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女性气虚怎么调理

57328次浏览

气虚女性临床上多见发热、自汗、口渴、喜欢热饮,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子宫脱垂脱肛、大便不成形伴有大便不畅、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细弱。女性气虚临床上调理治疗可以用中药方剂补中益气汤加减。女性还需多进行锻炼,将饮食与运动合理的搭配,气虚会补充上来。

气虚,中医认为是人体元气缺乏所致,尤其容易在体质虚弱的女人身上表现出来。气虚体虚的女人容易出现精神萎靡、头晕目眩、少气懒言、动则气短、易出汗、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头发也会干枯掉落等症状,对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那么,女性气虚怎么调理?
  气虚体质的女性可从以下方面进行调理:
  1、多食健脾益气之品
  如扁豆、芡实、淮山、香菇、大枣、桂圆、蜂蜜等;少吃耗气之物,如瓜子、槟榔、卷心菜、生萝卜等,通过饮食来调养身体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方法,平时可以选用性平偏温、健脾益气的食物,如大米、小米、大枣、香菇、莲子、黄豆、豆腐、鸡肉、白扁豆、南瓜、胡萝卜、山药、鸡蛋、鹌鹑(蛋)、牛肉等。耗气的食物尽量少吃或不吃,如槟榔、生萝卜等。生冷苦寒、辛辣燥热的食物不宜多食。
  2、运动宜舒缓,勿剧烈
  可参与太极拳、瑜伽、散步、慢跑等运动,不宜进行马拉松等剧烈运动。加强锻炼。“生命在于运动”,如果身体越是缺少运动,那么体质就会越来越差。所以说,想要令身体恢复健康,最好能够多参加一些体育锻炼,这样身体也会被动的兴奋起来,体质也能够改善。
  3、服用甘温补气的中药和中成药
  气虚体虚的女人看起来精神状态很差,除了要做好饮食以及运动等相关方面的养护外,在必要的时候也可采取适当的药物养护方法。可以选择一些补气药材,例如人参、黄芪、党参、山药、茯苓等,都是一些具有补气作用的中成药。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服用。
  其实平时应该多吃一些鱼类对人的健康是比较好的,适当的吃一些青鱼或者是鲢鱼,可以有效的补充气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促进食物的消化,而且可以起到调养身心的作用,气虚的女性可以适当的吃一些香菇泥鳅粥。

相关推荐

喝红参酒补心阳,让气色好起来
红参酒可能有助于补益心阳、改善气色,但需结合体质与饮用方式综合判断。红参酒的主要作用包括温补心阳、促进气血运行、缓解疲劳、增强免疫力、调节内分泌功能。
气虚血虚的症状有哪些
气虚血虚的症状主要有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失眠等。气虚血虚多由先天不足、久病体虚、饮食失调、过度劳累、失血过多等因素引起,可通过中药调理、饮食改善、适度运动等方式缓解。
01:04
小孩一动就出汗怎么推拿
小孩一动就出汗可能存在气虚,尤其是肺气虚,此时可以采取揉肾顶、补脾经、推三关的推拿方式改善这个情况。操作步骤:1、揉肾顶:肾顶位于小孩小拇指掌面末端处。操作者可以将小孩的小拇指固定,以中指或食指按揉其小拇指掌面末端处,反复按揉50~150次。2、补脾经:脾经位于儿童大拇指的螺纹面。手法是从小孩大拇指的指尖推向指根,推50次左右。3、推三关:三关位于小孩前臂桡侧缘。操作者可以一只手握住小儿的手部,另一只手用拇指的桡侧缘或者食指、中指面从腕横纹推向肘横纹处,推100次左右。这些推拿方式的具体操作应咨询临床医师,家长不可盲目操作,以免对小孩身体造成损害。
一动就满头大汗是什么虚?
一动就满头大汗可能是气虚,也可能是阴虚,还有可能是热证。出汗多属于汗证的范畴。汗证是指汗液外泄失常为主症的一类病证,包括自汗、盗汗等。自汗是指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白昼时时汗出,动则汗多;盗汗是指睡觉时汗出,醒来出汗停止。中医认为,出汗多的病因病机多为阴阳失调、腠理不固导致汗液外泄;汗为心之液,动则多汗也可见于心经有热证。中医治疗出汗多讲究辨证论治,虚证分为肺卫不固证、阴虚火旺证、心血不足证,分别采用玉屏风散、当归六黄汤、归脾汤等进行加减治疗。动则汗多也可见于实证,如心脾热盛证、邪热郁蒸,治疗可分别采用导赤散合泻黄散、龙胆泻肝汤等。上述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此外,出汗多的人应注意自身的调护,如应避风寒,以防感冒;出汗后及时擦拭;出汗多者,应及时更换内衣并保持清洁;如果出汗多的同时还伴有发热,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语音时长 01:36

2022-08-18

15076次收听

02:11
气虚会头晕吗
气虚是可以引起头晕的,气它可以推动血液的运行,气虚就意味着患者没有力量推动血液,血液很难供应到头部,血液供应不上去,氧气也供不上去,整个头部就出现能量跟不上,代谢跟不上,营养跟不上,所以会出现头晕。这一类患者处理有两个办法:第一可吃一些补气药物,如补中益气丸、胃脾丸等,其次要加强运动,气虚很多是身体虚弱,长期不运动,在家里不运动导致气虚,所以脉管很小,同一时间内供上去的血液很少,所以会出现头晕,当然还有一部分属于病后气虚,这类患者更加要使用补气的药,补气活血,推动血液运行。
气虚是补脾吗
补脾是治疗气虚的最主要方法。因为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只有脾胃强健,才能将吃进去的饮食化生成人体所需要的水谷精微。另外,还要看看气虚是哪个脏腑的气虚,是心气虚、是脾气虚、还是肾气虚。任何脏腑的气虚,在补相应脏腑的基础上,都可以酌情加入一些健脾益气的药物,来达到治本的目的。多数补气的药物像人参、党参、太子参、西洋参、黄芪等,既可以补肺气、也可以补心气,补脾气。补肾气的代表方像常用的金匮肾气丸,里面就有山药、茯苓,实际上也是健脾益气的药物,通过补后天来达到补先天的目的。因为气的生成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是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第二个是水谷之精气。第三个就是自然界的清气。这主要跟肾藏精气的功能、脾胃的运化功能和肺的通气功能有关。所以补气主要是补脾、补肾、补肺。
语音时长 01:41

2021-07-09

72200次收听

儿童气虚怎么治疗
孩子在生长的发育过程中,如果出现短暂的身体的失调,有一些短期的比较衰弱,首选是通过饮食来调理。平时可以多吃一些具有补气虚的食物,比如牛肉、鸡肉、猪肉、鸡蛋,还有像山药、莲子、牛奶等,都具有很好的补气虚的效果。告诉孩子一定不要挑食,平时除了饮食的调理,还要让孩子注意增强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对于增强气血功能是很有益处的。另外要注意有营养食物的摄入。小孩如果有一些气虚的症状,还可以通过小儿推拿、捏脊等自然疗法,有助于补益强壮,增强小孩的体质。如果说气虚比较明显的,症状比较严重的,也可以吃一些具有补气作用的中成药,比如黄芪生脉饮、玉屏风散、人参健脾丸、四君子丸。也可以用一些中药单味的,比如黄芪、黄精、党参、炙甘草等这些都具有补气的作用。具体用哪个药,还要看气虚是哪个脏腑为主。当然如果要用药的话,最好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来应用。食疗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如果用药辨证不准,就容易有副作用的发生,所以去咨询专业的医生。
语音时长 01:53

2021-07-09

72412次收听

肾气虚的临床表现有什么症状
肾气虚是肾虚的一种常见的类型,在临床上肾虚又分为肾气虚,肾阴虚和肾阳虚。肾气虚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三组症状,第一组症状是一般的肾气虚证,表现为腰膝酸软无力,神疲乏力、面色淡白、舌质淡,儿童会有生长发育的迟缓。第二组症状是肾气不固的表现,临床症状除了一般的肾气虚证之外,还会有小便的频数清长,或者余沥不尽、夜尿多,遗尿、男子会有遗精早泄,女子白带会清晰、量多,月经会有淋漓不尽,或者是会有胎动不安、滑胎。第三组症状是肾不纳气的表现,临床症状是在肾气不固的基础上,见到久病咳喘、呼多吸少、气短,动则喘甚等等。
语音时长 01:29

2021-07-09

82364次收听

02:27
气虚吃什么食物能补
气虚既可以食补,也可以药补,还可以通过针灸、推拿、气功、太极拳、八段锦、锻炼等方法来改善。如果是单纯的气虚,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首选还是以食补为主,药物不作为首选。食补可以在均衡饮食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具有补气作用的食品,像乌鸡、牛肉、羊肉、鲫鱼、鳝鱼、泥鳅、山药、莲子、薏米、红豆、小米、糯米、大枣、牛奶、鸡蛋、蜂蜜、蜂王浆等。也可以食物跟药物结合,药物可以选择黄芪、人参、党参、西洋参、太子参、茯苓、白术等做成药膳,补气作用更好。
02:11
气虚的症状有哪些
气虚就是能量不足,这种状态叫气虚,气虚的人生命的活动力是不旺盛,免疫力是低下的,因此就特别容易生病,特别没有活力,总是一种虚弱、懒洋洋的状态,精神比较差。根据气虚的脏腑不一样,临床症状也不一样,比如肺气虚的症状就包括一些咳嗽、气短,咳痰比较清稀,早晨起来可能痰比较多,在疾病当中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或者支气管哮喘的缓解期,像这种情况都是肺气虚的表现。另外像脾气虚的一些症状,就包括了食欲不振,饮食的量减少、消化不良,容易腹胀、肚子胀、慢性腹泻。
02:22
为什么会气虚
首先过度的劳累,还有一些无谓的消耗,比如有的人生活不规律,这样无谓的消耗会导致气虚,有的人饮食不够节制也可以导致气虚。气虚除了表现面色苍白,或者是萎黄,面色没有光滑,还可能会见到声音的低微、头晕、乏力、气短,或者有食欲不振,大便是比较稀的,同时脉也比较弱,舌头也淡、苔白的。还有一些人是先天就不足,生下来以后就存在着一种气虚的状况,这些原因都会导致气虚的发生,比如在胎儿的时期营养就不够,这些可能造成本身在母体内就不足,或者有一些老年人大病以后,都会造成气的耗伤,导致气的不足。
脚心冷怎么回事
脚心发冷中医认为是由肾阳虚引起的症状表现,而气血不调、体质较差或长期卧床不起久病,患者自身体质较差,也经常性会出现该种症状。另外,若是出现单侧脚心发冷,则可能与静脉曲张、动脉炎等疾病有关,需要注意鉴别。
气血不足喝什么比较好
气血不足,如果说想做一些方便的,代茶饮的东西,我们可以这样来把握。如果说你是以气虚为主的人,你比如说见到一些像气短乏力、不耐劳,劳累了以后会有各种气短的症状加重,还会有自汗出,就是平常待着,汗就自己都会出来,还有可能会有一些脏器的脱垂,比如胃下垂、子宫脱垂这样的病症,我们可以用这种生黄芪、生甘草来泡水。当然如果说你有条件,也可以用锅把这些水煮一煮,煮开以后,然后再保温着这样喝,黄芪是一个补气的一个要药,是补气非常重要的一味药,能补一身之气,配点甘草,一个是增加黄芪的作用,另外它也能调整一下口感,如果是以血虚为主的病人,他可能会见到哪些呢?比如说这病人,他是以面色淡白或者萎黄,看看他的口唇,他的舌头以及他的指甲都是色淡的,经常头晕眼花、心慌、多梦,妇女可以见到月经量少、月经色淡、月经往后拖、周期延长等等,如果是以这些症状为主的,我们可以用当归、白芍、丹参、桂圆、大枣这些东西来泡水,可以从中,这些都具有补血的作用,可以从中选那么两三味药来泡就可以。如果说你既有气虚又有血虚的症状,我们就是在补气的药里头,我们选一个黄芪,然后在下面补血的药里头,我们可以选几味,选一个当归啦或者白芍啦,或者如果偏于有一点点热相,我们可以选一个丹参,用这些来泡水喝。上面的这些药它是有补气生血的功效的,我们应用补药的时候需要对症,如果说你确实是有气虚、血虚的症状的话,可以用上边这些药泡水,对身体是有好处的。如果有一个外感病邪,比如这段正在感冒、嗓子疼或者是发烧,还有身体有内热情况的时候,不要用上面这些药,因为有外邪的时候,是不适合用补药的。另外孕妇要遵医嘱,不要自己瞎用,还有脾胃功能比较差的人,慎用补药,因为有一些脾胃功能差的人,你用了上面的补药,可能脾胃功能消化不了,反而会增加一些腹胀这些症状。
语音时长 02:40

2020-02-27

55524次收听

补气虚的中药
现在很多人会出现气血不足的现象,一般都是因为缺乏运动和饮食不规律造成的,气血不足的可以通过中药进行调理,补气虚的中药有黄芪、西洋参、人参、甘草、太子参、白术等。
气虚的人如何调理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气虚症状,身体健康也大受影响,如果想要改善症状,就得找到合适的调理方法。调理气虚,首先就是多吃一些能够补气的食物,再就是要多进行体育锻炼,并且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要保持乐观的心态。除此之外,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能够补气的中药材来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