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肠息肉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9-11-2255550次浏览

肠道息肉的出现会有着明显的疼痛现象,严重危害到患者的健康,要想有效减少疾病的出现,本身就应该做好预防,预防之前也应该了解诱发的因素,其实引发的因素有很多,可能是遗传性因素所造成,也可能是受到炎症的刺激,或者是生活习惯的不正确,饮食习惯的不正确。

肠道上最容易会出现肠息肉,也会对于人体产生一定危害性,会有着无法忍受的一种疼痛现象,所以必须要尽快的接受治疗,其实在治疗的过程中了解引发的因素也同样非常的重要。那么,肠息肉的诱发因素有哪些呢?
  一、遗传性因素
  其实肠息肉有很大一方面就是跟遗传基因有关系,比如自己的父母本身就存在肠道息肉,那么可能就会遗传给自己的孩子,也就是说他在性别上是没有任何分别的,男女双方都有可能会遗传到这种基因,对于这种先天性的肠息肉,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治疗往往也会存在着很多的难度。
  二、受到炎症的刺激
  除了在遗传上有一定的原因以外,引起肠息肉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炎症,如果一个人长期的受到炎症的困扰,很有可能就会产生肠道息肉的可能,而炎症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引起注意,有炎症的情况下必须要及时控制,预防对于肠胃产生干扰,同时要养成多喝开水的习惯,加速身体内的一些有害物质快速的排出体外。
  三、机械性损害
  粪便粗渣和异物都会导致大肠黏膜出现刺激,更可能会出现机械性的损害,使细胞出现异常增生,形成息肉。
  四、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的不规律又或者是一些不良的习惯,都有可能会导致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引起肠道细胞突变,增生等,最终也可能会出现肠道息肉。
  五、饮食因素
  饮食因素的出现,大部分和结肠息肉也同样有着一定关系,如果经常性摄入一些辛辣或者是刺激性的饮食,对于个人的健康也会产生一定的危害,可能是腺瘤性息肉形成的基础。

相关推荐

00:55
内镜手术怎么做的
内镜手术是在内镜下完成的外科手术,主要是通过胃镜或肠镜对活体组织进行标本病理检查。手术过程:第一步:内镜手术若通过胃镜来进行,则带有探头的导管会通过人体的咽喉部位进入体内;肠镜检查时,导管则会通过肛门进入人体。第二步:患者应该取侧卧位并屈膝,当导管进入体内后,积极配合,使导管顺畅抵达至体内检查部位。第三步:医生会通过移动探头方向观察检查患者部位具体情况,明确诊断后按原路径退出。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内镜手术创伤小,但患者术后仍要注意多休息,保持饮食清淡。
00:57
腹腔镜推结器打结方法是什么
做腹腔镜手术时,会用到腹腔镜推结器这种手术用具,合理使用这种手术用具可以对伤口进行缝合,从而起到止血、促进伤口生长的作用。不同腹腔镜手术产生的伤口不同,并且患者的身体情况也有差异,因此,腹腔镜推结器的打结方法有所不同,医生通常会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适合的方法。操作过程:第一步:医生选择合适的腹腔镜推结器用具。第二步:用腹腔镜推结器缠绕手术缝合线。第三步:用缠绕好的缝合线打结,缝合伤口。术后患者需注意伤口清洁,如果发现伤口有裂开、疼痛等现象,需及时就医,必要时遵医嘱再次进行缝合。
03:24
肠息肉多大需要切除
肠息肉大于0.5cm,也就是5mm以上的息肉,通常都是建议切除的。肠息肉大概分两大类,一类是炎症性息肉,一类是腺瘤样的息肉。对于肠黏膜的破损,炎性增生刺激,会形成炎症性息肉,炎症性的息肉一般不会癌变,可以观察。如果息肉大于5mm,也建议切除。腺瘤样的息肉有癌变的风险,大于2cm以上的腺瘤,癌变风险会超过50%,所以对于腺瘤样的息肉,如果发现形态上符合或者像腺瘤的,即使比较小的息肉,也建议切除,两、三毫米以上的腺瘤样的息肉也会建议切除。在肠镜检查的时候,对于小的炎性息肉,以及小的腺瘤样的息肉,不太容易鉴别,可以通过观察,等息肉大了以后,再做进一步处理。
别轻视肠息肉,发现这种息肉必须切,否则可能会癌变
在之前的科普内容中,我们讲到过肠息肉的危害以及多种类型,由于息肉的发生我们无法自行判断,只能从某些异常症状进行猜测,必须通过正规医疗检查也就是肠镜检查才能确诊。在临床诊断中,有些肠息肉患者运气比较好,提早发现并及时切除,防止息肉继续恶化、发展。但是也有些患者轻视肠息肉的危害,拖延病情,导致息肉恶化、癌变。今天分享一个具体案例,希望能提高大家对肠息肉的关注度,不要出现病情拖延情况。
大肠息肉的早期症状
大肠息肉也就是解剖学上的结肠和直肠出现息肉,结肠或直肠出现息肉,根据息肉的成分又分为真性息肉和炎症性息肉,所谓真心息肉也就是我们说的肿瘤性的息肉。炎性息肉通常是继发于结肠炎症或者是直肠炎症,通常是因为各种因素,比如进食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或者是粪便干结便秘,干结粪便损伤大肠黏膜所引起的机械性炎症,甚至伴发有细菌感染所引起的细菌性炎症。其早期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腹部隐痛不适,无明显固定压痛点,局部的肠粘膜破裂,甚至会出现便血或者粘液脓血便。对于肿瘤性息肉,也就是原发于大肠黏膜的肿瘤性增生所形成的息肉,早期时一般来说,肿瘤比较小,无明显的症状或仅仅表现为肿瘤。破裂以后引起的少量便血。
语音时长 01:32

2020-03-31

52137次收听

肠息肉是什么
肠息肉是肠粘膜表面,从粘膜层上增殖起来的一团肉,它和肿瘤有不同,是良性的增生。息肉分很多种类型,一种就是炎性,比如炎症细胞,包括13粒细胞都可以在局部增殖产生像一团肉一样改变,用活检钳取下来发现,只是炎症细胞的局部进入。第二种就是增生性,增生性就像平时皮肤上,反复摩擦一些临床下皮增生,这种也是一个正常细胞的一个累积,这增生性和炎性基本上都不会癌变。除了这两种之外,考虑肠息肉里面还有什么,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分为绒毛状腺瘤,管状性腺瘤,绒毛管状腺瘤,这三种腺瘤性息肉都有一定的癌变率。从外表的长相看起来都是差不多的,都是隆起的。绒毛状腺瘤和管状腺瘤怎么区分,是通过显微镜下进行染色,发现完全不同的,而且十年癌变率也是不同的,绒毛状腺瘤是最危险,管状腺瘤次之,绒毛管状居于其中。所以如果出现肠息肉,不是恶性。第二要重视,因为当中可能潜藏的一部分恶化的,恶变的可能。所以有这种情况,应该尽快到医院进行就诊。
语音时长 01:51

2019-12-20

64361次收听

02:08
肠息肉一定要切除吗
肠息肉是否一定要切除,要根据它的病理类型决定。如果是炎性的或者增生性的,不一定要切除,因为它不一定会癌变。但如果是腺瘤性的息肉,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绒毛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是大概40~60%。管状腺瘤十年癌变率是20%左右,而绒毛管状居于两者之间,所以,如果是腺瘤性息肉,一定要切除。对于炎性的或者增生性息肉可以内镜下随访,一年查一次。但是要注意,即使肠息肉切除以后,依然要定期随访,每年或者1到2年复查一次肠镜,防止复发。
大便隐血弱阳性严重吗
如果出现大便隐血弱阳性的情况,大家需要引起注意,因为引起大便隐血弱阳性的情况有多种,其中还包括一些对人体产生重大影响的疾病,但是大肠癌、肛裂等,这些疾病可能会对患者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当然,引起这种状况的可能也是其他原因,不过建议做进一步的检查,避免病情加重。
肠息肉很严重吗
肠息肉比较严重,需要积极治疗。肠息肉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胃肠道疾病,根据不同的组织学类型分为腺瘤、幼年性息肉、增生性息肉以及炎性息肉。肠息肉当中增生性的慢性息肉、炎性息肉、绒毛管状腺瘤性息肉以及特性发育性息肉。其中慢性炎性息肉和绒毛管状腺瘤性息肉都是良性病变。但在绒毛管状腺瘤或者是增生性腺瘤,增生性息肉的基础之上,随着时间的延长,一般三到五年或者十余年,在本身息肉基础上,在息肉顶端,容易发生转移或者是恶变的情况,这些情况是恶性的一些表现,也就是管状腺瘤三级或四级的表现。需要在诊断息肉明确的前提下,应该尽早的给予肠镜下息肉切除,这是预防和再次发生肠癌或者是其他疾病的首要解决办法。而且在发现息肉之后,尽可能的一年左右复查肠镜,进一步排除其他的再发现息肉的可能。
语音时长 01:33

2019-10-11

64134次收听

发现肠息肉必须要手术吗
息肉超过两公分,无论是良性还是恶性,都需要及早进行手术治疗、干预。肠息肉作为肠道中比较常见的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内镜技术不断完善,可以及早发现息肉。息肉比较小,可通过近期观察,或者在肠镜检查中,做息肉切除,定期随访、定期进行肠镜检查。
语音时长 01:33

2019-10-11

57712次收听

肠息肉会不会癌变
肠息肉根据病理结果可分为几种类型,一个是炎性息肉增生期息肉,这类不会癌变。一个是腺瘤性息肉,有可能会发生癌变。一、炎性息肉增生期息肉,这种息肉不会癌变。二、腺瘤性息肉,有可能会发生癌变,但是腺瘤性息肉并发癌变也需要条件,一般直径越大,癌变的几率越高。如果患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则患癌的风险基本上不存在。
语音时长 01:02

2018-10-19

58848次收听

肠息肉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肠息肉通常在早期没有症状,但随着息肉体积的增长,可能会引起腹部不适、肠道出血、腹部肿块、贫血的症状。具体分析如下:
01:39
肠息肉是什么病严重吗
肠息肉是指肠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组织,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以前,可以统称为息肉。在通常情况下,肠息肉这种疾病的发生率,可以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患者以男性为多见;对于患有肠息肉的病人,是以结肠息肉以及直肠息肉,最为多见。而小肠息肉的患者,则会比较少。一般来说,肠息肉的患者,主要可以分为炎症性肠息肉和腺瘤性肠息肉两种。对于患有炎症性肠息肉的病人来说,在炎症治愈以后,肠息肉可以自行消失;而腺瘤性息肉,一般不会自行消失,并且有产生恶变的倾向,如果有恶变倾向,需及时切除。肠息肉可以通过做肠镜来确诊,患者通过肠镜检查,可以及早发现肠息肉。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肠上有小隆起,取之做病理检查,能发现结肠息肉或者直肠息肉。
肠息肉的症状表现
结肠息肉主要指的是患者的结肠肠腔内突生的赘生物,这种病一旦发生患者就会出现便血、排便习惯改变、腹痛排便次数改变、排便形状改变以及一些肠道外症状,患者在出现了这些症状之后,会严重危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及时的治疗。
肠息肉最佳治疗方法
对于肠息肉的治疗来说,并没有所谓的最佳治疗方法,选用适合病情的方法会比较好。治疗肠息肉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