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眼底检查如何操作

61181次浏览

眼底检查相对复杂,需要通过照明和放大装置才能准确抓捕到眼底信息,通过裂隙灯、前置镜、三面镜等放大装置检查眼底,同时需要在暗室环境下进行检查,且进行眼底检查前尽量散瞳。因为瞳孔在正常情况下大概为2-4mm,很难通过瞳孔完整检查到眼底的所有结构,通过散瞳眼药水把瞳孔散大后,才能更加详细的检查眼底。

在生活中,很多疾病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谁也不能保证下一刻自己会不会患上某一种疾病,而疾病的严重性也是略有不同的,但是总的来说,任何疾病对人们都是有一定的影响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医疗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很多疾病已经被攻克,尤其是眼部疾病。那么,眼底检查如何操作?
  临床中眼底检查的种类较多。早期的眼底检查方式较为传统,多采用直接眼底镜,即医生通过患者瞳孔观察眼底发生的变化。目前,医生对患者进行眼底检查时,可采用间接前置镜,于裂隙灯下观察眼底病变。此外,可通过眼底照相、眼底血管造影及脉络膜造影等方式进行检查,亦可进行眼底OCT检查、血管OCT检查等及电生理检查等。
  眼底检查一般是检查眼睛部位的玻璃体和视网膜,以及脉络膜和视神经等等方面。如果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了眼底的视网膜有水肿或是渗出,以及新血管瘤等等的话,那么就考虑眼低疾病的。
  如果是糖尿病的患者发生了视网膜病变的并发症的话,那么要适当地补充镁是防止视网膜病变严重的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吃有绿叶的蔬菜、小米粥或是荞麦面等等食物。
  有眼底疾病的患者不建议吃辣椒的。这是因为辣椒辛辣刺激胃,对患者的消化道系统是不良的刺激,而且是会影响眼底的病症的康复的,所以患者要忌吃,在生活中可以吃一些蔬菜汤为好。
  患有了眼底疾病的患者,特别是冬天的时候不建议吃一些羊肉的。主要是因为肉大热,属于至阳,从而会引起肠胃的不和,导致消化不好,容易引起眼部疾病。

相关推荐

02:47
做眼底检查主要查什么
眼底也就是视网膜,眼底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应该去查视力,视力是反映眼底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当怀疑有眼底病变的患者,去医院后第一步就是要检查目前的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的情况,为接下来的检查和诊断提供必要的参考。二、眼底检查,一般是散瞳后借助仪器来检查眼底的重要解剖结构是否正常,包括视神经、视乳头、视网膜中央动静脉、黄斑、周边部的视网膜等。使用的仪器包括裂隙灯、眼底镜、欧堡照相、B超等,另外也有一些患者可能会采用眼底血管造影来进一步明确。在检查时首先应观察,视乳头有无水肿,有无缺血性改变,眼底有没有出血;通过检查视乳头杯盘比看看它是否正常,有助于筛查早期青光眼。通过裂隙灯、眼底镜来检查有没有黄斑区的异常,还可以通过眼底欧堡照相来检查有没有视网膜出血、水肿、渗出、视网膜的裂孔以及脱离等等。当怀疑眼底血管存在病变情况下,可能需要借助眼底血管造影来明确病变的位置和严重程度。这些检查为接下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非常重要的依据。眼底检查对于诊断各种眼底病的病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很多眼底病变,如黄斑变性、视网膜脱离等都可能造成失明,通过早期的眼底检查及早发现,很多疾病可以采取相应的医疗手段进行干预,从而预防严重疾病的发生,最大限度的保存视力。
什么是眼底黄斑
黄斑是位于眼底上下血管弓之间,因富含叶黄素而颜色较深,这个区域称为黄斑。黄斑是人体的正常结构,也是视觉最敏感的部位,黄斑反映了视锥细胞的功能,通常所测的视力表,查的是中心视力,就是反映的黄斑的视功能。正常情况下黄斑是中心凹,是凹陷,在眼底可以看到光反射,在黄斑出现病变的情况下,黄斑的结构发生了改变,可以隆起,表现为水肿以及出血、渗出。黄斑发生病变,患者多出现视物变形、视力下降、视物的变大变小。如果临床上出现了这些症状,患者要及时地就诊,通过检查,及时地发现黄斑疾病。总之黄斑是视觉最敏感的部位。查的中心视力,就是反映了黄斑的功能,在出现视物变形、中心暗点、视力下降、视物的变大变小,都可能是黄斑发生了病变,出现了这些症状,应该及时地就诊。
语音时长 01:26

2020-04-03

66364次收听

01:59
眼底动脉硬化是怎么回事
眼底动脉粥样硬化主要表现为视网膜内膜的脂质斑块的堆积,在眼部主要累积视网膜中央动脉及视盘附近的动静脉主干,可以发生视网膜静脉阻塞和视网膜动脉阻塞。正常视网膜小动脉没有基层,视网膜动脉硬化表现为血管变直、血管变细、动静脉交叉压迫症以及驼背症。正常的视网膜动静脉血管的比例是2:3,在发生动脉硬化的时候,动静脉的比例为1:2或1:3,可以出现铜丝样动脉和银丝样动脉。视网膜动脉硬化严重的也可以发生视网膜的出血以及硬性渗出。对于视网膜动脉硬化要加强重视,要积极地治疗原发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等病变。
02:01
眼底黄斑裂孔的治疗方法
黄斑裂孔目前手术治疗已经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手术治疗的成败与黄斑裂孔的范围、大小、基底部的范围等有关系。目前主要采用微创的玻璃体切除术,近年采取了内界膜切除术,内界膜撕除对黄斑裂孔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黄斑裂孔是指黄斑区的视网膜神经上皮的全程缺失,多发生于老年女性,也可以发生于外伤或手术后,以及长期的黄斑囊样水肿导致的继发性黄斑裂孔。黄斑裂孔可以出现明显的视力下降,视物变形,还有中心暗点等症状。在间接眼底镜下可以发现黄斑裂孔约1/4~1/2个视盘直径,裂孔中央可以见到颗粒样物质。
02:16
眼底黄斑是怎么回事
黄斑是位于眼底上下血管弓之间,因富含叶黄素而颜色较深,这个区域称为黄斑。黄斑是人体的正常结构,也是视觉最敏感的部位,黄斑反映了视锥细胞的功能。我们通常所测的视力表,查的是中心视力,就是反映的黄斑的视功能。正常情况下黄斑是一个凹陷,在眼底可以看到光反射,在黄斑出现病变的情况下,黄斑的结构发生了改变可以隆起,表现为水肿以及出血、渗出。黄斑发生病变,患者多出现视物变形、视力下降、视物的变大变小。如果临床上出现了这些症状,患者要及时就诊通过检查及时发现黄斑疾病。
03:15
眼底血管硬化是怎么回事
眼底血管硬化既有老年性的因素,也有全身的病理化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全身疾病。眼底血管是全身唯一可以通过肉眼或者仪器直接看到的血管,眼底血管能够真正看到血管的形态和血管的颜色。皮肤上、手上可以看到的血管,只是一种隐隐约约的血管。眼底血管又是全身血管的一部分,所以针对眼底血管的检查很重要。全身血管有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叫做血管硬化,血管硬化最直接、最有效、最好的检查措施就是看眼底,看眼底有没有动脉硬化。
糖尿病眼底病怎么治疗
随着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在饮食方面的水平也在逐渐的提高,随之而来的就是糖尿病患者增多,糖尿病在眼部最常见的并发症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主要分为增殖期和非增殖期。对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非增殖期早期可给予控制血糖,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定期复查眼底,而对于非增殖期的三期,可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激光治疗。对于增殖期,较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加重,早期根据视网膜病变程度考虑给予单纯视网膜激光,伴有新生血管时可先给予玻璃体腔内注药,而后给予眼底视网膜激光治疗,如果并发有严重的玻璃体积血和视网膜脱离的情况下,需行眼底手术治疗。治疗方案要根据患者眼底情况而定。
语音时长 01:35

2020-02-13

58066次收听

眼底病的症状有哪些
眼底由玻璃体、视网膜、眼底血管、视神经、黄斑及视网膜后的脉络膜等构成,这些部位病变都称为眼底病。眼底病是一种病种繁多、病因复杂、病情多变的疾病,眼底病的表现也多种多样。对于眼底周边的部位病变,早期不被病人所发现,当病人感觉到视力下降时,病情可能已经很严重。而对于眼底中央的部位,如:黄斑区、视神经,视网膜脱离或出血累及黄斑区时,视力一开始就会出现急剧下降,还会伴有视野的局限性缺损。单纯黄斑病变时,早期可出现无痛性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病变发展,视力进一步下降,以中心视力下降明显,中央视野可出现暗点等。玻璃体疾病常见为玻璃体混浊,可分为生理性及病理性混浊,表现为飞蚊症。
语音时长 01:32

2020-02-10

57856次收听

糖尿病眼底病变的发病原因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指糖尿病导致的视网膜微血管损害所引起的一系列典型病变,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并曾发展到晚期对视力影响巨大,甚至可致盲。糖尿病像视网膜病变的确切发病机制不明确,一般认为与视网膜微血管损伤有关。糖尿病患者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会造成微血管病变,首先损害毛细血管基底膜,使肌底膜增厚,导致周细胞损害,逐步损害内皮细胞,内皮细胞损害后,可导致微血管瘤的形成,进一步使毛细血管闭塞,组织缺氧,缺氧逐渐加重可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升高,促进新生血管形成。新生血管逐渐生长进一步消耗眼部供氧,视网膜缺血缺氧进一步加重,以此恶性循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按照严重程度可分为两大类: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语音时长 01:49

2020-02-10

54446次收听

眼睛散光是怎么回事
散光是一种常见的屈光不正,与角膜的屈光力有关。散光是指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由于眼球在不同子午线上屈光力不等,不能聚集于一点也就不能形成清晰的像。散光只能佩戴合适的柱镜矫正,而通过调节作用或移动目标到眼之间的距离都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散光大多数为先天性的,后天原因常见于角膜疾病。根据病因可分为弯曲性散光和指数性散光。弯曲性散光主要是因为角膜两个主要镜线的弯曲度不一致而造成规则散光;角膜疾病如圆锥角膜、角膜周边退行性病变或角膜炎症遗留的瘢痕则会引起不规则散光;另外眼睑压迫眼球也可产生不规则散光。指数性散光,多见于晶体各部分屈光指数不等时出现的散光。散光的典型症状为视力下降、弱视、视疲劳,眼痛流泪,头痛等。
语音时长 01:40

2020-02-10

64712次收听

眼底病能治好吗
眼底病种类很多,能否治好需要看具体的病情。如果是视网膜脱落、黄斑水肿、黄斑裂孔、眼底出血等眼底病变,根据病情轻重对应的选择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就可达到治愈的目的。如是视网膜萎缩、黄斑萎缩等眼底病变,很难根治。
眼底病变的常见表现
对于眼底疾病来说,治疗主要就是激光手术,也就是激光光凝技术,从而达到改善视网膜内层的供养的效果,可以有效促进血液吸收,减少新生血管的产生。眼底病主要就是在眼底出现的一系列疾病总称,相对来说疾病种类繁多,导致病因较为复杂,由于发生在不同部位,还有比较特征性的表现等症状。
什么是眼底病
眼底疾病属于一种发生在眼部疾病的统称,属于一种炎症病变,统称由于多种变性疾病以及多个系统疾病所诱发的。一般而言,眼底疾病不但种类繁多,而且眼底疾病对于患者的视力功能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务必要及早治疗。
眼底病可以治好吗
眼底病对于人们而言影响是十分大的,所以在面对眼底病的时候都会觉得十分担忧和疑惑,害怕自己不能治愈。其实眼底病是可以治疗好的。可以通过全面的治疗,控制病情,要控制血糖,定时检查,通过中医治疗,眼底激光光凝治疗,手术治疗等等的方法,要积极配合治疗。
什么是眼底病变
所谓的眼底病变,属于一种眼科疾病的统称,通常发生在眼部玻璃体以及视网膜部位比较多。一般而言,眼底病变的致病原因包括一些炎症以及外伤,此外,还有一些全身性疾病,包括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等等不良症状,需要及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