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下肢水肿的原因

59275次浏览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下肢水肿可能与右心功能不全、体循环淤血、低蛋白血症、水钠潴留、静脉回流受阻等因素有关。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由于长期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室负荷增加,最终引发右心衰竭,进而出现下肢水肿等症状。

1、右心功能不全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因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室代偿性肥厚,后期出现右心功能不全。右心排血量减少使体循环静脉回流受阻,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液体渗入组织间隙形成水肿。患者常伴有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等表现。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使用地高辛片增强心肌收缩力,呋塞米片减轻心脏负荷,并限制钠盐摄入。

2、体循环淤血

右心衰竭时血液淤滞在体循环静脉系统,下肢静脉压持续升高导致血管内液体外渗。患者表现为对称性凹陷性水肿,从足踝部逐渐向上蔓延。可遵医嘱使用螺内酯片拮抗醛固酮,硝酸异山梨酯片扩张静脉血管,同时抬高下肢促进回流。

3、低蛋白血症

长期慢性缺氧及右心衰竭导致胃肠淤血,影响蛋白质消化吸收,肝脏合成白蛋白能力下降。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促使水分向组织间隙转移。患者多伴有消瘦、腹水等表现。需补充人血白蛋白注射液,配合高蛋白饮食,必要时静脉输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

4、水钠潴留

右心衰竭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肾脏排水排钠减少。血容量增加加重静脉淤血,形成恶性循环。表现为尿量减少、体重短期内增加。治疗需严格限制每日液体摄入量,联合使用托拉塞米片利尿,卡托普利片抑制肾素系统活性。

5、静脉回流受阻

长期体循环淤血可导致下肢静脉瓣膜功能受损,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增加。血栓或静脉高压进一步阻碍血液回流,加重水肿程度。患者可能出现单侧肢体突发肿胀、疼痛。需进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确诊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抗凝,迈之灵片改善静脉功能。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出现下肢水肿时应每日监测体重变化,记录24小时尿量。饮食需控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3克,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白。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位,休息时抬高下肢30度以上。若水肿短期内迅速加重或出现呼吸困难、意识改变等表现,须立即就医。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

相关推荐

肺源性心脏病严重吗
肺源性心脏病严重与否主要根据肺部及心功能影响。发病早期一般不严重,晚期会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休克等,病情较严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单的说就是肺心病,当肺动脉血管以及肺组织出现慢性病变以后就会导致这样的情况出现,患者主要会出现的症状有喘息,咳嗽以及咳痰、呼吸运动减弱、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等,情况是比较严重的,一定要加以重视。
肺源性心脏病预后怎么样
肺源性心脏病预后不良。肺源性心脏病病程较长,随病情进展和时间延长,心、肺功能逐渐降低,后期可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水电平衡紊乱,甚至出现肺性脑病。早期进行治疗可延缓其进展,如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发病或急性加重时及时治疗,或于缓解期预防急性加重发作,均可延缓肺心病进展,如果发展至不可逆阶段,预后较差。
肺源性心脏病用什么药
患者发生肺源性心脏病严重的会危及到生命。出现症状之后,要采取一定的方法来治疗。可以使用中药来进行治疗,或是红霉素、交沙霉素、克拉维酸钾等等药物来做治疗,效果很不错。同时在治疗时候还需要注意的饮食,以及多运动。
01:37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症状
肺源性心脏病,指支气管、肺组织或肺动脉血管由于各种病变导致肺循环的阻力增高,右心负荷增加所致的疾病。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更为常见。其症状包括:一、慢性肺部疾病症状,如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感冒或受凉后,症状可加重。二、心肺功能衰竭的症状,表现呼吸衰竭、口唇紫绀,部分患者出现腹胀、恶心纳差、下肢水肿等症状,严重者由于呼吸衰竭可出现谵妄、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
01:57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怎么治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程较长,属于慢性进展性疾病,总体治疗目标包括:一、缓解病情进展,平日注意预防感冒、增强抵抗力,可于家中吸氧治疗,避免疾病急性加重。二、控制症状,当疾病由于感染等诱因急性加重时,需要早期应用抗生素加强抗炎,尽早控制感染;当痰液增多时,积极应用化痰药物促进排痰,避免痰液潴留,部分患者甚至需要通过理疗、吸痰护理等方法排痰;当合并呼吸困难以及水肿症状时,需要给予平喘、利尿消肿的药物缓解症状。三、注意预防并发症,如消化系统疾病、严重电解质紊乱等,同时加强营养。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怎么治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很痛苦,属于心脏病中的一种疾病,危害巨大,会导致很多并发症的出现,一定要及早处理。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这种疾病,最重要的是要注意控制呼吸衰竭这种不良症状,否则后果严重,此外,可以考虑在家里做一些长期家庭氧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