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怎么治

60549次浏览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可通过增加日照、补充维生素D制剂、调整饮食、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通常由日照不足、维生素D摄入不足、吸收障碍、慢性肝肾疾病、遗传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1、增加日照

每日保证30-60分钟户外活动,暴露面部和四肢皮肤直接接受阳光照射,有助于皮肤合成维生素D。夏季可选择清晨或傍晚时段,冬季可延长日照时间。注意避免强烈阳光直射导致晒伤,婴幼儿需在家长监护下进行。

2、补充维生素D制剂

遵医嘱使用维生素D滴剂或胶囊,如维生素D3滴剂、胆维丁乳等。婴儿预防剂量为400-800IU/日,治疗剂量需根据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调整。早产儿双胞胎等高风险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增加补充剂量。

3、调整饮食

增加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摄入,如海鱼、动物肝脏、蛋黄等。同时补充含钙丰富的乳制品、豆制品、深绿色蔬菜。母乳喂养的婴儿需注意母亲营养状况,配方奶喂养需选择强化维生素D的配方。

4、药物治疗

中重度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大剂量维生素D治疗,如骨化三醇胶丸、阿法骨化醇软胶囊等。合并低钙血症时可短期补充钙剂,如碳酸钙D3颗粒。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钙、磷及碱性磷酸酶水平。

5、手术治疗

严重骨骼畸形如膝内翻、鸡胸等,在疾病活动期控制后,可考虑骨科矫形手术。常见术式包括截骨矫形术、骨骨骺阻滞术等。术后仍需持续维生素D补充和康复训练,家长需配合医生做好长期随访。

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每周食用2-3次深海鱼类,每日饮用300-500ml强化维生素D牛奶。坚持户外运动,儿童建议每日1-2小时户外活动时间。定期进行生长发育监测,发现骨骼异常及时就医。避免长期使用防晒霜影响维生素D合成,冬季或高纬度地区居民可适当增加维生素D补充剂摄入。

相关推荐

宝宝睡觉老是扭来扭去是什么原因
宝宝睡觉老是扭来扭去,原因一般有几点:第一,由于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所引起来的,是最为常见的宝宝睡觉不安稳,扭来扭去的原因。因为宝宝维生素D缺乏以后,会造成血液的钙减少,钙浓度降低,钙浓度降低就会刺激他的神经,兴奋性活动增加。神经兴奋性增加以后,孩子就老是睡觉不安稳,所以就会老扭来扭去。因此,如果长期的头扭来扭去,或者伸直扭来扭去会造成枕秃,这是佝偻病表现。第二,宝宝睡觉老是扭来扭去,也有可能是肚子疼的表现,腹痛的表现。所以看看宝宝大便的情况怎么样,大便有没有过稀,有没有过多,或者是有没有便秘,大便次数比较少,三、四天才排一次大便,肚子里气体积聚过多,肠道的蠕动过快,就会也是老是扭来扭去。这种情况要结合刚才的病史,通过摸摸肚子有没有腹胀,肠鸣音是不是亢进,可以通过腹部B超,或者X线检查,看腹部是有明显的积气就要处理,比如要是拉腹泻,那就要针对腹泻,比如乳糖不耐受给免乳糖奶,比如感染,给抗感染。如果是的便秘那就要治疗便秘,给口服缓泻的药物,比如如果糖,或者是给开塞露通便,让大便排出来以后,肠道不痉挛了,肚子不疼了。第三,宝宝睡觉的时候,如果是老是有扭来扭去异常的动作,也要注意除外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可能,癫痫可能性也是有的。因为宝宝的症状都是,尤其是包括惊厥的症状,也都是不典型的。身体异常的动作完全也有可能,是脑子异常放电引起来的那就是癫痫,就做脑电图的监测,看看脑电图有没有异常的放电。如果是异常的动作,扭来扭去的动作伴有脑子异常放电,那就是癫痫,就得按照癫痫来进行处理。
语音时长 02:38

2021-10-15

76276次收听

02:54
小孩半夜无缘无故哭闹是什么原因
小孩儿半夜无缘无故的哭闹应考虑以下的因素,比如有维生素D缺乏性的佝偻病,对于这种孩子来说,尤其是在婴幼儿早期,主要就是表现为神经兴奋性的增高,孩子就会出现晚上烦躁、哭闹的现象。这时候,尤其是在夜间,孩子就哭,这时候我们要给他进行补充维生素D,就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另外,如果小宝宝晚上出现的烦躁、哭闹现象较明显,要注意有没有胃肠的不适。如果宝宝有消化功能的紊乱,又会出现阵发性腹痛,那晚上有肚子疼,也会导致无缘无故出现哭闹。此外,哭闹也是由于肠胀气或出现肠绞痛所致。
02:59
两个月宝宝睡觉老是使劲左右摇头怎么回事
考虑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睡觉不踏实,再有就是伴有头部的汗出增多,另外也有可能出现方颅也就是头颅的改变,体内的钙含量就会降低,血钙一下降之后就会出现抽搐的现象,所以孩子就可能表现为左右的摇头。做微量元素的检查,有没有锌的缺乏,有没有钙含量的超标等,因为这些微量元素如果出现了异常,也有可能会影响到宝宝的身体健康。家长一定要关注一下,宝宝是否有维生素D缺乏,有的话一定要及时地给他进行补充维生素D制剂,像冬天在寒冷的北方,就要注意勤晒晒太阳,这样才能改善该病的一些症状。
02:51
维生素AD和维生素D3可以一起吃吗
一般不建议维生素AD和维生素D3同时服用,因为维生素AD是一个合成制剂,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成分是维生素D3。所以如果孩子只是为了预防佝偻病的发生,AD和维生素D3没有必要一起吃,只吃一种即可。如果孩子的维生素D缺的比较明显,就是以D3为主,则建议补充维生素D3。维生素AD和维生素D3实际上都含有维生素D的成分,如果同时吃,相对容易超量,相当于在常规剂量的基础上加倍。加倍以后,如果时间比较长,可能造成维生素D中毒的现象。所以,预防疾病采用其预防量即可。
01:53
宝宝手心出汗正常吗
宝宝手心出汗很正常。人的出汗主要与汗腺的分泌有关,即与产热和散热的不平衡有关,当出现产热很多,需要大量的散热的状态下,如果单纯的通过传导的功能不能够满足,汗腺就必然会分泌,通过蒸发把热量带走。而手脚心这些地方都是汗腺非常发达的地方。但是,如果孩子在冬季这种通过传导就能够满足散热的需要,而他还手脚明显的出汗,那可能就是病理状态。这种病理状态包括:1.佝偻病,缺乏维生素D;2.心功能不好。这时候要去医院进行就诊,寻找在冬天手脚出汗的原因。
尾骨疼是什么原因
尾骨疼在骨科最常见原因是尾骨骨折,还有肛肠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疼痛放射到尾骨区。尾骨骨折多由跌倒坐地所致,常伴有骶骨末端骨折,一般移位不明显。成人骶骨和尾骨融合在一起行成一块骶尾骨。临床症状表现为肿胀、疼痛,有的患者还会出现局部的淤血,在尾骨承力时(比如坐位时)有明显疼痛感,骨折初期,还会因排便的影响而加重症状。骶尾骨骨折:骶骨有明显移位者需手术治疗,无移位者可采用非手术治疗,以卧床休息为主,骶部垫气垫或软垫。有移位的尾骨骨折,可将手指插入肛门内,将骨折片向后推挤复位,但易再移位。陈旧性尾骨骨折疼痛严重者,可在尾骨周围局部注射皮质激素。如果尾骨骨折向前方移位,压迫到直肠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排便,如果有影响或者排便不畅,考虑需要手法复位。
语音时长 01:32

2019-11-27

57561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