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跟骨骨刺综合征怎么治

53679次浏览

跟骨骨刺综合征可通过生活干预、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跟骨骨刺综合征通常由足底筋膜慢性劳损、跟骨退行性变、肥胖、长期站立或行走、足部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

1、生活干预

减轻体重有助于降低足底筋膜压力,建议选择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游泳或骑自行车。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使用足弓支撑鞋垫分散压力。每日进行足底筋膜拉伸训练,如台阶悬踵练习或毛巾牵拉锻炼,每次持续15-20秒,重复进行5-10次。

2、物理治疗

超声波治疗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每次治疗10-15分钟。冲击波治疗能缓解炎症反应,通常需要3-5次疗程。冷敷适用于急性疼痛期,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夜间使用足部支具保持踝关节中立位,防止筋膜挛缩。

3、药物治疗

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可缓解炎症性疼痛,需注意胃肠不良反应。塞来昔布胶囊选择性抑制环氧酶-2,适合长期服用患者。局部涂抹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可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盐酸曲马多片,但需警惕成瘾性。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注射能改善滑液黏弹性。

4、手术治疗

关节镜下跟骨骨刺切除术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者,创伤较小恢复快。开放性跟骨成形术可同时矫正足部力线异常,但需6-8周康复期。术后需配合渐进性负重训练,从部分负重过渡到完全负重约需4-6周。

5、中医调理

针灸取太溪、昆仑等穴位,配合电针增强镇痛效果。中药熏洗选用威灵仙、透骨草等药材,每日1次连续2周。推拿手法重点松解腓肠肌和比目鱼肌,配合点按涌泉穴。内服桃红四物汤加减可活血化瘀,需辨证施治。

建议选择透气性好的运动鞋,避免穿硬底鞋或高跟鞋。每日睡前用40℃左右温水泡脚15分钟,水中可加入适量艾叶或红花。控制每日步数在6000-8000步为宜,行走时注意全脚掌均匀着地。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适量食用牛奶、深海鱼等食物。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足部麻木,应及时复查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推荐

女人右脚后跟痛怎么回事
女人右脚后跟痛可能由足底筋膜炎、跟腱炎、骨质增生、外伤、痛风性关节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封闭治疗、手术等方式缓解。
脚后跟疼怎么办
脚后跟疼可通过休息制动、热敷冷敷、穿戴矫形鞋垫、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脚后跟疼通常由足底筋膜炎、跟骨骨刺、跟腱炎、外伤、关节炎等原因引起。
脚跟疼怎么治疗
脚跟疼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中医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脚跟疼通常由足底筋膜炎、跟骨骨刺、跟腱炎、滑囊炎、外伤等原因引起。
脚中间痛怎么办
脚中间痛可以用局疗封闭,口服消炎镇痛药物来治疗。脚中间痛多数与负担过重、长期劳损有关。生活中导致脚底板以及脚后跟疼的原因有很多如:1、长时间站立或行走,足底长期疲惫劳损。2、走路姿势不正确,体重过重、常穿硬底鞋或高跟鞋等,造成足部负担过重。3、骨刺。是由于足底所附着的肌肉、韧带受力不均衡,使骨膜受到牵拉而引起骨科疾病,现代医学称为跟骨骨膜炎,又称跟骨骨刺。4、鞋子因素。常穿尖头鞋,足部和跖骨头受外力挤压或刺激,而发生的间质性神经炎或神经瘤,是造成前足底板疼痛的常见原因。5、损伤。足部骨间肌虚弱,跖骨头横韧带因长期过度牵拉而造成慢性损伤,也会引起足底板痛。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少运动,选择合适的鞋子,也可以进行按摩脚底板,这是种简便易行的保健法,适合老年人及体弱多病的人群。
语音时长 02:18

2020-02-11

66258次收听

跟骨骨刺怎么治疗
有些人会出现跟骨骨刺的情况,这是很痛苦的疾病,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一般很多人会采用运动治疗或者是外敷膏药的方法,有些患者也会采用针灸的疗法,这些情况都各有好处,患者的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治疗。
足根痛是什么原因
足跟痛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鞋子不合适所引起的,尤其是穿鞋头比较尖的鞋子,这样很容易使跖骨头受到挤压,从而出现疼痛感。除此之外也有可能是患者的韧带发炎、足底跖腱膜炎、跟骨骨刺和足底脂肪垫萎缩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