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斜视自己怎么纠正过来

60522次浏览

患者想自行矫正出现的斜视,可使用找平衡点之法。具体就是站在镜子之前,视线平视,看向自己双眉间,练习之时要多坚持一点时间,坚持时间长取得的效果就好。患者每天就可以多练习一些次数,一周之后就可以看到效果。

在患者出现斜视之后,最好的选择就是及时纠正出现的状况。其中就可自行纠正,依据斜视治疗之法实施矫正,让眼睛实施反向练习,那么现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自行纠正斜视可以使用的方法,那么是不是很有效呢?
  1、可以平视练习
  假如想自行矫正自己的斜视,可以利用寻找平衡点之法纠正。具体办法就是站在镜子之前,把自己的视线保持平视性,还要看向自己双眉间,在练习的时候必须需要一定的时间,而时间越久效果也就越好。患者每天多练习几次就可以了,坚持一周之后就可看到实际效果。
  2、实施眼睛的反向练习
  要依据治疗斜视之法矫正,就是眼睛实施反向练习。可以伸出自己指头,放于距眼睛一尺远的地方,之后把手指慢慢向鼻梁之位移动,此过程之中眼睛要盯住手指,坚持练习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有很好效果了。
  3、可以实施按摩之法
  对斜视矫正之时,可以实施穴位按摩之法,对纠正斜视有不错的作用。肌体眼部周肌肉是很坚韧的,矫正之时候可以结合按摩之法,会起到很好的疗效。
  4、常见的治疗之法
  患者在生活当中,不经意之间,就可以实施一些训练,例如眼睛盯住前方一个感兴趣的物体,盯住它不动,练习自己的定力,对间歇性眼睛外斜矫正有一定帮助,这些方法在实践中有很好的效果,可以起到强化训练的作用,是很科学的治疗办法,可以实施高效训练,也就是临床上所说的视功能训练之法。
  之上所讲的就是斜视自己纠正的办法,可以说涉及很多办法,其中在出现斜视的时候,眼睛盯住一个物体,保持一定时间的不动就可以治疗斜视,让患者更好的治疗斜视,在患者自行纠正之时,最好还要结合医生的意见。

相关推荐

斜视的并发症有哪些
斜视是常见的眼科疾病,有可能引起以下并发症。第一,弱视是由于斜视患者双眼的视线方向不平行,看东西的时候两只眼睛看到的景物不一样就会形成重影。此时大脑会选择性的抑制抑制眼睛的功能,从而消除重影症状,久而久之被抑制的眼睛视功能就会出现低下,导致最佳矫正视力低于正常。第二,高级是功能无法建立,斜视患者由于双眼无法同时看清物体,会导致双眼配合下形成的视功能出现了发育障碍。例如同时是融合式立体式的,需要尽早通过斜视矫正手术治疗,然后通过训练来建立高级视功能。第三,有可能引起面部发育异常,部分斜视患者会出现歪头看东西的情况,久而久之双侧面部的肌肉发育会不对称,从而影响外观。
语音时长 01:22

2021-04-19

80261次收听

斜视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斜视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双眼的视线方向不平行,当一只眼睛平视正前方的目标是另一只眼睛的视线方向会出现歪斜,根据外斜的方向不同,又可以分为内斜视、外斜视、垂直性斜视、旋转性斜视等多种不同的类型。第二,有可能造成弱视,斜视会导致患者双眼看到的景物不一致,从而形成重影。此时大脑会选择性的抑制一只眼睛的视觉功能,消除重影症状,久而久之被抑制的眼睛视力发育就会出现异常,造成视力低下。第三,有可能出现歪头,斜视患者在歪头时有可能能够暂时的缓解或者减轻重影的症状,就会使患者形成歪头看东西的习惯。
语音时长 01:09

2021-04-19

87154次收听

02:09
孩子斜视怎么办
孩子斜视最主要的是尽早检查,尽早进行治疗。因为斜视是一个会导致双眼发育异常的疾病,斜视可以导致弱视,弱视一旦形成,视力就非常低下,会影响孩子今后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斜视有可能会导致,双眼的立体视功能受到影响,正常我们都是双眼一起看东西,每个眼接受一个图像的刺激,把一副画面传到大脑里,两个眼睛就会传入大脑两个图像,大脑再把这两个图像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立体的图像。所以对于孩子出现斜视的情况,建议一定尽早的进行治疗。
如何科学的治疗斜视
人的双眼能够一起上下左右自如转动,靠的是牵引每只眼球壁的六条肌肉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如果其中一条肌肉的收缩力过强或过弱,无法与和其他的的肌肉力量取得平衡,就会引起眼球运动的偏斜,即斜视。那么,如何科学的治疗斜视?
斜视病相关知识概述
什么是斜视,斜视是指两眼看到的东西不对称,一只眼的焦点在目标上,另一只却偏离目标,两眼的位置也不对称。斜视不仅破坏个人形象,对人的心灵也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容易使人产生自卑、孤独的心理严重影响心理健康,现在我给大家讲讲有关斜视的知识。
斜视是如何形成的
斜视是如何形成的?斜视常常被为们称为“斜眼”“对眼”,顾名思义就是眼球的位置不正,属眼外肌疾病,在临床上可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两大类,对患者影响比较大,那么,斜视是如何形成的呢
斜视具有遗传倾向吗
斜视具有遗传倾向吗?斜视的高发人群主要为儿童,属于一种常见的眼外肌疾病,该疾病对患者的影响是不容我们忽视的,很多人怀疑该疾病就有遗传性,下面就为大家具体介绍,斜视具有遗传性吗?希望大家能够引起重视
哪些人群易患上斜视病疾病
斜视是人群中患病率最多的病状之一,我们经常看到家人或者好友患有斜视,什么人群易患上斜视病疾病?研究发现,90%儿童易患斜视,我们中国儿童是患上斜视率最高的人群,内斜视与远视有关,这在西方人群中十分常见;而外斜视与近视有关,这在亚洲人中更为流行。
02:28
什么是斜视
在生活中经常会发现孩子的两只眼睛不往同一个方向看,有的时候会说孩子是不是斗鸡眼呢,或者有的人会发现有一部分人在看我的同时还在看别人。这两种现象其实都是斜视的一种。究竟什么是斜视?其实我们两只眼睛要看的时候,两只眼睛是保持向同一个方向来看的,但是斜视的孩子或者斜视的患者,就会出现一只眼睛可能看向一个方向,另外一只眼睛会看向另外一个方向,也就两个平行线出现了交叉这种现象。往相对应的内部交叉,形成的斜视就是内斜视。如果向外部分开,就是外斜视。斜视分为内斜视和外斜视,上斜视和下斜视。
02:37
什么是儿童斜视
我们在临床当中就没有把儿童性斜视作为一个类型分出来,可能大家感觉到很多的斜视都发生在儿童的身上,所以把它叫儿童性斜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方法。为什么斜视出现在儿童时代?因为一些斜视患者,因为种种原因,如遗传因素,先天性高度屈光不正,高度远视、高度散光,以及先天性眼病、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等,以及儿童在母胎发育期间的一些异常情况,都会造成斜视出现,往往是生下来之后就会发现,或者在婴幼儿发育到儿童这个阶段,出现的斜视。其实斜视分先天性斜视和后天性斜视。
02:44
什么是原发性非调节性内斜视
如果戴上眼镜之后,斜视没有任何改变,叫非调节性内斜视。斜视分为共同性斜视、麻痹性斜视、先天性斜视等。共同性斜视又分为共同性内斜视和共同性外斜视。共同性内斜视又分为调节性内斜视、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和非调节性内斜视等。在内斜视的病因当中,有一些是因为高度远视造成。内斜视患者中,有一部分患者,因为调节力比较高,所以当给其散瞳,把调节力去掉,就会到了正常的眼位,也就是不斜视了。假设给孩子戴上眼镜,孩子的斜视度数没有了,这样的斜视叫完全调节性内斜视。如果还剩一部分,叫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如果戴上眼镜之后,斜视没有任何改变,叫非调节性内斜视。
02:29
斜视手术后多久能恢复
斜视手术后多长时间恢复,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大部分的斜视是需要通过手术才能改变斜视状态。在手术当中,不同类型的斜视会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每只眼睛有6条眼外肌,两只眼睛就有12条眼外肌。一般情况下,一只眼睛做最多不超过三条眼外肌。在眼外肌的手术过程中,首先要打开结膜,进行眼外肌缩短或者延长手术,所以术后不影响患者视力,术后完全可以自主地看东西。但因为在眼睛上开刀,有口需要做缝线,所以很多患者术后会出现眼睛红肿、磨、流眼泪,这种状态一般会持续一周左右。一周后,因为线的脱落,结膜水肿的减轻,这种磨的状态就会减轻,眼睛红和刀口愈合状态完全恢复,可能得需要几个月甚至一年左右。
内斜视和外斜视是什么
斜视最主要分为内斜视和外斜视,内斜视是两只眼睛往里偏斜,即斗鸡眼;外斜视是两只眼睛往外偏斜。在临床中斜视查分为几大类,如内斜视和外斜视,以及上斜视和下斜视。把眼睛同时看东西时,两条光线比作是两条平行线,正常眼睛看到的平行线是一条平行线。如果看东西时,两只眼睛的视觉发生交叉,往前形成交叉,叫做内斜视。如果这两条光线出现了分开的情况,就叫做外斜视。当然这两条平行线可能还会出现上下关系,叫做上斜视和下斜视。这是用平行光线来解释,发现两只眼睛往一起对眼,老百姓叫做斗鸡眼,此时的斜视叫做内斜视。当然还有一种斜视是一只眼睛在关注着,会感觉到另外一只眼睛在关注别人,这样的斜视大多都是外斜视。因此,在临床中会把这种斜视的类型分开后,再根据其病因或类型进行下一步治疗方案。
语音时长 01:42

2020-03-05

53652次收听

斜视手术怎么做
常见的斜视可分为内斜,外斜,垂直方向的斜视,Av型斜视及其他特殊类型斜视。内斜视是患者出现内斜的情况,内斜视分为先天性内斜视,调节性内斜视,非调节性内斜视以及非共同性内斜视,外斜视主要分为间歇性外斜视和恒定性外斜视,垂直性斜视主要见于上斜肌麻痹,获得性上斜肌麻痹,双上转肌麻痹,还有av型斜视以及其他特殊类型的斜视。手术方式的选择要根据患者的斜视类型进行选择。对于先天性那些是手术时机,一般选在一个半月到两岁多见一行双眼内直肌的后徙术,一般一个眼上的手术肌肉不超过两条,光调节型和部分调节型建议患者配镜,若配镜仍存在斜视考虑手术治疗,而对于外斜视的患者,主要考虑行外直肌后膝内直肌缩短术。
语音时长 02:02

2020-01-07

57258次收听

对眼怎么矫正
斗鸡眼指的是眼睛中间的瞳孔天生或者人为的朝中间靠拢,看起来就像两只鸡斗架一样,所以称为斗鸡眼,也叫内斜视、对眼,正常人的双眼就是同一物体,物体分别在双眼视网膜处成像,并在大脑视中枢重叠起来形成图像,具有立体感的单一物体,这一个功能叫双眼单视。但是婴幼儿在双眼形成过程中很容易受外界因素刺激,一眼注视目标,另一眼偏心,而不能注视同一目标,于是产生了斜视。医学上内测斜叫内斜视,也就是俗称的斗鸡眼、对眼,在儿童及婴幼儿时期,治疗主要分为两种: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是屈光不足的儿童需要框架眼镜,应积极的进行弱视治疗和训练,经过上述保守治疗不能完全矫正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的方法取决于斜视的类型及斜视的程度,斜视的患者一定要到正规医院,由专业眼科医生才可确诊诊断治疗。
语音时长 01:44

2019-12-04

57753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