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分泌性中耳炎的检查方法主要有耳镜检查、声导抗测试、纯音测听、鼓室压图检查、鼻咽部检查等。建议患者及时就医,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

1、耳镜检查
耳镜检查是诊断分泌性中耳炎的基础方法,医生通过耳镜可直观观察鼓膜状态。典型表现为鼓膜内陷、呈琥珀色或灰蓝色,有时可见液平面或气泡。急性期可能伴有鼓膜充血,慢性期可能出现鼓膜增厚或钙化斑。检查时需注意鼓膜活动度,轻压耳屏观察鼓膜是否随气压变化而移动。
2、声导抗测试
声导抗测试能客观评估中耳功能状态,对儿童患者尤为重要。分泌性中耳炎典型表现为B型鼓室图,显示平坦曲线,提示中耳腔积液。该检查无需患者主动配合,可重复进行,能有效区分传导性与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3、纯音测听
纯音测听可量化听力损失程度,分泌性中耳炎多表现为轻度至中度传导性聋,气导阈值升高而骨导正常,存在15-40分贝的气骨导差。儿童患者需采用游戏测听等行为测听法,测试结果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4、鼓室压图检查
鼓室压图检查通过测量鼓膜顺应性变化评估中耳功能。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鼓室压图呈现特征性改变,包括静态顺应性降低、压力峰消失等。动态观察鼓室压图变化有助于判断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
5、鼻咽部检查
鼻咽部检查可发现腺样体肥大、鼻咽部肿瘤等病因。儿童患者需重点评估腺样体大小,成人需排除鼻咽癌可能。纤维鼻咽镜能清晰显示咽鼓管咽口状态,X线或CT可辅助评估腺样体占位情况。
确诊分泌性中耳炎后,患者应避免用力擤鼻、乘坐飞机或潜水等可能加重症状的行为。保持鼻腔通畅,可尝试捏鼻鼓气法促进咽鼓管开放。急性期可配合医生建议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慢性反复发作者需排查过敏因素。儿童患者家长需关注其听力变化及语言发育情况,定期复查声导抗。若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粘连性中耳炎等并发症,需考虑鼓膜置管等手术治疗。
相关推荐
03:00
03:03
02:21
02:48
02:28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分泌性中耳炎?
- 2 什么是分泌性中耳炎
- 3 分泌性中耳炎严重吗
- 4 分泌性中耳炎是怎样造成的
- 5 分泌性中耳炎是怎么引起的
- 6 分泌性中耳炎注意哪些
- 7 分泌性中耳炎是如何引起的
- 8 分泌性中耳炎是否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