中耳通气管,这样可以很好地改变中耳负压,从而引出分泌物。在治疗一年后可以将鼓室置管再取出来。平时的时候要做好认真的耳部护理,分泌性中耳炎一般都是由上呼吸道感染导致的。比如在坐飞机时压力发生了变化,从而引起耳闷或者耳痛的情况,会诱发分泌性中耳炎。如果分泌性中耳炎情况不是特别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药物进行治疗,等药物治疗无效或者效果不好的时候,则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耳部卫生,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防止因为治疗不及时,而导致分泌性中耳炎加重。
语音时长 01:09

2021-01-21

91808次收听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吃什么药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出现,可通过选择药物的方式来缓解,目前选择药物有很多方式,可以选择抗炎药物,可以选择止痛药物,也可以选择抗生素药物,或是选择抗过敏药物,这些药物都能够达到缓解的效果。
分泌性中耳炎的危害有哪些
分泌性中耳炎会导致鼓膜改变、影响听力,治疗不及时会出现永久性听力下降;引发脑脓肿、脑膜炎等并发症有致命风险;小孩子患病后会因听力下降影响语言发育。
耳朵像被一层膜堵住了怎么办
要通过内窥镜检查以及声阻抗检查,明确疾病,然后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比如取出栓塞的耵聍,引流中耳鼓室腔的积液等治疗。耳朵像被一层膜堵住了主要是指耳闷,引起耳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外耳道内有机械性的堵塞,比如外耳道耵聍栓塞,外耳道耵聍栓塞之后,如果外耳道进水,栓塞的耵聍遇水膨胀堵塞外耳道,可以出现耳闷这种情况,往往患者还有耳痛及其他的一些特殊症状。分泌性的中耳炎主要是鼓室压力与外界压力不平衡,鼓室负压,鼓室负压之后鼓膜内陷,患者感觉到耳闷,还有耳鸣、听力下降、中耳出现分泌液的集聚。
语音时长 01:35

2020-04-16

62019次收听

03:00
什么是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以中耳积液和听力下降为特点的中耳腔内非化脓性的中耳炎。这种病症儿童发病率较高,也是造成儿童听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分泌中耳炎还有很多叫法,比如渗出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鼓室积液等。分泌性中耳炎分为急性或慢性,慢性分泌中耳炎是由于急性分泌中耳炎迁延而来,区分急性中耳炎和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以两个月、三个月为界。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和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治疗原则和方法差异不大。分泌性中耳炎得不到及时治疗会继续从而产生黏连性中耳炎,甚至导致鼓膜穿孔,内线出现中耳胆脂瘤等一系列更重的中耳疾病。所以对于分泌性中耳炎要给予高度重视。
03:03
分泌性中耳炎症状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在发作之前,通常有感冒病史或气压急剧变化史,发作时会感到耳痛,听力下降,耳堵、有闷塞感。分泌性中耳炎,在夜间病情会加重。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发病比较隐蔽,不能明确描述发病时间。当耳朵里分泌物粘液较稀薄的时候,随着头部位置的摆动,出现听力变化。小孩子因为不能明确地描述自己的听力变化,往往会被忽视,所以家长要多注意观察孩子的听力症状。分泌性中耳炎,还有就会产生一种耳鸣的声音,多是一种比较低调的,比如轰的这种低调的耳鸣声。当分泌中耳炎液体比较稀薄时,打哈欠或者是擤鼻涕的时候,就可以听到耳朵里面有水过气泡的声音。
02:21
分泌性中耳炎怎么引起的
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原因非常多,主要原因有咽鼓管功能不良、感染的原因、免疫系统下降。咽鼓管连接是鼻咽部和耳朵之间的主要管道,主要将鼻腔里的气体通过吞咽打哈欠短暂的咽鼓管开放的形式,把气体输送进中耳腔内。如果咽鼓管功能出现障碍,对中耳腔里气体的输送不及时。当中耳腔内的气体被消耗殆尽之后,气压成为负压状态,中耳腔里血管的通透性就会增高,血清通过血管渗到中耳腔里,从而形成中耳积液。所以咽鼓管功能不良,导致出现分泌性中耳炎的一个产生的机制。
02:48
分泌性中耳炎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分泌性中耳炎的检查方法主要是依靠局部的体检,观察患者的鼓膜,正常情况下,分泌性中耳炎的鼓膜,是内陷状态;正常的鼓膜是半透明瓷白色的颜色,当液体不多时,可以透过鼓膜能看到中耳腔里有积液的水平面。如果当液体较多时,鼓膜向外膨隆,对于4岁以下儿童,做声导抗的检查。声导抗正常的情况是A型曲线,出现了鼓室的积液,是B型曲线,出现了鼓室的负压状态是C型的曲线。还有纯音测听。因为测听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听力的性质,还有听力损失的程度。
02:28
分泌性中耳炎能自愈吗
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率非常高,尤其是在儿童时期,几乎是所有的儿童都会因为感冒或者是慢性的鼻炎,这些疾病来诱发分泌性的中耳炎。大多数的分泌性中耳炎是可以自愈性的,有自限性将中耳腔里的积液自行吸收,通过咽鼓管排出。可以自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首先是要治疗原发病,比如感冒、慢性的鼻窦炎、腺样体的肥大、慢性扁桃体炎。这些疾病可以给予鼻部粘膜的促排剂。也可以给予粘膜的收缩剂。病情比较重的患者也可以给予一定的抗生素。还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防出现长期的分泌性中耳炎迁延不愈的情况。尤其是成年人单侧的分泌性中耳炎,要密切的随访。要鼻咽部的检查,排除鼻咽部肿物,导致出现分泌性中耳炎的这种危险。
分泌性中耳炎症状
分泌性中耳炎前期症状很多。有的患者会出现耳鸣,并且是间歇性的耳鸣。耳鸣的声音通常都是泪水噼噼啪啪或者是嗡嗡的声音,有的患者甚至会出现流水声。耳鸣症状时有时无,但是当患者打哈欠时,或者晃动大脑时,就会出现更加明显的耳鸣。另外有时患者擤鼻涕时,耳朵都会出现水流极速通过的声音。
分泌性中耳炎是如何引起的
分泌性中耳炎一般是由于感冒后期引起的,是因为鼻腔与耳朵有连接的一个管道,叫咽鼓管或者叫耳咽管。这个耳咽管,如果我们使劲擤鼻涕的时候,鼻腔的炎症或鼻腔的分泌物会被挤压到中耳腔内,形成慢性的分泌性中耳炎,或者急性的分泌性中耳炎。如果说出现这种情况下,我们一定要戒除这种不正确的擤鼻方式,就是使劲挤压鼻腔、使劲擤。如果鼻涕比较干,或者不容易被擤出,可以用盐水清洗,使用这种促排剂使鼻涕直接分解,或者说促进它稀释以后被排出来,而不是使用使劲擤鼻的方式来清洁鼻腔。如果使劲擤鼻就可以引起这种分泌性中耳炎。
语音时长 00:59

2019-11-05

62801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