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小儿肺炎的症状表现

55472次浏览

小儿肺炎的症状表现主要有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等。小儿肺炎可能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肺部湿啰音、胸痛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1、发热

小儿肺炎早期常出现发热,体温可能超过38摄氏度。发热可能伴随寒战或出汗,持续时间较长。家长需监测体温变化,避免高热引发惊厥。发热时应注意补充水分,保持环境通风。若体温持续不降,应及时就医。

2、咳嗽

小儿肺炎的咳嗽多为阵发性,初期干咳,后期可能出现痰液。咳嗽在夜间或活动后加重,影响睡眠和进食。家长可适当抬高患儿头部,帮助缓解咳嗽。避免接触冷空气或刺激性气味。咳嗽伴随喘息或呼吸困难时需立即就医。

3、呼吸急促

呼吸急促是小儿肺炎的典型表现,呼吸频率明显增快。可能出现鼻翼扇动、肋间凹陷等呼吸困难体征。家长应观察患儿呼吸状况,保持呼吸道通畅。轻微活动即可加重呼吸急促症状。出现口唇发绀等缺氧表现时需紧急处理。

4、精神不振

肺炎患儿常表现为精神萎靡、嗜睡或烦躁不安。玩耍兴趣下降,反应迟钝。家长需注意患儿精神状态变化,这是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保持安静休息环境,避免过度刺激。精神症状持续加重提示需要医疗干预。

5、食欲减退

肺炎会导致患儿食欲明显下降,拒食或进食量减少。可能伴随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家长应提供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长期食欲不振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影响康复。

小儿肺炎患儿应注意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避免直接吹风。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遵医嘱规范用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评估肺部情况。注意观察症状变化,如有加重及时复诊。

相关推荐

01:38
儿童肺炎必须输液吗
儿童肺炎不一定要输液,大多数肺炎都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或加上雾化吸入等辅助治疗手段就可治愈。比如小儿常见的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轻的支原体肺炎、支气管肺炎,完全可以通过口服药物进行治疗。而输液治疗是对于重症的疾病才有考虑,因为治疗疾病用药的原则是能口服药物就不输液,因为口服药物安全性比输液要安全的很多,因为输液是直接将药物注入到血液,虽然不良反应比较多,但是作用效果也是最好的。所以只有一些重症的肺炎的孩子才考虑进行输液治疗,而大多数肺炎的孩子不用进行输液。
小儿肺炎早期传染吗
儿童早期肺炎是否会传染,和引起肺炎的原因有关。如果肺部受到真菌或者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肺炎,一般不具有传染性,但是,如果体质较差,容易别真菌感染引起肺炎。如果是病毒,支原体或者是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炎,就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传播。因为大多数肺炎患者会伴有咳嗽的症状,病毒会通过咳嗽时的飞沫进入空气中,然后通过呼吸道进入健康人的肺部,引起感染。建议患有肺炎的患者及时去治疗,在治疗时,也需要佩戴口罩,作为病人同样需要注意个人礼节,在咳嗽时注意防护,不随地吐痰,避免病毒通过飞沫或者是痰液进入到空气中,对他人造成伤害。
语音时长 01:31

2020-11-20

58568次收听

小儿大叶性肺炎要注意什么
孩子患有大叶性肺炎,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带孩子及时去医院做检查,明确具体的原因,对症治疗。其次,在饮食上要注意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少吃油腻食物,因为这里食物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其他的矿物质,可以帮助肠胃蠕动,加速新陈代谢,排出体内的细菌,也可以帮助痰液排出体外。然后,在饮食上还需注意多喝水,少喝饮料,有利于大叶性肺炎的恢复。另外,在生活上还应注意多休息,不要让孩子长时间玩耍或者学习,并且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对于大叶性肺炎的恢复与治疗有不错辅助效果。
语音时长 01:28

2020-11-20

48296次收听

诊断早期小儿肺炎的依据
关于肺炎方面就分为急性肺炎和慢性肺炎,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仔细讲解一下急性肺炎的相关方面,一般急性肺炎是发生在儿童婴幼儿时期,也是抵抗力非常差的时期,容易因为病菌的感染而导致发病,那么我们看看诊断早期小儿肺炎
儿童肺炎护理措施
小孩子如果一旦出现了肺炎,一定会有一些外在的症状表现,比方说呼吸不顺畅,高烧以及咳嗽,这个时候在护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点,分别是保证孩子体温正常,多观察病情以及保证孩子呼吸道通畅。
小儿难治性肺炎的危害有哪些
小儿难治性肺炎会有心力衰竭的现象,还会引起呼吸衰竭、脓气胸、中毒性休克等一些问题,小儿难治性肺炎带来的影响较大,一般在早期就要及时的接受治疗,并且针对一些发烧者还要及时的降温,低烧者要做好保暖工作。
小儿肺炎为什么出现时还要拍胸片
小儿肺炎出现以后还需要拍胸片是为了更好的确诊以及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然后才能更好的用药治疗。出现小儿肺炎以后,需要及时的做出治疗,可以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果有痰的现象,还需要使用化痰类的药物进行治疗。
02:30
小儿肺炎会传染吗
支气管肺炎,多数由于是细菌、病毒和支原体、衣原体、一些不太典型的感染所引起的支气管粘膜的炎症,或者是肺泡粘膜的炎症,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双肺里的固定湿啰音,它是呼吸道的感染,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飞沫传播,但是被传染的患儿不见得就一定得肺炎。比如SARS、冠状病毒肺炎或其他的感染,侵犯下呼吸道感染的几率会比较高,所以一般情况下,接触了小儿肺炎的患儿,也不用过于紧张,可以通过多喝水、饮食护理,如果密集接触时间比较长的,可以口服预防性用药来避免被传染肺炎。
02:26
小儿肺炎雾化治疗需要注意什么
在雾化治疗之后要漱口,避免长期的雾化导致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在口腔中驻留时间过长,雾化时注意体位和姿势,尽量保证患儿安静状态下有效的呼吸和有效的吸入。另外患儿在雾化后,由于痰液的稀释利于排出会引起咳嗽,要避免痰液的上涌之后继发的窒息。一般表现为有明显的喘憋、呼吸急促,或是胸片上体现有肺脏感染的肺炎患儿,以及大叶性肺炎的患儿,会辅助雾化治疗。雾化治疗是通过细小的颗粒雾化直接吸入到下呼吸道,改善呼吸道的症状,多采用是β受体阻滞剂,最常用的是吸入性的异丙托溴铵和吸入性的布地耐德混悬液。
02:33
新生儿肺炎的症状
新生儿肺炎发病的时候,很少有咳嗽,但是它会有呼吸运动的浅表、呼吸困难、呼吸暂停,或者呼吸不规则。缺氧严重的时候,可以出现皮肤青紫等等,这些都是新生儿肺炎的一些表现。新生儿肺炎初期的表现并不是特别明显,新生儿咳嗽反射也没有完全的形成、胸廓发育也相对不健全、呼吸肌比较软弱,一般很少有发烧,或者咳嗽、咳痰这些症状,如果一旦有咳嗽、咳痰这些表现,基本上就可以诊断为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肺炎如何解决
新生儿肺炎需要注意孩子的保暖、细心地喂养、保持呼吸道通畅、胸部物理治疗清除痰液、针对病原菌治疗、置于中性温度环境、常规监测心电、血压、血糖等·。新生儿肺炎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对于新生儿肺炎应该早期的发现,早期的治疗。一、体温不升的应该给孩子保暖,必要时可以住保暖箱。二、要细心地喂养,能喂母乳是最好的。三、常规的进行心电监护、血压监测、血糖监测,保持内环境的稳定。四、置于中性温度环境,加强营养。喂奶以少量多次为宜,不能经口喂养的可给予肠外营养治疗,要保持液体和电解质的平衡,纠正酸碱平衡紊乱。五、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清理呼吸道,有面色苍白或者是青紫,呼吸困难的应该给孩子吸氧。如果呼吸困难很明显,氧和不能维持,可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六、痰液较多或咳嗽的给予胸部物理治疗,包括药物雾化吸入、体位引流、背部叩击、震荡等。七、针对病原菌治疗,如果合并了细菌感染,可以选择青霉素或者头孢菌素进行治疗,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合理的药物进行处理。
语音时长 01:32

2019-08-19

60781次收听

小儿麻甘颗粒说明书
小儿麻甘颗粒主要用于小儿咳嗽、肺炎、哮喘以及咽喉炎等。由于小儿抵抗力较弱,可在家中常备一些该药物。但由于小儿麻甘颗粒长期服用有一定副作用,表现在皮肤及胃肠道等方面,因此它的服用剂量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服用。
肺炎检查项目
小儿肺炎首先要做末梢血检查,主要是看炎症的程度。如果是细菌感染,末梢血白细胞会偏高;如果是病毒性肺炎,末梢血白细胞可能是偏低或者正常。第二个要做X线检查,判断病变部位、病变的严重程度。第三可以做病原学检查,比如做咽试子培养看是有支原体感染还是什么感染。同时还可以做痰培养,血培养。如果有胸水可以做胸水培养。病因学检查看肺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最后如果孩子病情比较重,有缺氧的表现,还可以做血气分析检查,看看是不是有酸中毒,有没有缺氧状况。一般做这几个检查就可以,可以满足诊断。
语音时长 01:56

2019-01-24

50876次收听

肺炎宝宝的护理方法
肺炎宝宝应注意补充水分,保证宝宝充足睡眠。多喂温水,少量多次,经常给患儿拍背、翻身,促进痰液排出。另保持宝宝的呼吸顺畅,注意室内温度,避免空气太干,定期通风,以防感染。如有发烧症状,在多补水的同时注意物理降温,密切关注宝宝的病情变化。
语音时长 02:27

2018-09-21

57750次收听

02:54
肺炎宝宝该如何护理
有些宝宝会患上肺炎,出现咳嗽、痰多以及流涕等表现。对于患有肺炎的宝宝,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多给宝宝补充水分,也要经常给宝宝定时拍背以及翻身,通过这些方法,来促进宝宝痰液的排出。要注意保持宝宝气道的通畅,保持宝宝所在室内的温度以及湿度要适宜,经常开窗通风,以缓解宝宝的不适感。家中的其他人在出现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时候,应该与小儿隔离。另外,家长在宝宝发烧的时候,要多多采用喝水以及物理降温的方法,来帮助宝宝降低体温。如果在使用这些方法之后,效果不佳,这时候家长可以再选择用药物,给宝宝进行降温。除此之外,家长要注意尽量让小儿卧床休息,保证宝宝的休息。在日常的饮食当中,也要注意加强患儿的营养,保证宝宝营养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