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需要治疗吗

62513次浏览

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通常需要治疗,以延缓病情进展并改善生活质量。肺源性心脏病是由慢性肺部疾病导致的心脏功能异常,缓解期虽症状减轻,但疾病基础仍存在。

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的治疗重点在于控制原发肺部疾病和改善心脏功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基础肺部疾病需持续管理,通过规范用药减少急性发作。长期缺氧可能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负荷增加,需使用血管扩张剂降低肺动脉压力。缓解期可能出现活动耐力下降、轻微气促等症状,通过氧疗和呼吸康复训练可提高运动耐量。定期监测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有助于评估心脏功能变化。营养支持对改善呼吸肌力量和全身状况具有重要作用。

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若未规范治疗,可能加速病情恶化。肺部感染可能诱发急性加重,需注意预防并及时处理。长期缺氧未纠正会导致心肌重构和心功能进一步受损。肺动脉压力持续升高可能引发右心衰竭。电解质紊乱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忽视缓解期治疗会增加住院风险和医疗负担。

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停药或减量。保持低盐饮食有助于减轻心脏负荷,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可改善营养状态。根据耐受程度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定期复查肺功能和心脏相关指标,出现症状加重及时就医。保持居住环境通风良好,湿度适宜可减少呼吸道刺激。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改善治疗依从性。

相关推荐

肺源性心脏病晚期症状
肺源性心脏病晚期时,出现呼吸衰竭、心衰竭,也会出现肺性脑病,伴随头痛、嗜睡、神志恍惚等异常表现。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单的说就是肺心病,当肺动脉血管以及肺组织出现慢性病变以后就会导致这样的情况出现,患者主要会出现的症状有喘息,咳嗽以及咳痰、呼吸运动减弱、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等,情况是比较严重的,一定要加以重视。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会分级吗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是会分级的,同时也不是可以随便分级的,根据活动能力大小进行区分,首先活动基本不受限的患者为心功能Ⅰ级患者,如果患者活动有轻度受限,稍微做点体力活动就会感到累,那么可能就是心功能Ⅱ级,而心功能Ⅲ级会加重一些,心功能Ⅳ级最为严重。
肺源性心脏病的症状
肺源性心脏病是由支气管肺组织发生病变引起的一种疾病,而且这个疾病会分为急性和慢性疾病,一旦患病会出现血尿的情况,对于身体比较虚弱的患者,胸前疼痛会加重,发生头晕恶心、呕吐气短。其次就是肺源性心脏病很容易发生血栓,手臂四肢变得麻木。
肺源性心脏病预后怎么样
肺源性心脏病预后不良。肺源性心脏病病程较长,随病情进展和时间延长,心、肺功能逐渐降低,后期可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水电平衡紊乱,甚至出现肺性脑病。早期进行治疗可延缓其进展,如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发病或急性加重时及时治疗,或于缓解期预防急性加重发作,均可延缓肺心病进展,如果发展至不可逆阶段,预后较差。
01:37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症状
肺源性心脏病,指支气管、肺组织或肺动脉血管由于各种病变导致肺循环的阻力增高,右心负荷增加所致的疾病。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更为常见。其症状包括:一、慢性肺部疾病症状,如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感冒或受凉后,症状可加重。二、心肺功能衰竭的症状,表现呼吸衰竭、口唇紫绀,部分患者出现腹胀、恶心纳差、下肢水肿等症状,严重者由于呼吸衰竭可出现谵妄、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
01:57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怎么治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程较长,属于慢性进展性疾病,总体治疗目标包括:一、缓解病情进展,平日注意预防感冒、增强抵抗力,可于家中吸氧治疗,避免疾病急性加重。二、控制症状,当疾病由于感染等诱因急性加重时,需要早期应用抗生素加强抗炎,尽早控制感染;当痰液增多时,积极应用化痰药物促进排痰,避免痰液潴留,部分患者甚至需要通过理疗、吸痰护理等方法排痰;当合并呼吸困难以及水肿症状时,需要给予平喘、利尿消肿的药物缓解症状。三、注意预防并发症,如消化系统疾病、严重电解质紊乱等,同时加强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