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炎是什么病
骨髓炎是一种由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的骨骼炎症性疾病,可能累及骨髓、骨皮质及周围软组织,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活动受限、发热等症状。
1、病因机制
骨髓炎多由血源性感染、外伤或邻近组织感染扩散导致。开放性骨折、糖尿病足溃疡、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易继发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占70%以上病例,其次为链球菌、大肠杆菌等。儿童好发于长骨干骺端,成人多见于椎体和骨盆。
2、病理分型
急性骨髓炎起病急骤,伴随寒战高热等全身症状;慢性骨髓炎病程超过1个月,可见死骨形成和窦道流脓。特殊类型包括硬化性骨髓炎、布罗迪脓肿等,X线可见骨质破坏与增生并存。
3、诊断方法
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和血沉增快。影像学检查首选MRI,可早期发现骨髓水肿;CT能清晰显示死骨,X线在发病2周后出现骨质改变。病原学诊断需通过穿刺活检或术中取样培养。
4、药物治疗
急性期需静脉使用敏感抗生素4-6周,如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盐酸万古霉素注射液等。慢性病例需手术清创联合抗生素骨水泥填充,必要时口服利福平胶囊、左氧氟沙星片等长期抑菌治疗。
5、手术治疗
对于死骨形成或窦道经久不愈者,需行病灶清除术、灌洗引流术或肌瓣移植术。严重骨缺损可采用Ilizarov骨搬运技术,人工关节感染需取出假体并二期翻修。高压氧治疗可作为辅助手段。
骨髓炎患者应保证高蛋白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急性期严格卧床休息,慢性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关节功能锻炼。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戒烟戒酒以改善局部血供。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疗效,出现复发征兆及时就医。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