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新生儿吃饱不睡觉怎么办

68255次浏览

孩子出生以后睡眠时间是比较长的,一般都是喝完奶以后就会立刻睡觉,如果吃饱以后不睡觉就应该给孩子拍打嗝,调整好室内温度湿度,给孩子更换新的尿布湿,养成良好睡觉习惯,给孩子唱摇篮曲等方式都可以让孩子的睡觉质量更好,更快进入睡眠状态当中。

新生儿会出现的问题各种各样,当孩子出现吃饱不睡觉的问题,家长就会觉得非常烦恼,不知道如何处理更好,孩子吃饱以后不睡觉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可以使用的解决方法也有很多,要好好了解清楚,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新生儿吃饱不睡觉怎么办?
  1、调节室内温度
  很多孩子吃饱以后不睡是因为室内温度过高,变得过于烦躁造成的,一定不要给孩子穿过多衣物,也应该穿全棉质地的衣服,被子舒适温暖轻柔,不要盖得太多,房子一定要做好通风工作,把温度保持在27摄氏度左右就可以了。
  2、少量多餐喂养
  在喂养孩子的过程中可以摸一下孩子肚子是不是胀气,如果有胀气问题就要及时处理,适度给孩子进行按揉,帮孩子把气体及时排出来,这样就能达到更好的改善孩子身体作用,让身体更加舒服,就可以让孩子的睡眠更好,还可以适当喂一些水,特别是奶粉喂养的宝宝多喝水都相当重要。
  3、勤换尿不湿
  在白天家长最好给孩子使用尿布,避免红屁股出现,晚上可以使用尿不湿,而且需要经常更换,不要等到尿很多以后再换,如果宝宝吃饱以后仍然不肯睡觉,就要看一下是不是尿不湿不舒服所造成的。
  4、养成良好睡觉习惯
  很多家长会把孩子抱在身上不停的抖动或者拍背入睡,这种习惯非常不好,应该把孩子放在床上自己睡,抱习惯了后不抱就会让孩子睡得不安稳,不肯入睡,把孩子放到床上以后,多抚摸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这样就可以更快入睡,孩子虽然小,但只要你和他说话,他即便听不懂,也会觉得很安心,会比较能够入睡。
  5、唱摇篮曲
  孩子如果吃饱以后不停打哈欠,但就不睡觉,那么也可以给孩子唱摇篮曲,让他更加安心一些,这个时候可以轻轻拍打孩子背部,然后再唱一些轻快的歌曲,让他们的情绪稳定下来,然后再唱节奏比较慢的摇篮曲,可以更快进入到睡眠当中。

相关推荐

新生儿有眼屎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有眼屎可能是眼部正常的分泌物,也可能是鼻泪管不通泪囊炎、睑结膜炎、球结膜炎、角膜炎等眼部疾病引起的。1.眼部正常的分泌物:眼屎是人眼部正常的分泌物,除眼屎外没有其他异常情况,可用干净的棉签、干净且柔软的毛巾、清洗后的手指为新生儿轻轻擦去,在擦的过程中,避免用力过猛,或刺激新生儿眼睛。2.眼部疾病:睑结膜炎、球结膜炎、角膜炎等疾病眼部分泌物增多,颜色可呈黄色,同时会出现眼球发红,甚至眼球不能跟随物体活动(视力下降)等表现,分泌物增多时还会出现眼睑粘连、睁眼困难的情况。此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并进行治疗。还有一些新生儿经常出现眼屎多可能是鼻泪管不通引起的泪囊炎,这种情况需要去眼科请医生指导进行眼部按摩,如果仍有反复发作的眼屎并有流泪,则需要眼科医生进行泪囊疏通术。
语音时长 01:25

2022-07-29

17676次收听

宝宝为什么喜欢趴着睡觉
宝宝喜欢趴着睡的原因并没有明确结论,可能的原因有个人习惯、获得安全感、胃肠道不适等。婴儿如果出生后就喜欢趴着睡觉,可能这是他喜欢的一种姿势。在胎儿期,胎儿在母亲的子宫内会采取一种蜷曲姿势(背部朝外),这种姿势是一种自我保护。而婴儿出生后接触到新的环境,比较容易紧张,趴着睡觉会让婴儿获得安全感,不容易惊醒。还有少部分婴儿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腹痛等症状,趴着睡觉有利于缓解相关的症状。对于婴儿是否应该趴着睡,国内外存在一定的争议,多数专家建议健康的婴儿(1岁以内)应尽量仰卧,因为这种睡姿对婴幼儿最为安全。让婴儿仰卧可以减少“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至于1岁后的幼儿,可选择合适的睡姿,但应以保证安全和较好的睡眠质量为前提。大月龄婴幼儿睡眠总的原则是保证舒适度,也就是说自行选择睡姿,但小月龄,不会翻身的婴儿,趴着睡时家长需要警惕宝宝发生窒息的危险。
语音时长 01:32

2022-07-28

13817次收听

03:15
小孩趴着睡的危害
小孩趴着睡的危害如下:一、比较小的孩子趴着睡,最要警惕的是容易引起窒息。因为宝宝的头相对分量比较重,而且本身颈部肌肉的力量并不充足,所以,当出现侧卧的时候,并不能够很自如地转头或转动身体。如果口腔还有吐奶,或者流涎现象,很容易导致孩子窒息。二、宝宝趴着睡的时候,胸腹部离床比较近,不太利于散热,胸部和腹部出汗就会比较多。而出汗一旦多了之后,汗液就会积聚在局部,有时候会出现汗疱疹。三、趴着睡不太利于孩子的四肢活动,时间长了,有的宝宝手足有麻木感。
03:10
婴儿几个月长牙齿正常
小婴儿出牙的时间,一般是在4-10个月。有的宝宝出牙可能会早一点,两三个月结果就有牙齿的萌出,甚至在临床上还见到有的宝宝在出生以后,没多长时间发现有小乳牙,还有的宝宝就出牙特别的晚,6个月左右大部分的孩子已经伴有乳牙的萌出。但是有的小朋友到了10个月,结果还是没有长牙,所以这与个体的差异有一定的关系。如果要是10个月,还没有乳牙的萌出,这时候是建议要带着宝宝到医院里去就诊,如果宝宝一切状况都挺好,这时候可以再继续等。
宝宝先会说话还是先会走路
宝宝先说话还是先走路因人而异,具有不确定性,应根据宝宝实际发育情况而定。宝宝不管是先说话还是先走路,都是正常的现象,由多方面因素而定。家长想要引导宝宝尽早说话或走路,家长要注意多与宝宝交流,及时给宝宝补充营养。
新生儿汗毛很多怎么办
新生儿汗毛很多大多数是比较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都是因为在怀孕期间,妈妈的体内激素过高,激素升高之后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胎毛。如果超过半岁汗毛还没脱落,就需要及时的带其到医院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新生儿总睡觉不吃奶怎么办
每个新生儿的体质不同,睡眠的时间也会不同,但是每个新生儿都有自己的规律。如果新生儿睡觉的时间过长,父母可以想办法将他们叫醒,但是也有一些新生儿,饿了就会自动醒来,所以当新生儿睡觉的时间不是很长的时候,也可以不用叫醒他们。
新生儿醒了就哭正常吗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醒了就哭是正常的现象。具体分析如下:
02:26
高危儿脑损伤早期诊断的重要意义
高危儿脑损伤,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可预防脑瘫智力低下等脑发育障碍性疾病的后遗症的发生,使高危儿赶上正常儿童。婴幼儿时期其实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神经系统的高度发育,神经细胞分化,神经纤维和髓鞘化形成,这个过程加速,轴突的广泛联系,神经的可塑性和代偿性比较强,所以要早期的进行诊断,越早诊断,越早干预效果越好。而早期诊断依赖脑损伤的确诊,实际上不同,对婴幼儿脑组织损伤后,进行干预的方式也不相同,及时对脑损伤患者进行诊断,有利于掌控患者的病情。
新生儿C反应蛋白高说明什么
新生儿c反应蛋白高,其实有着很多的原因,这本身就是一种炎性的标志物,可能是因为慢性炎症疾病又或者是手术后的感染所导致的,除此之外有一部分的新生儿,在接受肾移植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这种表现,建议一定要引起重视,选择正确的方法控制。
01:30
宝宝晒完太阳可以洗澡吗
宝宝晒完太阳可以洗澡。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的维生素,需要经过太阳的照射后才能活化,对钙的吸收才会达到调节的作用。很多家长认为宝宝晒完太阳之后不能洗澡,怕维生素D流失。其实维生素D调节钙吸收过程是在体内,并不在体表。所以宝宝晒过太阳之后可以正常洗澡。但是要注意,如果宝宝在大汗淋漓的时候洗澡,要注意凉热、注意保暖,不要引起孩子生病即可。家长不要纠结晒过太阳之后洗澡,就会引起钙的流失、或者维生素D的流失,这是不可能的情况,是误区。
01:36
宝宝老是喜欢趴着睡好吗
宝宝趴着睡,对身体有利:比如有腹胀的孩子,在俯卧位的时候会缓解他的腹胀情况,能够改善肠蠕动,缓解不适状态。呼吸道不适的孩子,通过俯卧位,也会改善。鼻炎或者腺样体肥大的孩子,通过俯卧位,会改善呼吸道的不畅,减轻这种呼吸不畅引起的睡眠不适。但是宝宝趴着睡也会有一些风险:毕竟宝宝年龄比较小,比如周围有一些被子或枕头,可能会造成呼吸道堵塞,有窒息的危险。所以如果宝宝在俯卧位睡眠的时候,一定要有家长来监测、陪护。
水痘传染不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导致的一个传染性疾病,所以一定有传染性。小朋友的表现是水痘,当然成年人也有,但是因为疫苗接种比较普遍,所以相对发病率比较低。但是在成年人和老年人会得带状疱疹,俗称转腰龙。它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的飞沫,还有泡液的接触,所以如果家里有成年人得了带状疱疹,一定要跟孩子隔离,包括呼吸道的隔离,比如房间。还有日常生活用品,包括换洗衣物不能一起洗。家里要注意通风,衣物在紫外线下暴晒都是可以清除病毒。当然也可以紧急的接种水痘疫苗,作为预防的一个途径,主要还是避免对病毒的接触。
语音时长 01:21

2019-05-28

56244次收听

新生儿怎么做肚脐护理
新生儿在宫内有它特殊的营养供给系统,就是脐带。而新生儿出生后断脐,通过口腔消化道进行自身的营养补充,这时候脐带失去它原来的生理作用,逐渐萎缩、闭合,而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特殊问题。所以在新生儿期,尤其生后的两周到三周这段时间,要特别注意新生儿脐带的护理。首先是要保持脐带局部的清洁和干爽;注意有没有特殊的分泌物,不要有其它的像尿液、水和其它液体流到脐窝中,造成局部的感染;在每次洗澡过程中要及时清洁脐窝,并观察脐窝周围有没有红肿、渗液等不正常现象。
语音时长 01:29

2019-04-26

63890次收听

羊奶粉和牛奶粉哪个好
婴儿的代乳品中主要成分是牛奶,部分也有羊奶。这两种奶的营养成分总体来讲没有太大的区别,当然这两种相对于母乳,它的营养成分的配比和其他微量元素的比例,还是不如母乳适合婴儿吸收。牛奶和羊奶理论上是可以给大一些的婴儿食用的,当然注意婴儿是不是会出现过敏和消化不良的问题。这两种在营养成分和消化吸收方面是没有太大的区别。
语音时长 01:09

2019-04-26

58145次收听