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一定要切除吗
发布时间:2019-12-2060152次播放
视频内容:
肠息肉是否一定要切除,要根据它的病理类型决定。如果是炎性的或者增生性的,不一定要切除,因为它不一定会癌变。但如果是腺瘤性的息肉,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绒毛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是大概40~60%。
管状腺瘤十年癌变率是20%左右,而绒毛管状居于两者之间,所以,如果是腺瘤性息肉,一定要切除。对于炎性的或者增生性息肉可以内镜下随访,一年查一次。但是要注意,即使肠息肉切除以后,依然要定期随访,每年或者1到2年复查一次肠镜,防止复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直肠增生性肠息肉是什么
直肠增生性肠息肉是直肠黏膜上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良性赘生物,属于非肿瘤性息肉,主要有体积较小、生长缓慢、癌变概率低等特点。直肠增生性肠息肉可能与慢性炎症刺激、遗传因素、饮食习惯、年龄增长、胃肠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1、慢性...
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手术流程
手术通常需要30分钟至1小时,具体时间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及手术方式不同会有所差异。术前通常需要给予解痉药物或镇静剂,注射药物后可能会出现一过性视物模糊、心率加快等症状,但通常会很快缓解,无需过于担心。患者通常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如需采取无痛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术前还需给予麻醉剂并建立静脉通路。医务人员经肛门缓慢导入内镜后,沿直肠与结肠逐渐向前推进,直至到达盲肠末端。随后缓慢回撤内镜,并仔细观察明确息肉部位。如息肉较小可直接应用活检钳切除,如息肉较大,则需应用圈套器切除。如上述办法均难以切除息肉,则需在病变部位注入适量生理盐水,使病变隆起后再予以切除。切除的息肉组织随即会被送至病理科进行检查,明确息肉性质,并确认是否已发生癌变等。检查结果大约可在一周后领取。息肉切除后仍需定期复查,具体复查时间需由主治医生根据息肉的大小、形态以及病理检查结果等综合决定。
肠息肉切除术后几天能恢复正常饮食
肠息肉临床上分几种类型:其中肠息肉切除以后,几天可以恢复正常饮食,一般情况下比较小的息肉,个数比较少,比如0.3cm以下的息肉,术后3-4个小时以后,就可以饮水,吃点无渣流食、半流食第三天以后,就可以进正常饮食;如果比较大的息肉,比如超过0.3cm,或者多发的息肉,甚至带蒂的息肉,临床上切除的时候,或者用胶圈套扎或者用肽夹,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禁食2-3天,这期间可能需要补充一些无渣的营养液或者静脉补充营养液,2-3天以后如果没有便血,就可以进全流食、半流食,到第四天的时候,就可以进正常的饮食。大家千万要注意做肠息肉切除以后,即使进正常饮食的时候,也不要吃过多的粗纤维食物,不要吃刺激性食物,不要吃辣椒、饮酒和烟熏或油炸食物,以及生、冷、硬的,不易消化的食物,目的是让胃肠功能能够很快的恢复到正常状态。
做肠息肉手术需不需要住院
如果做了肠镜以后,发现自己长了一个息肉,如果息肉很小,什么叫息肉,就是小的一个肉东西,只要小于0.5公分,做肠镜的同时就可以给它切了。切完了以后,同时大夫就给送病理,一个礼拜病理结果就出来,可能是增生型的,有可能是炎性的,最不好的可能就是管状腺瘤样的息肉。有可能一看息肉太大了,比方大于0.5公分,有0.8公分或者1公分,这样的人就不能切。为什么,如果要是把它切了,比方1公分的,切完了就容易肠穿孔。要是确实很大,比方0.8公分、1公分左右的,我们建议最好是住院切除,因为还是很小的,只是不适合于在门诊切除息肉,适合于住院切除。有的人讲,住院切跟门诊切有什么区别,其实最大的区别就是,住了院以后切是一样的切,但是术后我要管理你。怎么管理,就是不让你吃东西,控便,就是不让排便。因为只要排便就有肠蠕动,那块切完了,肠子薄就容易穿孔。控便就是不吃饭,人是铁饭是钢,不吃饭多饿的慌,在医院就要输一些营养液。
01:56
肠镜切除息肉需住院几天
一般的情况下,肠镜切除息肉肯定是在0.5公分以上,1公分以下。一般住院几天,我们认为可能目前的情况下住个三、五天。因为做完息肉不能吃饭,控便3天到5天,不吃饭的情况下,肠蠕动没那么剧烈,防止肠穿孔。这样住院可能就要打一些营养液,因为人不吃饭了那怎么办,还得要能量,还得要身体的代谢,那么就要打营养液。所以一般的情况下,如果住院切肠息肉不超过一周。
02:18
肠息肉取样活检准确吗
肠息肉取活检既准确又不准确。准确性体现在肠息肉取活检是通过肠镜取息肉组织做病理活检,病理活检是临床上病理诊断最准确的诊断。不准确性取决于取样的过程,一是息肉比较大,取活检不可能切除全部息肉,而活检钳非常小,可能只是取表面的一点黏膜,只取到表面正常组织,没有取到真正的癌细胞,就会影响准确率。二是存在多个息肉的时候,可能只做了部分的采样,可能正好漏掉恶变肿瘤息肉,就使得结果不准确。总之,肠息肉的活检准确率非常高,但同样也存在一定的不准确性。
02:31
什么是肠息肉
息肉本身就是肠粘膜表面,从粘膜层上增殖起来的一团肉,它本身又和肿瘤有不同,它是良性的一种增生。息肉分很多种类型,一种是炎性,比如炎症细胞,包括13粒细胞都可以在局部增殖产生改变,用活检钳取下来发现,只是炎症细胞的局部进入。还有就是增生性,这种也是一个正常细胞的累积,增生性和炎性基本上都不会癌变。肠息肉里面还有腺瘤性息肉,分为绒毛状腺瘤、管状性腺瘤、绒毛管状腺瘤,都有一定的癌变率,绒毛状腺瘤最危险,管状腺瘤次之,绒毛管状居于其中。
肠息肉切除后会癌变吗
发现肠息肉一定要做手术吗
早期发现肠息肉后,并不是一定需要做手术,只有到了肠息肉后期,是一定需要做手术的。肠息肉到了后期数量会逐渐增加很多,从几个、十个、乃至于到几百个,多数肠息肉累积下来,会病变成肠癌,加大患癌几率,因此手术治疗是尤为重要,但在前期可考虑进行药物治疗,药物消炎治疗不了的情况下,必须要进行手术治疗,早治疗早康复。
01:26
肠息肉会癌变吗
肠息肉是息肉的一种,指的是肠道粘膜上所有隆起性的病变,包括炎症性和腺瘤性两种。患者发现结肠息肉不必过于紧张,因为结肠息肉大部分都可以在内镜下做治疗。进行治疗后或者在检查的时候会取病理,根据病理结果将它分为几种类型:第一个是炎性息肉、增生期息肉,这种息肉不会癌变。第二个是腺瘤性息肉,这种可能会发生癌变,但是腺瘤性息肉病发生癌变也需要条件,一般直径越大癌变的几率越高。随着现在肠镜的检查治疗手段趋于完善,如果患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则患癌的风险基本上不存在。
儿童肠息肉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01:43
肠息肉是怎么引起的
对于肠息肉这种疾病的发病原因,并不是很清楚。但是,导致患者肠息肉的发生,可能会有以下几方面的发病原因:第一,通常情况下,肠息肉患者在有些时候,会比较郁闷,中医常说“不通则痛”,有些时候经血不通,就会造成肚子疼的症状出现,可能是由于肠道不通畅所导致,不通畅可能就会引起组织生长结节;第二,在有些时候,肠息肉的出现,可能是与家族遗传史有关;第三,肠息肉的出现,可能是因为病人有气滞血瘀的症状出现,或者是患者比较抑郁,有不高兴的事儿,或者是患者认为自己比别人差,影响心情。所以,通常情况下,会主张那些45岁以上的人群,应该尽早去医院,做一些常规的肠镜检查。如果发现有肠息肉的存在,就一定要尽早进行手术切除的方法,来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