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恢复期的注意事项
川崎病恢复期需注意定期复查心脏功能、预防感染、合理饮食、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避免剧烈运动。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多发于婴幼儿,恢复期护理对预防冠状动脉病变至关重要。
1、定期复查心脏功能
恢复期需遵医嘱定期进行心脏超声、心电图等检查,监测冠状动脉是否扩张或形成动脉瘤。建议在发病后1-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分别复查,若发现异常需延长随访时间。家长需记录患儿心率、血压等基础数据供医生参考。
2、预防感染
恢复期患儿免疫力较低,应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外出佩戴口罩。注意手部卫生,每日监测体温,出现发热需及时就医。接种疫苗需咨询医生,通常丙种球蛋白治疗后11个月内禁止接种活疫苗。
3、合理饮食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食物,如鱼肉、蛋羹、西蓝花等,少量多餐。限制高盐高脂食物,每日饮水量保持充足。服用阿司匹林期间避免刺激性食物,服药与进食间隔30分钟以上。
4、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需观察有无牙龈出血、黑便等不良反应。联合使用双嘧达莫片时可能出现头痛、面部潮红。若出现瑞氏综合征征兆如呕吐、意识模糊,需立即停药并就医。
5、避免剧烈运动
恢复期6个月内禁止参加竞技性体育运动,日常活动以散步、轻度游戏为主。冠状动脉受累者需根据医生建议限制活动强度,运动时家长需陪同观察有无胸闷、面色苍白等异常表现。
恢复期家长需保持居家环境清洁,每日通风2-3次。衣物选择纯棉材质避免皮肤刺激,洗澡水温控制在38℃以下。保证患儿每日睡眠10-12小时,避免情绪激动。若出现皮疹再现、结膜充血等复发征兆,或冠状动脉病变引起的胸痛、呼吸困难,须立即急诊处理。遵医嘱完成全程药物治疗,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