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全身艾灸的好处与功效

61685次浏览

全身艾灸具有温经散寒、行气活血、扶阳固脱、防病保健等功效,适用于寒湿痹痛、气血瘀滞、阳气虚弱等病症的辅助治疗。

1、温经散寒

艾灸通过燃烧艾叶产生的温热刺激作用于经络穴位,能够驱散体内寒邪,改善因寒湿侵袭导致的关节冷痛、腹部冷痛等症状。对于女性宫寒引起的痛经、月经不调,或胃肠受寒导致的腹泻均有缓解作用。操作时需注意避免烫伤皮肤,建议由专业医师指导选穴。

2、行气活血

艾灸的热力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疏通经络瘀堵,对气滞血瘀型病症如肩颈僵硬、腰肌劳损有明显改善效果。临床常用于辅助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配合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可增强气血运行。阴虚火旺者慎用,防止加重体内燥热。

3、扶阳固脱

针对阳气虚衰引起的畏寒肢冷、久泻脱肛等症状,艾灸关元、命门等穴位能温补元阳,提升机体抗病能力。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缓解期患者通过规律艾灸可减少发作频率。需注意每次灸治时间不宜过长,以皮肤微红为度。

4、防病保健

定期艾灸足三里、气海等保健穴可调节免疫功能,对易感冒、疲劳综合征等亚健康状态有预防作用。春秋季节交替时施灸能帮助机体适应气候变化。体质湿热者应控制灸疗频率,避免出现口干咽痛等上火反应。

5、调节脏腑

通过特定穴位配伍,艾灸可对脏腑功能起到双向调节作用。如灸中脘穴改善脾胃虚寒型消化不良,灸肺俞穴缓解慢性咳嗽。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不当刺激影响基础病情。

进行全身艾灸时建议选择通风环境,施灸后注意保暖避风,2小时内不宜洗澡或接触冷水。每周治疗2-3次为宜,连续4周后应间隔休息。孕妇、皮肤破损者、高热患者禁用,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灸疗温度。出现头晕、心慌等不适需立即停止操作,症状持续应就医处理。日常可配合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增强调理效果。

相关推荐

鳖甲的功效与作用
鳖甲具有滋阴潜阳、软坚散结、退热除蒸等功效,主要用于阴虚阳亢、癥瘕痞块、骨蒸劳热等症状的治疗。鳖甲是中医临床常用的动物类药材,其功效与作用主要有滋阴清热、软坚散结、调节免疫、保护肝脏、抗肿瘤等。
月见草的作用
月见草具有调节内分泌、改善皮肤状态、缓解经前期综合征、辅助降血脂、抗炎等作用。月见草油富含γ-亚麻酸,可通过参与人体代谢过程发挥多种生理功能。
脉象滑是不是要来例假了
脉象滑不是要来例假。脉象滑代表寒痰湿水饮,青壮年和带下,一种是痰湿比较重,水饮比较重,体内湿气比较重,青壮年身体比较强壮,也出现滑脉,怀孕了可以出现滑脉,所以月经期是不会出现滑脉的。月经期会肾虚,心肝肾,肺脾命门,肾和命门部分,脉会比较沉弱,因为在女性生理期身体机能处于肾火不足,肾阳不足的状态,身体机能极度低下,脉也比较偏弱,肾虚的脉更加弱,所以不可能出现滑脉。所以滑脉只可能出现在那些身体强壮者,痰湿比较重的比较胖的患者或者怀孕的女性的身上,所以月经期只会出现比较虚弱的脉。
语音时长 01:10

2021-12-30

63828次收听

身体出汗是什么情况
身体出汗包括一种健康的出汗,生理状态下的出汗,同时包括病理状态下的出汗。生理状态下的出汗,往往体内热量过多,体温升高的过快,比如在天气炎热的季节,或者在周围气温比较高的特殊环境,由于周围的温度比较高,身体就会通过出汗来散发体内过多的热量,来保护身体代谢的各种酶的活性,维持身体健康状态,这种出汗是一种正常的出汗。另外,像一些疾病状态,比如甲亢,由于甲状腺分泌过多的甲状腺素,使身体的代谢亢进,也会出现身体的出汗的情况。另外,像一些疾病的严重状态,像各种各样的原因,一些休克状态,身体也会出汗,这种情况往往是身体比较虚弱,出汗汗液是凉的,同时可能会出现一些神志的障碍,出现神志的模糊、嗜睡,这种情况表示一种疾病病情严重,需要紧急的抢救的状态。一般情况来讲,出汗如果是热汗,往往是一种健康的生理的状态,或者是疾病状态,但是不是很严重,如果身体出现凉汗,往往预示着疾病的严重状态。
语音时长 02:15

2021-11-05

59625次收听

中药一次喝多少量最好
中药一次大概150-200毫升左右。按照常规的方法熬出来的汤药,大概在300-400毫升左右,临床治疗时根据病情可能会有调整。
身体热属于什么体质
身体热可能由外邪所感的实热,也可能身体内部产生的虚热。人体有寒有热,身体发热是感觉到身体温度升高的表现。一种是外来的因素导致,如外感风寒、风热、为外邪所感,影响人体内的正常气机气血的循环,是实热。也有痰瘀阻滞导致气机的淤塞,引发体内炎症致发热,是虚热。虚热有阴虚发热,阳虚发热,气虚发热。阳气具有固涩人体机体的功能,有时候在气虚或阳虚时,也会发热,这是虚热的热像,对治方法是甘温除大热。阴虚发热,如因熬夜、消耗过度,导致阴虚的体征,有盗汗这些表现,有些五心潮热、手足心发热,是阴虚的热象。这种要通过滋阴的方法才能清除。
语音时长 01:43

2020-04-22

65807次收听

03:05
手心发热是怎么回事
手心发热可能由于胸膈间有热,肾阴不足引起。中医上讲,人不光是手心发热,而是手心脚心一起发热。一、热扰心胸膈。如果胸膈间有热以后,特别容易造成手心脚心的发热;二、肾阴不足的情况也能见到手心发热。同时可以见到心烦、口干、失眠、脾气急躁等症状。对于手心发热治疗,可以进行清热除烦。如凉膈散、炒栀子、豆豉等清除胸膈之热;另外手足心出汗见于肾阴不足。手足心出汗同时会见到如腰酸、腿软、心烦、心慌、口干、皮肤干燥等症状。这时要滋阴清热。六味地黄丸或知柏地黄汤这些药就能参考使用。
提高免疫力的食物有哪些
现在我们具体的讲一讲,能够提高免疫力的食物,我们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来服用相对应的食材,咱们药食同源目录里记载了很多具有保健功效的食材。我们可以分门别类的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比如说可以增强、改善您听力的食物有莲子、山药、蜂蜜等等。那么增强、改善视力的,想让您的视力更好,这样的食物有山药、枸杞、猪肝、羊肝、野鸭肉、鲍鱼等等都是提高我们功能的;如果想健齿,让我们的牙齿更健康这样的食材,比如说花椒、莴笋,能够起到健齿的作用;如果我们想要改善白发,想起到乌发作用的,比如说黑芝麻、核桃等等;那么想改善我们的头发的柔润度,头发太干燥,能起到润发作用的有鲍鱼;如果想生发,头发太少了,可以吃白芝麻、核桃仁、韭菜籽;想长胡须的话,可以用鳖肉,要想让肌肤更红润有光泽的,我们可以选择枸杞、樱桃、荔枝、芝麻、山药、松子、牛奶等等;如果您要是想增强身体素质,人太瘦了,那么可以选小麦、粳米、酸枣、葡萄、藕、山药、芝麻、牛肉;如果您想增强咱们的智力,也可以选刚才这些我说的再加上龙眼、黑木耳、乌贼鱼等等。
语音时长 02:01

2019-11-13

67241次收听

体质的分类
体质可以从五行、阴阳、体型肥瘦、秉性勇怯等方面进行分类。五行分类法:阴阳二十五人分类法。阴阳分类法: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和平。体型肥瘦分类法:肥人、瘦人、肥瘦适中人。从秉性勇怯分类:勇敢之人、怯懦之人、中庸之人。正常的体质即身体强壮,且无寒热之偏的体质,形体肥瘦均匀、健壮,头发生长而黑,面色红润,肤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目光有神,精采内含,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口和,唇红润,胃纳佳,四肢轻劲有力,能耐受寒热,二便正常,脉象从容和缓,节律均匀,舌质淡红、润泽,苔薄白。
语音时长 01:55

2019-09-16

56590次收听

中医收敛固涩是什么意思
患者如果在治疗的时候,被医生提到收敛固涩的情况,就需要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调理了。首先患者要知道这种收敛固涩,是由于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需要借助中药,按照疗程进行调理,当然也要注意生活中的饮食治疗。
01:39
湿气重怎么调理
湿气重这时应该在健脾除湿的基础上,再加上行气的药物和芳香化湿的药物,就能够把湿气更好地排出体外。湿气在中医上分为外湿和内湿,外湿是由于生活环境中有很多的潮湿,比如涉水、淋雨,居住的环境比较潮湿等,外湿重的要注意环境的干爽能够有效地防止外湿对人体的侵袭。内湿更多见于脏腑功能减退当中,尤其是脾胃,如果脾化湿的能力减退以后,导致内湿的泛滥,湿气会越攒越多,而脾胃也越来越虚,湿气重时还会出现身肢困倦无力,甚至会影响饮食,以及大便的溏滞不爽,肛门灼热。
01:26
湿气大有什么表现
湿气大表现有脸色油腻,身体倦怠,身体僵硬,大便粘腻。1、脸色油腻,或者头发油腻,容易打绺。2、身体倦怠,不想动,早上赖在床上不想起床,活动一会才感觉身体舒服。3、身体僵硬,发沉,运动一会儿就会缓解。4、大便粘腻、不成形或冲马桶沾池子。5、湿气重和饮食习惯有关系,比如多吃油腻不好消化的食物,会加重肠胃的负担,导致体内的湿气增加。湿气重是由于多余的水湿代谢产物没有办法排出体外形成正常的体液,堆积在体内而引发的病症。
02:22
湿气的穴位保健
湿气的穴位保健是用取脾经胃经的穴位为主来祛除湿气。脾胃是生湿的源头,脾是运化水湿的,脾受到伤害,水湿不能完全运化,就在身体内堆积,形成大便稀溏、不成形等问题。用的最多的穴位叫阴陵泉穴。阴陵泉穴,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处,其主要功能是排渗脾湿。有运中焦、化湿滞的功效,适当按摩,可以利小便,让体内的湿邪从小便而出,从而有利于脾的气机运行恢复。丰丰隆穴是化痰的要穴,湿邪重浊,粘稠的是痰,所以丰隆穴配阴陵泉穴是祛湿的两个非常重要的穴位。
01:27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茯苓有健脾利湿,安神,治脱发,抑制癌细胞产生的功效和作用。一、祛湿,如果体内有湿气时,可以用茯苓。二、安神,当睡觉不好时,可以用茯苓,甚至是来自于跟茯苓是同一科属的茯神。三、脱发的人群,可以用到大剂量的茯苓,起到治疗脱发的作用。茯苓其中包括抗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氨基酸等,食用茯苓可以抑制癌细胞的产生。可以针对自身的不同需求,酌情去选用茯苓。茯苓俗称云苓、松苓,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是我国传统药材中非常重要的健脾利湿的中药材。
吃石斛有什么禁忌
石斛属于补益类中草药,具有养胃健胃和生津清热等多种药物功效,然而石斛有一定的禁忌,尤其是要注意不能过量服用,对于体质属于湿热和温湿的一类人群来说,也要谨慎性使用,另外,还要注意不能与具有泻下发散作用的中药材配伍,服药期间也不能吃萝卜和海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