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症状
川崎病症状主要有发热、皮疹、手足硬性水肿、眼结膜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等。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好发于婴幼儿。
1、发热
川崎病患儿通常会出现持续高热,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发热时间一般超过5天,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发热期间患儿可能伴有烦躁不安、食欲下降等表现。家长需密切监测患儿体温变化,及时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物。
2、皮疹
患儿在发热后2-3天可出现多形性皮疹,多见于躯干和四肢,呈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不伴瘙痒。皮疹通常在1周左右消退,不留色素沉着。家长应注意保持患儿皮肤清洁,避免抓挠,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
3、手足硬性水肿
病程第2-3周可出现手足硬性水肿,手掌和足底发红,指趾末端出现膜状脱皮。这是川崎病的特征性表现之一。家长需注意保持患儿手足清洁,避免继发感染,可遵医嘱使用润肤剂缓解皮肤干燥。
4、眼结膜充血
患儿可出现双侧眼球结膜充血,但无脓性分泌物,这是与其他眼部感染的重要鉴别点。结膜充血通常在1-2周内自行消退。家长应注意避免患儿揉搓眼睛,保持眼部卫生。
5、颈部淋巴结肿大
约半数患儿会出现单侧颈部淋巴结肿大,直径多超过1.5厘米,质地较硬,有触痛但表面皮肤不红。淋巴结肿大可持续数周。家长需注意观察淋巴结变化情况,避免按压。
川崎病患儿应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补充水分。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症状变化,如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精神萎靡、心率增快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期间要遵医嘱定期复查心脏超声,监测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恢复期患儿应避免剧烈运动,预防感染,保证充足营养摄入。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