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如何治疗小儿肾炎

57219次浏览

小儿肾炎可通过调整饮食、控制感染、药物治疗、卧床休息、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小儿肾炎通常由链球菌感染、遗传因素、免疫功能异常、环境刺激、代谢紊乱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患儿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1-2克,避免腌制食品。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清、脱脂牛奶,每日蛋白摄入量为0.8-1克/公斤体重。急性期应限制水分摄入,保持出入量平衡,可选用低钾蔬菜如冬瓜、黄瓜等。

2、控制感染

针对链球菌感染需彻底清除病灶,常用青霉素V钾片或阿莫西林颗粒进行10天规范治疗。合并扁桃体炎时可考虑扁桃体切除术。日常需保持口腔清洁,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注意保暖防寒。

3、药物治疗

水肿明显者可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利尿,血压升高时选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或卡托普利片。严重病例需短期应用泼尼松片,合并感染时联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用药期间需监测电解质和肾功能变化。

4、卧床休息

急性期应绝对卧床2-4周,待肉眼血尿消失、水肿减退后可逐步恢复活动。三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睡眠时间保证10小时以上,午休1小时有助于病情恢复。

5、定期复查

出院后每周复查尿常规,每月检测肾功能和血压。持续监测至尿蛋白转阴后3个月,之后每3-6个月随访1次。重点观察晨起眼睑水肿、尿量变化等症状,发现异常及时复诊。

患儿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注意会阴部清洁,预防尿路感染。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适量食用山药、薏苡仁等健脾利湿食材。恢复期可进行八段锦等柔和运动,但需避免游泳等接触冷水活动。家长需记录每日尿量和血压变化,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若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高血压危象表现,应立即就医处理。

相关推荐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最常见病因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其特点为急性起病,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可伴一过性氮质血症,具有自愈倾向。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常因β-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感染所致,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猩红热、皮肤感染等链球菌感染后。感染的严重程度与急性肾炎的发生和病变轻重并不完全一致。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起病较急,病情轻重不一,轻者呈亚临床型(仅有尿常规异常);典型者呈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重症者可发生急性肾衰竭。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大多预后良好,不宜应用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常可在数月内临床自愈。
语音时长 01:23

2021-04-16

100219次收听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怎么治疗
小儿患有急性肾小球肾炎是可能会出现咽痛、发热、扁桃体肿大等情况,需要进行抗生素的治疗,治疗的期间要密切的关注小儿尿液的情况,如果出现了尿液变少以后要给予利尿剂利尿消肿治疗。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怎么引起的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原因有很多,免疫功能低下,链球菌感染,病毒感染,家族遗传等都会导致这个疾病的出现。不同的病因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家长需要注意。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有哪些症状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所表现的症状有许多,急性期会引起全身的不适,小儿会出现乏力、头痛、头晕、咳嗽、食欲不振、发热、蛋白尿、胸腔积液、血尿、气急、恶心、呕吐、腹痛及鼻出血还有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低蛋白血症等等。
小儿肾炎是怎么样引起的
肾炎具有遗传性,通过亲人遗传会让孩子的肾间质受到损害,而最常见的引发儿童肾炎的原因是由于病毒性感染导致的。引发儿童患上肾炎有可能是疾病的器质性因素影响导致的。引发儿童出现肾炎还有可能是代谢障碍导致的。引起小儿肾炎的原因比较多,其病理结构较为复杂,要在治疗前积极找出病因。
什么是小儿急性肾炎
小儿急性肾炎是目前生活中很常见的疾病之一,可能有很多家长都非常担心,其实它是一种由急性链球菌感染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具有少尿和水肿的表现,也有可能出现蛋白尿和高血压的症状,目前主要通过药物的方法来进行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应该要注意多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