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糖尿病的危害及预防

65047次浏览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预防措施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定期监测。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包括心血管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等,预防需从饮食控制、规律运动、血糖监测等方面入手。

1、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显著增加。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患者可能出现胸闷、心悸等症状,需定期检查血脂、血压,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控制病情。

2、糖尿病肾病

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早期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后期可能发展为肾衰竭。患者需定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和肾功能,限制蛋白质摄入,遵医嘱使用缬沙坦胶囊、阿卡波糖片等药物延缓病情进展。

3、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成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血糖会损害视网膜微血管,导致视力模糊、视物变形。患者应每年进行眼底检查,控制血压血糖,必要时接受激光治疗或玻璃体切除术。

4、周围神经病变

表现为四肢麻木、刺痛或感觉减退,严重时可能导致糖尿病足。患者需每日检查足部,避免外伤,穿着宽松鞋袜。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依帕司他片等药物改善症状。

5、感染风险增加

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繁殖,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皮肤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平时需注意个人卫生,出现感染症状及时就医,避免擅自使用抗生素。

预防糖尿病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每日主食控制在200-300克,优先选择全谷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定期监测空腹和餐后血糖;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筛查血糖。已确诊患者应遵医嘱规范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同时注意足部护理和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并发症筛查。

相关推荐

03:09
吃二甲双胍血糖不降怎么办
二甲双胍这一类的药物称之为对于胰岛β细胞是非促泌剂,不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所以降糖作用是有一定的限度的。有一些病人,尤其是血糖明显升高的病人,如果单吃二甲双胍可能达不到降糖达标的效果。所以,有个别的病人会出现了吃了二甲双胍以后,血糖并不能下降到正常。对于比较消瘦的病人,二甲双胍的效果也是有限的。对于糖尿病病人,不能说哪种药物最好,而是应该根据病情个体化的情况,给予不同的药物,进行不同的组合,这样才能使血糖达到比较良好的控制范围。
02:11
血糖空腹10.4有危险吗
空腹血糖10.4mmol/L已经是比较高了,但是短期之内的危险性还不是太大。但是空腹血糖大于10.4mmol/L,对健康是有很大的危害,这就是危险的信号了。糖尿病时间长了会出现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失明,糖尿病的肾病引起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的神经病变会引起疼痛,甚至于糖尿病足,这是跟糖尿病血糖相关的并发症。另外,容易有心脑血管病变,如冠心病、脑血管病。所以,对这种情况一定要进行积极的干预、治疗,使血糖尽快达标。
糖尿病是怎么得的
糖尿病是由于遗传因素导致的,这个因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很多的疾病都是由于该病造成的。还有就是日常的饮食不当,病毒感染等都会引起糖尿病,还有就是人的情绪变化过大,也会对人体造成影响,导致糖尿病发生。
糖尿病人能活多久
糖尿病病人能活很长的时间,但是需要在早期及时的发现,并且接受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出现。糖尿病想要更好的延长生存的时间,就要注意积极的调整饮食,合理的运动,时下,糖尿病已经是一个非常普通的疾病。
立普妥能长期服用吗
立普妥能长期服用。立普妥是美国辉瑞公司生产阿托伐他汀钙片。是他汀类药物使用最广泛一种,主要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脂和混合型高脂血症。药物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途径中关键酶来抑制胆固醇合成。广泛应用在冠心病、脑血管病防治中,有效减少心脑血管疾病致残和死亡风险,也作为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防治并发症常用药。由于酶活性被抑制,酶数量会明显代偿性增多,当不恰当停药时,反而诱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对冠心病脑梗死患者及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病患者,建议长期规律服用。服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肌酶等指标,警惕药物副作用发生。
语音时长 01:28

2020-03-16

59169次收听

2型糖尿病血糖多少正常
2型糖尿病血糖多少正常?餐后一小时血糖应该在十点三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应该在七点八以下,当然还需要看空腹血糖,空腹血糖应该在六点一以下,这些都指的是抽血化验的血糖并非指血糖仪监测血糖,因为血糖仪都有误差,所以以抽血化验为准。如果是高于六点一到七之间,说明血糖空腹血糖轻度升高,如果餐后两小时血糖在七点八以上,也需要进一步良好的控制血糖,2型糖尿病与胰岛素应用障碍有关,一般存在胰岛素抵抗,也会出现口干,多饮多尿,消瘦乏力等情况。控制血糖的目的就是要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因为并发症有很多,常见的有神经病变,血管病变,血管病变包括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主要是心脑血管疾病,微血管病变主要是视网膜病变和肾脏疾病。
语音时长 01:35

2020-02-13

51862次收听

糖尿病多长时间能康复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控制好自己的血糖,需要终身都做好康复工作。要调理饮食,合理的用药,不能自己加药或者是减药。另外还要注意增加运动,控制好自己的体重。只有各个方面都做好护理工作,患者才可以更好的控制病情。
02:37
糖尿病检查哪些项目
糖尿病诊断更多是依赖于血糖,包括点血糖和一个时段的血糖。点血糖包括空腹血糖或随机血糖。一个时段的血糖,是指应用糖化血红蛋白。目前诊断糖尿病多是用空腹和随机血糖。如果病人的空腹血糖,三次以上大于七毫摩尔每升,餐后两个小时血糖或者随机血糖大于等于十一点一毫摩每升以上,就考虑这个病人是糖尿病。如果这个人的血糖正好在测量血糖的临界范围,就需要进行OGTT检查,又称为糖耐量实验。但是要注意一点,无论是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甚至是OGTT,诊断时要倾向于患者有三多一少的症状,才能够确诊糖尿病。
什么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可以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及自主神经,累及周围神经系统时可出现远端肢体对称性麻木,典型者呈手套或袜套式分布,可出现肢体痛觉过敏,疼痛,后期可出现痛温觉、触觉丧失。出现周围神经系统病变时要首先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上应严格控制血糖(糖尿病教育、控制饮食、适当运动、按时规律服用降糖药物,定期监测血糖及监测有无并发症)、通过改善血循环、营养神经等方式来改善症状。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周围神经系统分为传出神经和传入神经,主要传到机体的运动及感受外界环境的变化如痛温觉、触觉等。
语音时长 01:37

2019-12-18

57028次收听

04:02
糖尿病患者如何自我管理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观察糖尿病并发症的早期症状,例如视物模糊,还有小便有泡沫,手足有麻、凉等,如果有要及时就诊。糖尿病是终身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非常重要。一、饮食,要注意控制饮食总量,饮食既要多样化也要有所选择,要少油少盐,注意饮食的时间。二、多运动,运动方面要注意运动类型和强度,运动量过大时要注意低血糖情况发生。三、监测血糖和各项的指标,要根据血糖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四、药物管理,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血糖情况来调整用药。五、观察与防护。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症状是什么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表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症状是什么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症状总的来讲它比一般的糖尿病更严重,具体有以下几点症状:第一,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多饮、多食、多尿或者尿有甜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病人,首先是多饮、多食、多尿,尤其是多饮、多尿的症状更突出,突然口渴、烦热、尿量特别大。第二,一旦有酸中毒,就会出现食欲的改变,本来糖尿病病人吃得特别多、食欲比较好,现在突然不想吃饭、食欲不如以前、甚至吃东西恶心、想吐,这个时候经常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情况。第三,糖尿病的病人出现烦躁不安、神智方面的症状,尿液有烂苹果的气味,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最典型的表现。所以遇到这些糖尿病病情控制不好、在发烧的过程当中出现口渴、多饮、多尿,出现消化道的症状特别明显、或者出现早期的神志症状,烦躁不安、烦热、头晕甚至想昏迷、嗜睡的感觉,都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一些早期表现。所以如果发生酮症酸中毒,应赶紧到医院寻求救治,虽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成功的几率比较多,但是也可能因为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
语音时长 01:33

2019-06-14

58087次收听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正常标准是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mmol/L,或餐后血糖大于等于11点1mmol/L,随机血糖大于11点1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糖尿病诊断标准采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患者有明显多饮、多尿、多食以及体重下降“三多一少”的糖尿病症状,只要一次血糖超过正常标准,即可诊断为糖尿病。有的2型糖尿病没有症状,也没有“三多一少”症状。此时需两次测定结果都高于诊断值,才可诊断糖尿病。如,两次空腹血糖都超过7mmol/L,或两次餐后血糖超过11点1mmol/L;或空腹血糖大于7mmol/L,餐后血糖大于11点1mmol/L,都可诊断糖尿病。研究发现若血糖超过以上标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出现比较多,和高血糖相关特有并发症即出现。因此要将7mmol/L和11点1mmol/L作为诊断标准。
语音时长 02:12

2019-06-11

55801次收听

01:43
小孩糖尿病是怎么引起的
青少年得糖尿病,最常见的类型是1型糖尿病。患有1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基因突变或者感染病毒。感染某些病毒之后,病毒会破坏胰岛的β细胞,造成β细胞的绝对破坏,造成胰岛素缺乏,从而引起1型糖尿病。同时,现在很多家长非常溺爱子女,让孩子吃得多但运动少,造成了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这是比较少见的情况,但是也有逐步增加的趋势。这些小孩因为长期吃高热量的食物,而且每天宅在家里,没有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造成肥胖超重,从而增加青少年2型糖尿病发生的风险。
糖尿病足有什么表现
糖尿病是危害较大的一种疾病,很容易引发糖尿病足,所以如果发现自己患上了糖尿病要及时的治疗,如果在患病期间足部与平时不一样,发生了一些改变就说明是不正常的,建议去医院及时的检查治疗一下,避免造成更严重的情况。
糖尿病的预防要怎么做
预防糖尿病要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做起,科学的饮食是健康的前提,日常饮食应该低糖、低盐、低脂肪,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运动也必不可少。定期做血糖检测有利于及时发现、治疗病情,不可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